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常见治疗药物有哪些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常见治疗药物有抑制胰液分泌及抗胰酶药物、止痛剂、抗生素、中药等。
1、抑制胰液分泌及抗胰酶药物:抗胆碱药物,如654-2和阿托品等,虽有抑制胰腺分泌作用,但会有口干等不适反应;H2受体阻断剂,如西咪替丁,可抑制胃酸进而减少胰液的分泌;生长抑素能够明显抑制胰液的分泌,临床应用较多的为奥曲肽。
2、止痛剂:使用吗啡、哌替啶类止痛剂,由于这些镇痛剂都有产生肝胰壶腹括约肌痉挛,故需要与阿托品等药物合用。
3、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有头孢类,如头孢他定、头孢噻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替硝唑;比较理想的联用方案为喹诺酮类+甲硝唑(替硝唑),不宜使用氨基苷类抗菌素。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以预防真菌感染。
4、中药:有利于肠蠕动的恢复,减少肠源性感染,常见可应用复方清胰汤进行治疗。
参考资料:[1]赵玉沛.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临床医学 普通外科学[J].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6.。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吃什么药
通常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生素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等,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1、抗生素类药物
包括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肟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该药物具有抗炎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但是在药物服用期间,需要戒烟戒酒,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非甾体抗炎药
包括塞来昔布胶囊、美洛昔康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可以缓解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引起的疼痛症状,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但是在药物服用期间,需要保持清淡的饮食,避免吃油腻、辛辣的食物,比如肥肉、麻辣烫、酸辣粉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的发挥。
3、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包括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兰索拉唑肠溶片等。可以有效降低胃内的酸度,减轻胃酸对胰腺的刺激,从而改善病情。
除了上述药物之外,还可以服用去氢胆酸片等药物。建议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加重病情,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急性胰腺炎使用什么药物进行治疗
临床常用H2受体阻断药或质子泵抑制药、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蛋白酶抑制剂、镇痛药和抗生素等治疗急性胰腺炎。
1、H2受体阻断药或质子泵抑制药:抑制胃酸以保护胃黏膜及减少胰腺分泌;。
2、生长抑素及类似物:如奥曲肽,对胰腺细胞有保护作用,可阻止急性胰腺炎的进展。在早期应用能迅速控制病情、缓解临床症状,使血淀粉酶快速下降并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3、蛋白酶抑制剂:如加贝脂、乌司他丁。加贝脂对胰蛋白酶、血管舒缓素、磷脂酶A2等均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另外对肝胰壶腹部括约肌有松弛作用;乌司他丁为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胰蛋白酶等各种胰酶;。
4、镇痛药物: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常有明显疼痛,甚至可因疼痛而引起休克,因此镇痛对患者很重要。常用的有山莨菪碱或哌替啶肌肉注射;。
5、抗生素: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可选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及抗厌氧菌药物,其他病因的轻型急性胰腺炎也可不用。
参考资料:[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5.。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药物有哪些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属于消化内科疾病,主要是由胆道结石、胆道炎症等疾病造成的。这种病发病较急,多见于体型偏胖的中老年女性,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和黄疸,很多患者进食后会突然出现剧烈腹痛,需要及时治疗。那么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药物有哪些呢?
1、抗生素药物。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与细菌感染有一定的关系,患者要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能够有效抑制肠道细菌生长,从而缓解胃肠道症状。如果患者存在水电解质紊乱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补液治疗,补充足够的血容量和营养物质。
2、解痉镇痛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病较急,很多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难以忍受,可以适当使用解痉镇痛药物,比如吗啡、哌替啶等。这类药物能够有效缓解肝胰壶腹括约肌痉挛,与阿托品一起使用效果会更好。在治疗期间,患者要保持饮食清淡,不得吃刺激性食物,避免症状加重,如果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要进行胃肠减压。
3、H2受体阻断剂。 H2受体阻断剂能够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减少胰液分泌,控制病情。常用的H2受体阻断剂有西米替丁、法莫替丁、罗萨替丁等,这些药物吸收率比较高,药效持续较长,不良反应较少,适合大部分患者。
以上是能够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几种药物,包括抗生素药物、解痉镇痛药和H2受体阻断剂的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与胆道结石、胆囊炎症等有一定的关系,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腹胀、黄疸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胰腺脓肿、胰腺坏死、大量腹水等并发症,必须引起重视。
以上就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常用药物”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