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及时补液,补足丢失的水、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自然病程一周左右,患者一般仅需短期维持治疗。
一、药物治疗。
1、抗生素:大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如氯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大多均已耐药,部分菌株对多西环素仍然较敏感。多数致病菌体外试验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仍较敏感,但仅能注射用药,即时效果较好,由于肠壁组织内药物浓度较低,不向肠腔排泌,不易清除细菌,易复发,宜和甲氧苄啶口服合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亦对志贺氏菌有较好的疗效,必要时也可选用。
2、肠道益生菌制剂:可适当服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
3、液体疗法:重型腹泻的患者应给予静脉补液。
(1)补液总量治疗:第1个24小时的补液量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丢失量和生理消耗量。中度脱水补充150~180ml/kg,重度脱水补充180~200ml/kg。脱水纠正后每日液量只需补充继续丢失和生理消耗量。
(2)补钾:中度以上脱水患儿在治疗前6小时内排过尿或输液后有尿即可开始补钾(有低钾血症的确切依据时,无尿亦可补钾)。较安全办法是将氯化钾加人排尿后第一批输液中静脉滴人,低钾情况一般都能好转,将其余用量分3~4次口服。因食物中含钾丰富,饮食恢复至正常量一半时,可停止补充。
(3)钙和镁的补充:在补液过程中,如果患儿兴奋性过高或出现惊厥或抽搐,可将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一倍,静脉滴人,必要时可重复,能口服时可给10%氯化钙。抽搐停止后可肌注维生素D,并继续服钙剂。脱水重、久泻及有低血镁时可肌注25%硫酸镁。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近年来主张减少应用碱性液,原因是配液中已有碱性液,机体还有自身调节。若碱性液用量过多,可发生低血钾,并能引起反常性脑脊液和脑细胞的酸中毒。一般酸中毒经输液治疗,肾功能恢复后,多可纠正。严重酸中毒则需另行补给碱性液体。输血或血浆加强支持疗法,贫血者输全血。
二、手术治疗。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以药物治疗为主,无手术治疗。
三、中医治疗。
可以选择使用小檗碱、生大蒜口服,或马苋煎剂口服,以及白头翁汤煎剂口服,均有一定效果。
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肠炎怎么办
侵袭性大肠性埃希氏菌肠炎症状明显的患者应当给予卧床休息。按照肠道传染病的原则进行消毒隔离,饮食应当以流质饮食为主,如小米汤、大米汤等,病情发展后可以改用稀饭、面条等,不要进食生冷、油腻以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出现脱水的患者还应当酌情补液。脱水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效果较好,也比较方便。对于反复呕吐或者严重脱水的患者,还应当考虑给予静脉补液。静脉补液恢复后,应当尽快地改回口服补液盐。另外,对于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性肠炎,应当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有喹诺酮类药物以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由于细菌容易出现耐药性,还需要根据当地流行的菌株进行药敏实验,或者经过患者的大便标本进行培养,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尝试选用静脉滴注配合口服治疗效果也可能更好。此外,中药也有一定的效果。
以上就是“肠袭性大肠埃希菌”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