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心阳的中药
补心阳的中药最常用的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和参附汤,心阳不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心慌不安、胸闷气短,活动之后加重,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治疗心阳不振、心阳不足就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比较行之有效的方剂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和参附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由桂枝、炙甘草、煅龙骨、煅牡蛎组成,参附汤由人参、炮附子、生姜组成。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功效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参附汤的功效是温心阳、益心气。如果心阳不足严重形寒肢冷明显,要重用人参、黄芪、炮附子、肉桂;如果心阳不振、心气不足表现为大汗淋漓,要重用人参、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或者用独参汤;如果出现了阳虚水泛,水饮内停要加入葶苈子、五加皮、车前子、泽泻;如果出现了阳虚血瘀要加入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
心阳虚的中成药有哪些
心阳虚是中医的一种证型,指心脏阳气虚弱,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手脚发凉等症状。心阳虚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桂枝甘草汤、参附汤、苓桂术甘汤等中成药。
1、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有桂枝、甘草、白术、生姜、大枣等,可以起到温阳益气、健脾利湿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心阳虚的症状。
2、参附汤
参附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有人参、麦冬、五味子、甘草、干姜等,可以起到回阳救逆、温心祛痰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心阳虚的症状。
3、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主要成分有人参、桂枝、白术、甘草、生姜、大枣等,可以起到温阳益气、健脾利湿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心阳虚的症状。
除此之外,心阳虚患者还可以遵医嘱服用保元汤、桂枝汤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心阳虚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还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
心阳虚吃什么中成药
心阳虚是指心中阳气不足,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减退,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柏子养心丸、心宝丸、利心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1、柏子养心丸:由柏子仁、黄芪、党参、酸枣仁、川芎、当归、肉桂等中药组成,具有补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通过补心气从而缓解虚寒症状。
2、心宝丸:由洋金花、附子、鹿茸、肉桂、人参、三七、麝香等中药组成,可以温补心肾、活血通脉,主要用于治疗心肾阳虚,表现为心慌胸闷、神疲乏力、肢体浮肿、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症状。
3、利心丸:由貂心、茯苓、地黄、天冬、防己、牡丹皮、琥珀、朱砂组成。具有补心安神的功效,可以治疗由于心阳虚引起的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除上述药物外,还可以遵医嘱应用参附强心丸、补益强心片、生脉饮、宁心宝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
补心阳虚的中药有哪几味 介绍调理心阳虚的方法
心阳虚是现在年轻人的高发疾病,主要是因为生活上不注意调理,经常熬夜,精神压力大。所谓的心阳虚是指阳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反应,患者发病期间常常会感觉到四肢发冷、身体乏力、容易出汗。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失眠多梦等多种症状。要想调理心阳虚证,可以使用中药来进行治疗,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方法。
第一,加味生脉饮。首先患者需要准备人参、五味子、黄芪、香附子和麦冬,将这些药材用水煎好,轻微的患者一天服用一次,严重一天服用两次。
第二,乐令建中汤。需要用到的中草药是党参、炙甘草、红枣、半夏、当归,其中炙甘草有补气的作用,当归有补肾阳的效果,将这5种中草药用水煎服,每天服用一次,既可以调理心阳虚,又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第三,自制心力丸。患者需要准备人工麝香、红花、冰片、灵芝和人工牛黄,将这些药材碾成粉状,制成药丸,每天服用一颗,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温阳益气的作用,缓解心阳虚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心慌,呼吸困难。
除此之外,心阳虚的患者也可以使用中成药来进行治疗,比如天王补心丸和六味地黄丸,其中天王补心丸可以促进心脏的血液循环,起到温补心阳的作用,六味地黄丸既可以补肾又可以补心。这两种药物各大药店都可以买到,价格也比较低廉。
调理心阳虚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上文章来了解一下。心阳虚是中医的范畴,目前来说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采取中成药或者是中药方,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可以根据体质和身体状况来进行调理。患者在滋补的过程中,不要过度忧虑,保持良好的心情,要多注意休息,注意劳逸结合。
以上就是“心阳虚用什么中药方剂最好”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