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中药方剂有哪些
传统医学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当哮喘病发作时,肺道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则气逆于上,而发于喘急。脾为生化之源,脾虚生痰,痰阻气道,故见喘咳,气短。因此,哮喘病是肾、肺、脾,三虚之症。 中药成分治疗支气管哮喘被国家纳入星火计划项目,目前很多患者采用了中药治疗。下面为大家介绍治哮喘的中医偏方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葶苈子大枣治哮喘
【功能主治】理气化痰,健脾利湿,补肾纳气。适用于各种哮喘症。
【处方组成】大枣3,葶苈子3,生白术,炙马蔸铃,肾气丸,生甘草。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早晚温服。
【加减】如属寒喘者,加麻黄,白果;如属热喘者,加麻黄、生石膏;如舌质红,阴虚者,加南沙参,阿胶冲服;如咳嗽重者,加炙百部,炙款冬,炙紫菀;如咯痰不爽者,加礞石滚痰丸(包煎或3克吞服)。
【宜忌】忌鱼腥、油腻、辛辣等发物。
半夏丹参治哮喘
【功能主治】主治支气管哮喘。适用于喉中痰鸣,呼吸急促,胸闷如窒,咳嗽,吐痰白粘稠,舌质暗,苔自滑,脉细涩患者。
【处方组成】半夏,丹参,五灵脂,炙麻黄,炙杏仁,川椒,葶苈子,苏子。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连服7日为1疗程,停药1~2日后开始下一个疗程。
中医治疗哮喘的处方有什么
中医治疗哮喘的处方,包括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等,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哮喘症状。这些处方的开具和服用都要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的成分包括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等中药材,具有清肺化痰、消炎止咳的功效,而且此类药物还具有辛凉宣泄的效果,具有清肺平喘的作用,可以有效的缓解哮喘的症状,所以在中医上可以使用此类药方进行治疗。
2、射干麻黄汤
主要有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半夏还有大枣等中药材组成,具有温肺化痰、下气祛痰的功效,还能避免损伤肺气,主治寒痰阻肺哮喘症,有助于促进哮喘疾病的恢复,所以可以使用射干麻黄汤进行治疗。
3、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由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为中药组成的汤剂,具有温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功效,对于外寒内饮型的哮喘有比较好的疗效,所以可以使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黄龙平喘汤、回阳急救汤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哮喘的中药方有哪些
哮喘的中药方有很多,主要代表性的可以选择疏风散寒、宣肺平喘功效的方剂,比如麻黄汤加减,主要的组方成分有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
方剂中的麻黄、桂枝能够宣肺平喘、散寒解表。杏仁,能够帮助麻黄降肺气而平喘,而且能够宣散外邪。炙甘草,能够调和诸药。四药相合,能够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如果寒痰阻肺、痰气不利,则加二陈汤,化痰利气。若属支饮复感外寒而咳喘,痰多清稀,可以用小青龙汤外散表寒、内化痰饮。
治疗哮喘的中药方有什么
哮喘属中医喘病的范畴,是因宿痰伏肺、遇感引触、痰阻气道、肺失肃降,以及痰气搏击、气道痉挛而出现的痰鸣、气喘疾患,中医中药对于哮喘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2012年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专家共识列举了一些经典的中医药方,可以作为参考。急性发作期可以采用的药方有射干麻黄汤加减、麻杏石甘汤加减、黄龙平喘汤(验方)加减,以及回阳急救汤加减等。慢性持续期的药方有麻杏二三汤(验方)加减、平喘固本汤(验方)加减、六君子汤加减,以及补肺散合金水六君子煎加减。需要指出的是,不能自行盲目应用上述药方,必须经过中医临床医师的辨证施治,才能开具准确的中药药方。哮喘症状较重时,必须结合西医治疗。
以上就是“治疗哮喘病的药方”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