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拉肚子的中成药


治疗腹泻中成药 六款中成药治好腹泻

腹泻指的就是拉肚子,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比较严重的还会让患者十分的不适,影响到日常生活跟工作,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六君子丸,附子理中丸,补脾益肠丸,四神丸等六款中成药。

腹泻可以分为急性腹泻还有慢性腹泻两种的,急性腹泻一般都是因为感染了某些细菌,病毒引起的,而慢性腹泻的病因很复杂,跟很多方面有关,都会让患者的粪便变得稀薄,水分增加每日好几次排便,那么有哪些治疗腹泻的中成药呢?

第一款中成药是参苓白术丸,这种药主要是有人参,茯苓,白术,山药,还有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陈皮等组成的,具有很好的补气健脾,调中止泻的功效,很适合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的人服用。

第二款是人参健脾丸,此药主要成分有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还有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等常见的中药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腹泻的人可以服用。

第三款是六君子丸,它主要是由党参,茯苓,白术,甘草,还有半夏,陈皮,生姜,大枣等构成,能健脾止泻。

第四款是附子理中丸,这种药物的主要成分是附子,党参,白术,还有干姜,甘草等温和的中药,适当的服用能温中健脾。

第五款是补脾益肠丸,它是由黄芪,党参,砂仁,白芍,当归,白术,肉桂,延胡索,荔枝核,干姜,甘草,防风,还有木香,补骨脂,赤石脂等中药构成的,这种药能起到很好的补中益气,涩肠止泻等功效。

第六款是四神丸,这种药物非常的常见,是由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等组成的,服用它的话能起到止泻的功效。

这些就是治疗腹泻的中成药,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让患者的排便,便质都恢复正常,此外,患者也要多注意休息,避免食用不洁,容易导致腹泻的食物,比较严重的患者尽快去医院就诊,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拉肚子吃什么中成药

拉肚子通常是指腹泻,腹泻可以吃葛根芩连丸、香连丸、四神丸、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进行治疗,但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

1、葛根芩连丸

葛根芩连丸主要是由葛根、黄芩、黄连等中药组成,具有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蕴结所致的泄泻腹痛、便黄而黏、肛门灼热等症状。但对于脾胃虚寒、腹部冷痛等患者不宜服用。

2、香连丸

香连丸主要是由木香、黄连、吴茱萸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蕴结所致的腹泻腹痛、便黄而黏等症状。但对于胃肠道虚寒、腹部冷痛等患者不宜服用。

3、四神丸

四神丸主要是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等中药组成,具有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泄、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等。但对于阴虚火旺、孕妇等患者不宜服用。

4、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主要是由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症状。但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痰多、脘腹胀满等患者不宜服用。

5、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主要是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薏苡仁等中药组成,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状。但对于腹泻、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感等患者不宜服用。

另外,建议患者在服药期间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避免进食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同时,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打羽毛球、慢跑等,能辅助增强机体免疫力。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用什么中成药治疗腹泻效果好

腹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肚子,这是任何人都遇到过的一种问题,可以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大类型,而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带来的痛苦都是非常多的。因此无论发生急性腹泻还是慢性腹泻都应该积极进行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腹泻的常用方法,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治疗不同病理类型可以使用的中成药,供大家参考:

1、治虚寒泻的中成药:虚寒腹泻的患者在平时主要表现为大便腥稀、肚子也痛、肠鸣音重,有时可伴随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晕胸闷等症状,在治疗时要使用补虚祛寒作用的药物,可以服用的中成药有暖气膏、附子理中丸等。

2、治湿热泻的中成药: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大便腥臭、里急后重、肛门有灼热感,同时可伴随的口渴伴腹痛。在治疗时要使用具有清热除湿作用的药物,可选用的效果比较好的中成药为胃肠宁冲剂、加味香莲丸。

3、治伤食泻的中成药:有些患者发生腹泻是因为平时不注意饮食而引起伤食泻多,症状表现主要为粘便恶臭、腹胀腹痛、呕吐、嗳气。在治疗时应该使用可以健胃消食、提高肠胃功能的药物,可选用的中成药是加味保和丸、木香槟榔丸。

4、治脾虚腹泻的中成药:属于脾虚腹泻的患者的症状表现为腹泻时好时坏、大便清稀,同时伴随着面色萎黄、浑身没劲、食欲不振等症状。在治疗时应该使用具有补脾养虚作用的药物,可选用的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治疗腹泻可以使用的中成药了,希望大家看完后对腹泻的治疗有所帮助。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还要注意改正不良饮食习惯,不要吃各种生冷寒凉和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以减少对肠胃的刺激。

