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大吃什么中药能调理缩小
脾大在中医属于积证范畴,因情志抑郁,肝气不畅,脏腑失和,使气机阻滞或逆乱,气滞不能帅血畅行,以致瘀血内停,脉络受阻,结而成块,引起脾大。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消积为主,可以遵医嘱吃赤芍、丹参、鳖甲等中药材,以及膈下逐瘀汤、大七气汤、金铃子散等中药方剂调理。
一、中药材:
1、赤芍: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本品苦寒入肝经血分,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有助于改善因瘀血内停、脉络受阻而引起的脾大症状;
2、丹参: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脾大的症状;
3、鳖甲:鳖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肾经,具有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脉络受阻、结而成块而引起的脾大症状。
二、中药方剂:
1、膈下逐瘀汤:方用红花、桃仁、五灵脂、赤芍、牡丹皮、延胡索、川芎、当归活血通经,行瘀止痛;香附、乌药、枳壳调气疏肝,具有活血逐瘀、破癥消结之功效,有助于改善因肝郁气结、瘀血阻滞所致的脾大;
2、大七气汤:方中以青皮、香附疏肝胆之气,陈皮、藿香理脾胃之气,桔梗开胸膈之气。此五味药共用,以行气散结;三棱、莪术活血祛瘀;肉桂、益智仁振奋脾胃之阳而温通经脉,助三棱、莪术以化瘀。故具有行气消积、和血通络之功效,有助于改善因七情气郁、络脉瘀阻引起的脾大;
3、金铃子散: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郁气滞,疏泄失常,血行不畅,不通则瘀血。金铃子散具有疏肝泄热、活血止痛之功效,有助于改善肝郁气滞、郁而化火所致的脾大。
哪两味中药治脾大
脾大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属于“癥瘕、积聚”的范畴,主要病机为瘀血内结,因此治疗脾大所用中药应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临床常用的中药较多,主要包括鳖甲、龟板、莪术、三棱、川芎、当归、桃仁等,以鳖甲、莪术两味中药为例:
1、鳖甲:即为鳖的背甲,归肝、肾经,具有退虚热、软坚散结的功效,适用于瘀血内结所导致的腹痛、腹胀、胁下肿块等,以鳖甲为主要组分的鳖甲煎丸,治疗脾大的效果较为显著;
2、莪术:具有活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尤其擅长治疗腹部肿块、腹痛等症状,因此应用莪术对于治疗癌症引起的脾大效果较好。
在临床上,治疗脾大不能单纯依靠上述中药,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配伍其他药物组方治疗,并且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上述中药,避免增加出血风险。除中药治疗外,针刺、电针、刮痧、穴位贴敷等中医治疗,对于脾大也有一定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锻炼身体、避免劳累、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保持情绪舒畅,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有利于改善脾大。
治疗脾大的中药
治疗脾大的中药有复肝扶正汤、鳖甲煎丸等。中医可以治疗脾肿大,主要以中药方剂为主,养血柔肝、活血化瘀,能有效治疗脾肿大甚至肝肿大。在用药过程中,如龟甲、龟甲、蚯蚓、丹参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导致脾脏肿大的原因可以进行很好地调治,尤其是对肝脏和血液疾病,都有着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以上就是“治疗脾大的中药配方”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