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感染如何治疗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如终止妊娠、抗病毒治疗等。
妊娠早期出现原发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应尽快终止妊娠。妊娠中、晚期感染者应进一步检查胎儿有无畸形,如果存在畸形,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有临床症状或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者,可进行抗病毒治疗。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更昔洛韦、膦甲酸钠、缬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等。其中更昔洛韦是目前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选择药物,有效率高达80%。但是,更昔洛韦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静滴局部肿痛、皮疹、恶心、呕吐和头痛等不良反应。
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参考资料:[1]李杰,杜映荣,杨永锐主编.常见传染病诊疗手册[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22.。
巨细胞病毒感染怎么办
巨细胞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及早地进行治疗。妊娠早期出现原发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应尽快终止妊娠。妊娠中、晚期,感染者应进一步检查胎儿有无畸形,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有临床症状或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进行抗病毒治疗。
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时,患者应该定期地监测巨细胞病毒激活情况,尽早地进行抗病毒治疗。一般选用更昔洛韦、膦甲酸钠、缬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巨细胞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更昔洛韦是目前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选择药物,对免疫抑制巨细胞病毒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80%,常需静脉给药,疗程14-21天,免疫缺陷者疗程更长。
更昔洛韦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害,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皮疹、恶心、呕吐和头痛。更甲酸钠常用于不能耐受更昔洛韦或用更昔洛韦治疗无效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缬更昔洛韦为更昔洛韦的前体,口服后会迅速转化为更昔洛韦。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的药物治疗
妊娠期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可垂直传播给胎儿,其母婴垂直传播的方式有:①宫内感染:通过胎盘感染;②产道感染;③出生后感染:产妇的唾液、乳汁、尿液均含有巨细胞病毒。孕期感染巨细胞病毒,可导致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之新生儿有低体重、小头症、视网膜脉络膜炎、智力障碍等,死亡率高达50%~80%。
[相关药物]。
1.阿糖胞苷(Vidarabine)。
本药对病毒无直接灭活作用,在体内转为有活性的阿糖腺苷三磷酸,抑制DNA合成,故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
2.干扰素(lnterferon)。
通过诱导产生抗病毒蛋白来抑制病毒复制,从而抑制病毒血症,使病情好转;还可激活细胞因子、增强淋巴细胞活性。
[选用原则]。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抗病毒药物对孕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无实际应用价值。
[注意事项]。
1.阿糖胞苷。
注射剂,1ml(200mg),5ml(1000mg)。
用法:每天8~10mg/kg,静脉滴注,10天一个疗程,可能有效。
副作用及注意点:①有胃肠道反应;②中枢神经系统反应;③可出现肝酶升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孕期一般禁用。
2.干扰素。
制剂及用法参见妊娠合并尖锐湿疣。
[建议]。
对妊娠12周内感染巨细胞病毒者,应劝其终止妊娠。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
巨细胞病毒是人类疱疹病毒组中的一种病毒,感染以后可以造成全身多组织系统的病变,可以引起泌尿生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肺组织、血液循环系统等全身各器官组织的病变,并且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及潜在的致癌性有一定的关系性。
妊娠期是一个特殊、关键的时期,如果合并有巨细胞病毒感染,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性,可以表现为肝炎,肺炎,异常淋巴细胞增多等。对于胎儿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包括先天性畸形,新生儿黄疸消退比较慢,肝、脾肿大,重度溶血性贫血,颅内钙化、脑部症状而不明原因等。还可以导致流产、死胎以及先天性残障儿。部分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听力、视力减退,智力迟钝,行为异常,运动失调,精神发育障碍等,所以危害是比较大的。
妊娠期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所处早期和中晚期,治疗方案是不相同的,早期出现原发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应该尽快的终止妊娠。妊娠中、晚期感染者,应该进一步的检查胎儿有没有畸形,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出现胎儿先天性的异常,应该及时的终止妊娠;如果胎儿生长发育正常,没有明显的发育障碍异常,可以在严密监测的情况下继续妊娠,必要时提前结束妊娠。对于有临床症状者应该及时的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选择更昔洛韦、阿昔洛韦等。
以上就是“治疗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选择药”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