治拉肚子的中成药

治拉肚子的中成药通常有加味保和丸、人参健脾丸、温中止泻丸等。

1、加味保和丸:患者出现了拉肚子的症状,如果属于食滞胃肠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加味保和丸儿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症状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2、人参健脾丸:当患者出现了拉肚子的症状,可能属于脾肾亏损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人参健脾丸药物进行调理治疗。

3、温中止泻丸:患者出现了拉肚子的症状,有可能是大肠湿热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温中止泻丸等药物进行调理治。

除以上的药物以外也可以选择葛根芩连片等中成药物。

以上就是“治疗拉肚子的中成药”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

(0)

相关推荐

  • 治疗胃食管反流测定和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食道反流可以吃什么药物治疗 食道反流一般指胃食管反流,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服用药物治疗,如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黏膜保护剂等,建议就医后明确治疗方案。 一、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1、质…

    04-28
    0
  • 治疗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中成药有哪些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有中药治吗?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有中药治吗,及时的挂个骨科,做个腰部的X线检查,了解你的脊椎血管瘤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或是保守,现在出现腰痛不适的症状,建…

    10-08
    0
  • 治疗乙状结肠扭转的特效药是什么

    乙状结肠扭转可以吃什么药 乙状结肠扭转的患者应首先进行详细的检查。一般情况下,手术是治疗乙状结肠扭转的主要手段,对于该病没有特效药,但是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对症药物治疗。 比…

    09-29
    0
  • 治疗皮肤龟裂的最新药物有哪些

    皮肤皲裂用什么药膏治疗 患者出现皮肤皲裂的原因较多,比如环境干燥、寒冷气候、慢性湿疹、真菌感染等,可以根据病情使用尿素乳膏、地塞米松乳膏、酮康唑等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环境干燥…

    03-15
    1
  • 治疗四肢震颤的药物是

    四肢轻微震颤多年 四肢抖可能是帕金森氏综合征(震颤麻痹),与脑血管病有关,建议检查确诊。也可以服美多巴等治疗。 手脚颤抖吃什么药治疗 手脚颤抖一般可以服用美多巴治疗,还可以通过柏子…

    02-20
    3
  • 连花清瘟与连花清瘟是一种药吗

    连花清瘟和莲花清瘟一样吗 连花清瘟和莲花清瘟不一样。 莲花清瘟一般是指连花清瘟,莲花清瘟是错误的写法,正确的写法是连花清瘟,连花清瘟当中含有连翘和金银花,具有清瘟解毒和宣肺泄热的功…

    05-11
    1
  • 感冒灵颗粒吃了两袋有没得影响

    999感冒灵颗粒喝2袋有事吗 999感冒灵颗粒一次喝2袋一般不会有事,但是有可能出现相关的药物副作用,常见副作用有皮疹、荨麻疹、困倦、嗜睡及口渴等。999感冒灵颗粒一般服用方法为一…

    11-17
    2
  • 输精管疼痛吃啥药

    输精管疼痛吃什么药 输精管疼痛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1、头孢类抗生素。 头孢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具有杀菌作用强的特点,对于…

    05-05
    1
  • 治疗末节指骨基底掌侧的药物是

    指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指骨骨折的治疗以恢复手部功能及解剖形态为治疗目的。闭合骨折可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开放骨折应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以钢针或钢板内固定,如有肌腱断裂必须一…

    01-26
    2
  • 可用于治疗各型精神病的药物是

    治疗精神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常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有抗惊厥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和安神定压药。 抗惊厥药主要用于治疗发作性精神病,如躁狂症、幻觉和癫痫,它们的作用是抑制大脑的过度活…

    04-28
    0
  • 鹿参膏植物饮品的功效

    鹿参膏的功效是什么 临床上没有鹿参膏这种药物,这里指的应该是参鹿膏,功效以补气补血、调经为主,可以治疗气血两虚证。 参鹿膏属于中成药,其成分中以补气药红参、鹿角胶、甘草、白术等,以…

    07-14
    1
  • 金莲清热颗粒是消炎药吗

    金莲清热颗粒是消炎药吗 金莲清热颗粒不是消炎药,其属于中成药性质的感冒药。主要组成包括:金莲花、生石膏、生地黄、大青叶、知母、玄参、苦杏仁等。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利咽生津之功效…

    09-05
    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