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奥司他韦20分钟吐了,还用不用再吃
奥司他韦吃了20分钟吐了,一般建议不用再吃。奥司他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如果处于禁食状态,药物会在20分钟内迅速到达小肠,呕吐物不会呕吐出来,此时药物可以正常发挥作用。然而如果含有大量的食物,食物比较杂或者吃高脂肪的食物,药物在20分钟后仍然会在胃里,导致药物呕吐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功效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奥司他韦吃了20分钟吐了还有效吗
奥司他韦吃了20分钟吐了是否有效取决于胃内的食物情况,与是否吃了东西再服药或者吃的东西是否比较油腻都有关系,需要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奥司他韦是抗病毒药物,主要治疗或者预防甲型或者乙型流感病毒,口服药都是经过吸收过程才能发挥药效,需要在小肠内吸收。口服药要经过胃才能到达小肠,胃的蠕动叫做胃排空,胃排空的时间长或者短,会影响药物到小肠的时间快和慢,如果是空腹状态,20分钟内药很快到小肠,呕吐也吐不出,此时药效能够正常发挥。但是如果含有大量的食物,食物比较杂或者进食了高脂肪的食物,导致20分钟后药还在胃里,此时会导致药被吐出,这种情况下药效不能够正常发挥。
建议服药前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用药同时一定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的通畅,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地方去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奥司他韦吃了呕吐怎么回事
部分患者服用奥司他韦后,出现呕吐症状,主要是由药物的不良反应所导致。奥司他韦在正常用量下,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不良反应。
奥司他韦服用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出现消化道不适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疼、头晕目眩、失眠、疲劳、伴有咳嗽等症状。建议避免空腹服药,用药期间保持饮食清淡,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不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和肝胆系统异常等,一般过敏之后会出现皮疹、皮炎、大疱疹、中毒性表皮坏死、多形性红斑等情况。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肝炎、肝酶升高、癫痫发作、行为异常、谵妄、幻觉、意识模糊等。建议出现上述不常见的副作用,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奥司他韦用于治疗成人和1岁及以上儿童的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预防13岁及以上人群的甲型和乙型流感。对普通感冒无效,也无证据显示奥司他韦对甲型和乙型流感以外的其他疾病有效。
奥司他韦吃了40分钟吐了还有效吗
一般情况下奥司他韦在服用30分钟左右才会开始吸收并且起效,若吃了40分钟就吐了,10分钟的时间吸收有限。
40分钟时就把药给吐掉,它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患者在吐掉奥司他韦,症状有所改善后,可以再补充一片奥司他韦。如果患者本身是年轻人,机体免疫力正常,不吃奥司他韦应该也没有问题,流感本身是自限性疾病,如果有足够的机体免疫力,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免疫力来清除病毒,达到痊愈。如果患者本身是一个婴幼儿、老年人,机体免疫力极度低下,如长期应用免疫制剂或是有基础疾病或有肺部的基础疾病,这样病情容易加重,吐掉了之后症状缓解还要及时补充奥司他韦。
奥司他韦较常见的副作用就是恶心和呕吐,若患者呕吐比较严重,影响进食与饮水,应该到医院采用静脉抗病毒药物。同时要注意充足的休息,避免劳累。
以上就是“奥司他韦吃了20分钟就吐了”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