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薢分清饮的功效与作用
萆薢分清饮属于中医祛湿剂中温化水湿剂的范畴,它的主要功效是温暖下元、利湿化浊,主要用来治疗下焦虚寒所导致的小便白浊、频数无度,小便白如米泔水、凝如膏糊,脉沉迟。
萆薢分清饮主要由益智仁、萆薢、石菖蒲、乌药等四味药物组成,萆薢分清饮所治之白浊是由下焦虚寒、湿浊下注所导致。由于肾感受寒邪、封藏失职,所以小便频数,肾中阳气不足失于气化,清浊不分,所以小便混浊,甚至凝如膏糊,治疗上应该选择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萆薢分清饮中萆薢利湿化浊,是治疗白浊的主要药物,益智仁可以温肾阳、缩小便,止遗浊尿频,乌药温肾寒、暖膀胱,专门用来治疗小便频数,石菖蒲化浊除湿,可以祛除膀胱虚寒。以上这几个药物,配合在一起,可以达到温暖下元、分清化浊的功效,对于下焦虚寒所导致的小便白浊,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降浊的中药有哪些
降浊常用的中药有藿香、白术、茯苓等,需遵医嘱服用。降浊是指把体内的湿气、痰浊、水饮等人体代谢的病理产物排出体外,向下和降的一个过程。
1、藿香
藿香的功效有化湿醒脾,辟秽和中,解暑,发表,可入药,可用于降浊。藿香主治湿邪阻碍所致的脘腹痞闷、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外感暑湿而寒热头痛,湿温初起的发热身困、胸闷恶心、鼻渊、手足癣等病症。但是需要注意阴虚者禁服藿香。
2、白术
白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椭圆形,花红色。白术有增强脾脏的功能、补益脾气、祛湿、降浊、促进水液运行、止汗以及安胎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脾胃功能虚弱所致的胃口不佳、大便稀薄、腹部胀满不适、中气不足而不能消化痰饮所导致的眩晕、心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状。使用白术时要注意阴虚内热及津液亏耗者慎用。
3、茯苓
茯苓是多孔菌科寄生植物茯苓的菌核。茯苓具有降浊、健脾、宁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脾虚食少、痰饮、眩悸、心神不安、便溏泄泻、惊悸失眠等症状。临床上茯苓常配伍其他中药治疗相关疾患,较少单独使用。对于阴虚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的患者应当慎用茯苓。
以上就是“治疗白浊的中药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