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弥散功能障碍是什么原因引起
肺弥散功能障碍由多种因素导致,以呼吸系统病变常见,也可见于血液、心血管系统疾病,非疾病因素也可导致。
一、疾病因素:
1、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有间质性肺炎、肺血栓栓塞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肺间质疾病主要累及肺间质及肺泡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丧失;栓塞部位肺血流减少,肺泡无效腔量增大,即呼吸膜面积减少,同时肺内血流重新分布,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肺毛细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肺泡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肺间质和肺泡膜水肿,弥散距离增加,并且肺泡膜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导致小气道和肺泡萎陷不张,有效弥散面积减少,继而引起弥散功能障碍;
2、血液系统疾病:红细胞生成减少或携带的血红蛋白结构或功能发生改变,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导致弥散功能障碍,镰状红细胞病等;
3、心血管系统疾病:部分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部分早期的左心衰竭,通气/血流比例失衡,导致弥散功能增加。
二、非疾病因素:
输入大量长期贮存血液、煤气中毒、低温麻醉等非疾病因素,均可引起肺弥散功能障碍。
肺弥散功能障碍是怎么回事
肺弥散功能障碍是指O2、CO2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的物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
肺弥散功能是指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气体弥散的速度取决于肺泡膜两侧气体分压差、气体弥散系数、肺泡膜的弥散面积、厚度和通透性,同时气体弥散量还受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以及心排血量、血红蛋白含量、通气/血流比例的影响。
当上述因素受到影响时,导致肺弥散功能障碍。
导致肺弥散功能障碍的情况包括气道阻塞、炎症、缺血性心脏病等。具体如下:。
1。如慢阻肺、哮喘急性加重时可引起气道阻塞,导致肺通气不足,进而导致肺弥散功能障碍。
2.如肺炎、肺气肿、弥漫性肺纤维化及肺水肿等,均可使有效肺泡膜弥散面积减少。
3.各种缺血性心脏疾病、心肌病、心包疾病等,可使心排血量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肺弥散功能障碍。
什么是肺弥散功能障碍?
肺弥散功能障碍,主要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肺泡及肺毛细血管壁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出现了问题。肺弥散功能直接影响了动脉血氧的水平。途径主要包括肺泡气、肺泡、毛细血管、壁肺、毛细血管、血浆红血球及血红蛋白,气体沿着这些途径,根据哪一端的浓度较高进行交换,这个过程一般是双向的。如果出现肺气肿、肺叶切除、严重的肺部感染、肺水肿、气胸等,就会引起肺弥散面积减少。
肺弥散功能障碍是怎么回事
肺弥散功能障碍是指肺泡膜进行物理弥散过程时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交换受到阻碍的情况。肺弥散功能障碍的产生涉及多种因素,包括肺泡膜两侧气体分压差、弥散系数、面积、厚度和通透性,以及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心排血量、血红蛋白含量和通气/血流比例等因素。气道阻塞、炎症、缺血性心脏病等均可导致肺弥散功能障碍,例如慢阻肺、哮喘急性加重、肺炎、肺气肿、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水肿、心肌病、心包疾病等。
以上就是“肺部弥散性功能障碍”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