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会有哪些症状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症状包括典型症状和其他症状。
一、典型症状
1、瘫痪:脊髓累及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截瘫或四肢瘫等运动障碍表现,早期出现肢体瘫痪,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多数患者三个月后恢复良好,脊髓休克期过后,出现双下肢屈曲或任何瘫痪部位刺激均可引起屈曲反射,自动排便等,预后较差。
2、感觉异常:脊髓病损平面以下所有感觉减退或消失,在感觉消失平面上缘常有感觉过敏带,较运动功能恢复慢。
3、尿便失禁:早期尿潴留,无膀胱充盈感,呈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及充盈性尿失禁,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为便秘或者大便失禁。
4、疼痛、肌肉无力:局限性背痛或胸腰部束带感,单一或双下肢无力并逐渐向上发展,伴或不伴上肢无力,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无力。
二、其他症状
损害平面以下躯体无汗或少汗,皮肤干燥、苍白、发凉、立毛肌不能收缩等。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起病较急,出现病变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首发症状多为双下肢无力、麻木,以及病变相应部位的背痛、病变节段有束带感,多在2~3天内症状进展至高峰,同时出现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尿便障碍,呈脊髓完全横贯性损害。
一、典型症状。
1、运动障碍:急性起病,迅速进展,早期常为脊髓休克,表现为四肢瘫或双下肢弛缓性瘫痪,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脊髓休克期可持续3~4周,如并发肺炎或泌尿系感染,脊髓休克期可延长。脊髓休克期过后,肌力从远端开始恢复,损伤节段以下锥体束征阳性,肌张力及腱反射逐渐恢复。
2、感觉障碍:表现脊髓损害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均消失,感觉消失区上缘常有感觉过敏带或束带感。皮肤出现麻木感、针刺感或烧灼感,对于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非常敏感。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尿潴留,膀胱无充盈感,呈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当膀胱充盈过度时,尿量可达1000ml。随着病情的好转,膀胱容量缩小,脊髓反射逐渐恢复,尿充盈300~400ml时会自动排尿称为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
4、疼痛:患者后背等部位可能出现尖锐疼痛,并沿着双腿、双臂、胸腹部放射。
二、其他症状。
1、呼吸困难:上颈段病变累及膈神经脊髓中枢(C3~C5)时,除四肢瘫外,可出现膈肌麻痹。
2、总体反射:脊髓严重损伤时,常导致屈肌张力增高,轻微腹部皮肤刺激或膀胱充盈,引起下肢屈曲痉挛,伴有出汗、竖毛、小便溢出等症状。
3、其他表现: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发热、皮肤脱屑、潮红、水肿、心动过缓或手脚指甲松脆等情况。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症状?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在发病前的4周可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或者发展性的疾病,本病表现为突然起病,最开始常有背痛、腹痛、肢痛以及无力,约1/3的病人有颈抵抗。运动以及感觉障碍多在3天之内达到高峰,迅速发生进行性的节瘫。早期可呈弛缓性的麻痹,表现为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病变以下各种感觉丧失、尿潴留,称为脊髓休克现象。1-2周之后休克期解除,逐渐表现出上运动神经元受累的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排尿功能障碍逐渐恢复正常。本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受累脊髓的节段和病变的范围,多数病人脊髓的胸段受累可查出病变以下痛温觉的障碍在胸五到胸十节段。颈四以下节段受累,会表现出呼吸肌麻痹。颈膨大节段受累会表现出双下肢麻痹、双下肢痉挛性麻痹,5%-10%会发生在腰段,仅表现出双下肢瘫痪以及感觉缺失,偶见于底段的脊髓炎,可表现出马鞍会阴区的感觉缺失,肛门反射和肌高反射消失,没有明显的肢体运动障碍以及肢体术的症状。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脊柱炎是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发病前有呼吸道感染史和疫苗接种史。其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鼻塞、鼻涕、咳嗽、症状逐渐恶化,双下肢麻木感、腰底带感、症状恶化后出现脊髓休克症状,病灶以下感觉欠佳,双下肢出现截瘫、大小便失禁。脊髓休克后,身体逐渐恢复,运动、感觉功能逐渐恢复,经药物治疗和康复,一般在3个月内基本恢复。3至6个月后症状仍未恢复,表明恢复后不良。
以上就是“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表现”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