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失血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大出血的患者立即行紧急治疗,针对出血原因设法止血,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的发生。急性失血性贫血的患者也可以通过药物、手术来治疗。
一、一般治疗。
在度过急性期后,及早给予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饮食。既往身体健康者,并不缺铁者经上述方法治疗后,细胞在出血停止后4~6周可恢复正常,血红蛋白的恢复常落后2周。
二、急症治疗。
1、止血:按照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以期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对可见的出血部位应立即压迫止血包扎止血。对呼吸道及消化道可给予止血剂,严重者可在纤维支气管镜或纤维胃镜下止血。腹腔及胸腔的出血必要时进行外科手术止血。
2、迅速补充血容量:出现急性失血性贫血后应迅速补充血容量,用量为估计失血量的2~4倍,开通两条以上静脉通路,输入晶体液和胶体液,若症状缓解,则减慢输液速度,否则继续快速补液。常用药物有平衡盐、林格液、胶体液。胶体液目前主要有羟乙基淀粉类(706代血浆、贺斯、菲克雪浓)和明胶类(聚明胶)。
3、防治休克:失血性休克关键是迅速补充血容量,这是最重要的措施,比输血更重要。一般血红蛋白不低于50g/L,只要补足血容量就不会出现组织缺氧及代谢障碍,且休克时有微循环障碍,血细胞聚集,因此防治休克时扩容应先于输血。除扩容及输血外,如血压仍低,可使用调节血管紧张度的药物及强心药等。
4、输血:贫血严重时应及时输血,主要是悬浮红细胞。
三、药物治疗。
1、有慢性出血史或原来铁贮量已较低者,待出血终止后1~2个月给予铁剂口服,或者补充维生素B1、叶酸,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铁贮量的补充。
2、止血药:垂体后叶素、特利加压素、去甲肾上腺素、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凝血酶,均可用于急性止血。
四、手术治疗。
1、内镜下介入治疗:可用于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如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止血治疗。
2、原发疾病的外科处理:如手术清创缝合,对创口进行缝合止血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
急性失血所致贫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失血所致贫血通过对原发疾病的积极处理,及有效规范的纠正贫血,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治疗周期在1个月左右,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改善和手术介入。
一、一般治疗。
1、急救措施:应当针对出血的原因立即设法止血,填塞或加压包扎等。
2、快速补充血容量:紧急措施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的发生。开通2条以上静脉通路,在30~40分钟内输入晶体液(生理盐水)1000ml~1500ml,胶体液(血浆、白蛋白)500ml。
3、贫血严重时应及时输血,主要补充悬浮红细胞。
二、药物治疗。
1、垂体后叶素: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是治疗门静脉高压所致血管出血病变应用最普遍的药物。
2、特利加压素:可有助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止血治疗。
3、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有助于胃黏膜血管收缩,可用于治疗胃黏膜病变所致出血。
4、质子泵抑制剂:可用于胃黏膜病变如胃溃疡等疾病所致出血,主要用于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等。
5、凝血酶:凝血酶也可用于胃肠黏膜病变中的止血治疗。
6、造血原料补充: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原料有助于止血后贫血的纠正。
三、手术治疗。
1、内镜下介入治疗:可用于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如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止血治疗。
2、原发疾病的外科处理:如手术清创缝合对创口进行缝合,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
急性失血性贫血吃什么药
您好,根据您所描述的这种情况,急性失血性贫血可以使用硫酸亚铁片,平时要多吃一些动物的肝脏,菠菜来进行改善,并且要防止持续定期常规检查,一定要增强身体的影响情况,保证充足的睡眠,多注意休息。
急性失血性贫血的药物治疗
急性失血性贫血可以马上口服铁剂,即可迅速的补充,这样能够使血红蛋白迅速升高,对于消化道吸收有障碍的病人,可以考虑静脉输液铁剂来进行补充,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多休息,不要过度劳累,要充足的睡眠时间,晚上不要经常熬夜,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损伤,同时这段时间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含铁比较多的食物。
以上就是“治疗急性失血性贫血的常用药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