二尖瓣狭窄如何治疗
轻度二尖瓣狭窄无症状者,无需特殊治疗。因风湿病是二尖瓣狭窄的主要病因,因此需注意明确是否伴有风湿病,积极治疗原发病。
一、药物治疗
常见药物:苄星青霉素、呋塞米、华法林等
1、抗生素:如苄星青霉素,主要用于预防风湿热复发,也可用于控制链球菌感染。苄星青霉素常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包括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和血清病型反应、白细胞减少、药疹、接触性皮炎、哮喘发作等,对本品或其他青霉素类药过敏者禁用。
2、利尿药:如呋塞米,可改善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水肿症状。呋塞米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时,如体位性低血压、休克、低钾血症、低氯血症、低氯性碱中毒、低钠血症、低钙血症以及与此有关的口 渴、乏力、肌肉酸痛、心律失常等。
3、抗凝药:如华法林,能防止血栓的形成及发展,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华法林有瘀斑、紫癜、牙龈出血、血尿、瘀斑、便血等不良反应。
4、β受体阻滞剂:并发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时可以选用,如美托洛尔,可减慢心率。美托洛尔会引起眩晕、头痛、疲倦、失眠、多梦等不良反应。
二、手术治疗
1、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适用于中、重度单纯二尖瓣狭窄,瓣膜无明显变形、弹性好;二尖瓣狭窄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外科手术治疗危险性很大者,不宜换瓣者;二尖瓣交界分离手术后再狭窄者。
2、瓣膜置换术:难以纠正二尖瓣畸形时,选择瓣膜置换手术。适用于明显心衰或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瓣膜病变严重,如钙化、变形、无弹性的漏斗型二尖瓣狭窄及分离术后再狭窄;合并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怎么治疗
二尖瓣狭窄主要病理改变是瓣膜交界粘连,瓣叶增厚,瓣口变形和狭窄,一般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和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避免过度的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无症状的患者应每年临床随访和心脏超声检查,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就诊;。
2、药物治疗:青少年患者应控制风湿活,控制心衰,控制室率及抗凝治疗,狭窄解除前复律效果差;。
3、介入和手术治疗:是否干预及干预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症状、临床和瓣膜解剖条件、其他瓣膜病变、外科手术风险、有无介人手术的条件和经验。
患者应至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参考资料:[1]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下册).第1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二尖瓣狭窄怎么治疗
第一,药物治疗,针对药物治疗通常是针对二尖瓣狭窄所合并的这些症状的治疗,当二尖瓣狭窄合并心力衰竭时,就应当遵循心率衰竭的治疗原则来进行治疗,比如强心,利尿,扩血管,减轻水肿,必要的时候可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来减轻心脏的负荷。
当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时,就应当控制心室率,争取恢复成窦性心率,预防血栓栓塞。
对于急性的房颤发作,伴有快速的心室率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就可以应用洋地黄制剂或者是胺碘酮进行转服。
如果是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以采取电复律的方法来尽快复律。
如果是慢性的房颤,而且病程小于一年,左室内径又小于60个毫米,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应用药物或者是电复律的方法来转服窦性心率。
对于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应当采取合适的抗凝治疗,尤其是对于有左房有血栓,有栓塞时,有房颤的这类病人,更应当采取合适的抗凝治疗。
二、手术治疗,对于二尖瓣狭窄的病人,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采取手术治疗,一般手术有两种方法,一个就是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再就是二尖瓣的置换手术。
二尖瓣狭窄怎么治疗好
二尖瓣狭窄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主要病因是风湿热反复感染和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变,本病会先后引起左心房及右心室的扩大,当左心房明显增大后会容易并发房颤,而房颤又会加重原有的心力衰竭。
二尖瓣狭窄的主要治疗原则是预防感染,控制心衰,改善心肌重构,控制并发症,积极控制感染可以减少心力衰竭的诱发,本病一经确诊,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可以应用利尿剂,比如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来减轻心脏负荷,可以应用β受体阻滞剂,比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来控制心室率改善预后,如果有房颤,还需要口服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来进行抗凝治疗。
如果狭窄的瓣口面积小于1.5平方厘米,需要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如果中度狭窄且瓣膜钙化,可以进行手术修补。经上述方式治疗效果差,可以考虑人工瓣膜置换术。
以上就是“二尖瓣狭窄治疗指南”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