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用药
急性心梗用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1、抗凝、抗血小板的药物:患者之所以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心脏的血管出现了血栓,血栓的形成导致管腔狭窄,诱发出现周边心肌组织坏死,所以这个时候患者一定要进行强化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临床最为常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这些药联合使用,就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栓栓塞事件。同时还要加用抗凝药,也就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这些药物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出血的风险,预防血栓形成。
2、他汀类药:这些药对于稳定斑块、避免斑块破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以及预防血管内皮炎症非常重要。常用药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钙、匹伐他汀等。这些药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因为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务必要把这个数值控制在1.8mmol以下,这样才能够起到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3、扩张血管的药物:这个时候要减慢患者的心跳,并加用扩张血管的药物,来帮助患者改善心绞痛的症状,例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单硝酸异山梨酯。这些药物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监测患者的心跳和血压,以及判断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以保障服用药物的安全性。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用什么药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主要考虑以下几种:
1、硝酸甘油:急性心肌梗死刚发作时,建议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硝酸酯类的药物可以有效扩张患者的冠状动脉,改善患者的心脏供血。
2、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服用之后可以有效地减少血小板聚集形成的血栓。
3、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这两种药物和阿司匹林起的作用一样,起到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4、他汀类的调脂药物:比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可以改善患者内皮功能。
5、营养心肌的药物:心肌梗死的患者心肌受到损伤、坏死,可以应用营养心肌的药物,比如磷酸肌酸钠、辅酶Q10等,改善患者心脏的营养,减少患者心肌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用什么药
对于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可以使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溶栓药:如rt-PA、尿激酶、链肌酶,但在临床当中不是特别鼓励用这些药物,因为如果考虑是急性心肌梗死,还是建议要尽早进行冠脉介入治疗;
2、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心梗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在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之上,可以联合口服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这类药物;
3、他汀类药物:他汀类的药物是降脂、稳定斑块的药物,代表性的药物有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4、β受体阻断剂:根据患者情况,如果血压不低,心跳偏快,可以结合β受体阻断剂,也是预防疾病进展、改善心肌缺血的关键性用药,代表性的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5、硝酸酯类药物:对于血压不低的,不是下壁右室心肌梗死的患者,可以联合口服硝酸酯类的药物,比如单硝酸异山梨酯,有助于更好的预防疼痛症状出现;
6、其他药物:还有一些患者,可以结合应用培哚普利或者是厄贝沙坦。
但是每种药怎么加,加多大的量,一定要衡量好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血压心率的情况,并不是所有人心梗都要把以上这些药物全部用上。
急性心肌梗塞用什么药
急性心肌梗死可以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类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1、抗血小板类药物
这类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比较常见的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
2、他汀类药物
这类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从而减少动脉斑块的形成,比较常见的药物有瑞舒伐他汀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
3、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并且可以减慢心率,比较常见的药物有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
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等,但是在用药时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私自盲目服用。
以上就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药”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