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图片
概述
黄芪以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入药,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等地。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敛疮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
外观植物形态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高0.5-1.5米。茎直立,具分枝,被长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基部有披针形托毛,叶轴被毛;小叶13-31片,全缘,两面被有白色长柔毛,无小叶柄。
夏季叶腋抽出总状花序,较叶稍长,有花10-25朵,小花梗短,被黑色硬毛;蝶形花冠淡黄色。荚果膜质,膨胀,卵状椭圆形。种子5-6粒,肾形,棕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黄芪植株图药材外观
黄芪以干燥根部入药,根为圆柱形,上端较粗,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中药黄芪根图
将黄芪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即得黄芪饮片。
中药黄芪饮片图功效与作用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敛疮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
补气固表:黄芪具有补气固表的作用,临床常与人参、白术等药物配伍治疗气虚衰弱、疲倦乏力、自汗等病症。
敛疮生肌:黄芪可敛疮生肌,临床常与当归、川芎、皂角刺等药物配伍治疗体虚、气血不足所致的痈疡不溃病症。
利水消肿:黄芪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临床常与防己、白术、生姜等药物配伍治疗面目水肿、身体水肿、小便减少等病症。
[1]***主编;王福强,赫宏伟,倪慧等副主编,中草药识别应用图谱,第3版[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1,399.。
[2]林余霖,李葆莉,魏建和主编,中草药真伪鉴别原色图谱4[M],华龄出版社,2020.01,669.。
[3]沈丕安著,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上[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6,165.。
[4]董诚明,谷巍主编,药用植物栽培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3,209.。
以上就是“黄芪长什么样全图”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