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型肝炎病毒属于什么病毒
丁型肝炎病毒属于一种缺陷性的病毒,只有患者在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基础上才可以复制。丁型病毒肝炎是在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基础上又一次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属于DNA病毒,丁型肝炎病毒为缺陷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必须依赖乙型肝炎病毒等嗜肝的DNA病毒为其提供外壳,才能进行复制。
丁型肝炎病毒存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丁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细胞核内和血清当中,主要在肝细胞内复制。丁型肝炎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人体感染了丁型肝炎病毒后,可以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的合成。丁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出现,与血清当中HBV DNA减少相一致。随着丁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和丁型肝炎抗体出现,HBV DNA又恢复到原水平。主要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与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方式相似。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大多见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丁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后,可以促使肝损伤加重,并易发展成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
丁肝病毒属于什么病毒
丁型肝炎病毒为嗜肝病毒的一种,分子量小,有缺陷为其特点,不能单独的感染致病,也就是丁肝病毒不能单独引起肝炎,必须在乙肝病毒的辅助下才能复制增殖,即继丁型肝炎病毒感染,需要有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
丁型肝炎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各组人群均可见感染。急性丁型肝炎重叠乙肝感染时,大多转为慢性肝炎,慢性率约为70%,可以使活动期的乙型肝炎加重,并且发展为重症的肝炎,这是临床上需要注意的。所以在检查出乙肝病毒感染时,尤其是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丁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如果存在两种病毒的重叠感染,就要注意病情容易加重,发展为重症肝炎。
乙肝病毒感染得到的同时,丁肝病毒也会得到控制,但是临床上建议治疗时,抗病毒治疗选择干扰素,能控制两种病毒的复制,当然也要根据病人的病情而定。
什么是丁型病毒性肝炎
丁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共同感染所致,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在血液中其复制、表达抗原及引起肝损害必须有HBV或其他嗜肝DNA病毒辅佐。本病以肝细胞损害为主,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肝区疼痛。主要经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疾病周期长,需长期治疗。可就诊于感染科、肝胆科、肝胆外科、肝炎科、消化内科。
以上就是“丁型肝炎是什么病毒”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