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中药方剂
胆囊炎分为急性胆囊炎及慢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同时伴有消化、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中医学上柴胡、胃脘痛等属于胁痛、胃痛等疾病,在中医中可多用柴胡、小柴胡、龙胆泻肝汤、小柴胡汤等药物。
1、柴胡疏肝散:主要用于疏肝理气,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陈皮、柴胡、枳壳等药物组成,治疗右胸背部胀痛、胸闷、腹胀、饮食减少、口苦、舌苔白等;
2、龙胆泻肝汤:主要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主要的药物有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子等。对于因口苦口粘、胸闷、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小便黄赤等症状可进行治疗,脾胃虚寒的患者要慎用;
3、能清湿热、理气及胃,主要成分有黄连、栀子、半夏、茯苓等。用于上腹部疼痛、胃脘灼热、口干、口苦、食欲下降、恶心、尿黄等症状的患者,脾胃虚寒、体质弱的人要慎用;
4、半夏泻心汤主要用于散结和消痞,主要成分是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等,主要用于上腹部胀满不适、呕吐、肠鸣腹泻、舌苔发黄、上腹部胀满不适、呕吐发黄的病人;
5、小柴胡汤:胆囊炎的主要成分是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等,可用于食欲不振、口苦、咽干、舌苔薄白的胆囊炎。
并非所有的胆囊炎患者都能通过中药方剂治愈,明确诊断后,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药物,积极治疗。
中医治疗胆囊炎的方剂有哪些
中医治疗胆囊炎的方剂有柴胡疏肝散、消炎利胆片、利胆止痛片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1、柴胡疏肝散
该药物主要由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等成分组成,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引起的胆囊炎。
2、消炎利胆片
消炎利胆片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穿心莲、溪黄草、苦参、猪胆膏等成分组成。具有清热祛湿、利胆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胆囊炎。
3、利胆止痛片
利胆止痛片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茵陈、山银花、栀子、厚朴、枳实、乌梅等成分组成。具有清热利湿、疏肝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肝气郁结引起的胆囊炎。
除此之外,还可以服用复方胆通胶囊等药物。上述药物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能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加重病情,不利于身体恢复。服用药物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例如苹果、西红柿等。
胆囊炎的中药方有哪些?
慢性胆囊炎一般可以单用中药治疗,包括消炎利胆片和鸡骨草胶囊。消炎利胆片主要含有穿心莲、溪黄草、云杉。鸡骨草胶囊主要含有三七、毛鸡骨草、人工牛黄、牛至、白芍、茵陈等成分。一般需要服用几个星期。用药期间注意戒烟,少吃油腻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急性胆囊炎,虽然这些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但需要配合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药物进行抗菌治疗。
以上就是“胆囊用什么中药配方”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