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一般治疗
1、患侧乳房暂停哺乳,以免感染婴儿。
2、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去除导致乳汁淤积的因素。
3、乳腺局部热敷,有利于控制炎症。
4、水肿严重者可用25%的硫酸镁湿热敷。
二、药物治疗
1、青霉素:适用于所有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患者,因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此青霉素为此病的选择抗生素药物。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常见,如过敏反应等,因此使用前应完善皮试检查。
2、头孢曲松:适用于对青霉素耐药或过敏的患者。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能力强,且能覆盖大多数致病菌,但使用时严格关注是否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凝血功能障碍等。
三、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当合并有乳腺脓肿时,可选择手术切开引流。切开引流术适用于明确有乳腺脓肿,且经过乳腺触诊和乳腺超声检查,已明确脓肿部位及大小的患者。属于有创外科操作,若操作不当,容易导致乳瘘。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哺乳期的妇女奶水较多,疏通不畅容易导致乳汁的瘀滞。加之喂养宝宝时,乳头容易造成损伤,致使细菌感染引发乳腺炎。所以对其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引流,以免病情恶化,带来其他并发症。
一、一般治疗。
1、脓肿形成前患侧乳房停止哺乳,采取积极措施促使乳汁排出通畅,减轻淤积。
2、热敷、药物外敷或理疗,以促进炎症的消散,可选用金黄散、鱼石脂软膏或0.1%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局部皮肤水肿明显者,可用硫酸镁湿敷。
二、药物治疗。
1、使用抗生素:选择青霉素类,或根据脓液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由于抗生素可被分泌至乳汁,故应避免使用对婴儿有不良影响的抗生素,如四环素、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和甲硝唑等。
2、中药治疗:可以服用清热解毒类中药,促进炎症消退。
3、终止乳汁分泌:感染严重、脓肿引流后或并发乳瘘者应终止乳汁分泌,常用方法有口服溴隐亭、中药炒麦芽及肌注苯甲酸雌二醇。
三、手术治疗。
1、乳腺脓肿形成较小的可先采用穿刺排脓,在局麻下用粗针头刺入脓肿,吸出脓液,注入抗生素,至无脓时为止。
2、范围较大的脓肿或穿刺抽脓效果不好的病人应行切开引流术,切口一般以乳头、乳晕为中心呈放射形,乳晕下浅脓肿可沿乳晕做弧形切口。脓肿位于乳房后,应在乳房下部皮肤皱襞1~2cm做弧形切口。
四、其他治疗。
本病可由乳汁淤积所致,因此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可缓解病情。
。
急性乳腺炎化脓了,用什么药比较好?
一、初次面诊
23岁,初产妇。主诉右侧乳房疼痛5天。患者自产后20天开始,突起右乳胀痛,并逐步出现乳房肿块,局部皮肤红肿,体温升高,最高时39度,伴头昏。曾口服美林,症状反复。查体右乳肿胀,外下象限皮肤红肿,触压痛明显,有小范围的波动感,随即做乳房彩超,提示右乳低回声包块,脓肿可能。临床诊断急性乳腺炎,收入院治疗。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作进一步检查显示血象明显升高,肝肾功能正常,传染病筛查阴性,凝血功能无异常。作右乳肿块细针穿刺抽出少量脓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患者为围产期,急性乳腺炎诊断明确,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应考虑对产妇及婴儿的影响,所以给予青霉素静脉输液,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疼痛程度。3天后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大肠埃希菌感染,对多种头孢类抗生素敏感,随即更改选用头孢呋辛输液。入院5天内体温逐步降低至正常,右乳疼痛减轻,红肿消退,住院7天包括明显缩小而出院。安排继续门诊治疗。
三、治疗效果
经上述治疗,患者体温逐步降低至正常,右乳疼痛减轻,红肿消退,出院时,右乳肿胀减轻,体积缩小,皮肤颜色淡化,乳房内肿块缩小至一半大小,无波动感,继续门诊治疗3周后,肿块消失,乳房无触压痛。痊愈。
四、注意事项
本例患者诊断明确,有明显的感染中毒症状,治疗期间应定期观察体温变化,复查血象、肝肾功能等指标,定期复查乳房彩超,观察乳房肿块缩小的程度。应多饮水,清淡饮食,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病情康复。
五、个人感悟
急性乳腺炎的抗生素治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产妇药物过敏情况,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情况,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情况等。因此,针对急性乳腺炎病例,应及时获取炎症部位组织或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结果后及时调整选用敏感抗生素,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促进痊愈。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吃什么消炎药
急性乳腺炎患者可以选择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以及红霉素类抗生素,但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结合患者实际病变情况选择用药种类、用药途径以及用药剂量。
在确保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用药剂量,减轻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的几率。切不可自己随意用药,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除积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外,一定要密切观察病变发展。部分患者可能由于治疗不及时,或病变发展迅速,可能形成乳房脓肿,就要考虑是否手术治疗。
以上就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药物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