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低烧的中成药有哪些
低烧一般是指低热,临床上通常没有专治低热的中成药,因此不存在专治低热的中成药有哪些的说法。可以遵医嘱服用感冒清热颗粒、双黄连口服液、小柴胡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1、感冒清热颗粒:
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功效,可以治疗风寒感冒所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干等症状。
2、双黄连口服液:
具有疏风解表的作用,也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疗外感风热所引起的感冒,比如发热、咽痛、咳嗽等。
3、小柴胡颗粒:
具有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的功效,可以治疗外感病邪所引起的发热,也可以治疗邪犯少阳证,比如寒热往来、心烦喜呕、食欲不振等。
除此以外,还有板蓝根颗粒、银翘解毒片、金花清感颗粒等中成药。如果症状一直得不到改善,应该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治疗低烧的中成药方
根据第十版《中医诊断学》,低烧属于中医中“低热”的范畴,常见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古代文献无低热一词,医藉中“微热“、“内热”、“手足烦热(烦躁闷热)”等多属低热范围。以下是治疗低烧的中成药方及其功效:
一、归脾丸:成分是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当归、白芍、熟地黄、枣仁、广木香、龙眼肉、茯神。功效是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主治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以及气血不足导致的低热。有引起消化道不适及皮疹的病例报告,其禁忌尚不明确。
二、补中益气丸:成分是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甘草。功效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升提机体的阳气,以托举下陷的脏器)。适用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以及气虚导致的低热。不良反应及禁忌尚不明确。
以上药物的使用,均须在专业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影响身体健康。如出现低烧请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
中医中治低烧的中成药
低烧通常指低热。中医通常认为低热与风寒感冒、肾阴虚、心阴虚等因素相关,一般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选用中成药。1、风寒感冒:若患者身体抵抗病邪的能力较差,通常容易受到风寒之邪的侵袭,可引发风寒感冒,使患者出现低热、头痛、恶寒、鼻塞、流清鼻涕、咳嗽等症状。患者应及时遵医嘱使用风寒感冒颗粒、外感风寒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以解表散寒、退热止咳。2、肾阴虚:疾病消耗、房事过多、长期熬夜等因素可能造成肾阴虚,患者常有潮热、盗汗、眩晕、耳鸣、失眠等症状,可能伴有低热的情况。患者要注意控制房事频率,平时要注意早睡早起,可遵医嘱服用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以滋阴补肾。3、心阴虚:过度疲劳、情志不畅等因素可能导致心阴虚,可使患者有失眠、烦躁、心悸、盗汗、低热等表现。患者要注意劳逸结合,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等中成药来补心安神、滋阴养血。除上述原因外,该现象也可能是肾阳虚、肝胆湿热、阴虚内热、气血不足等因素造成的。建议患者及时就诊,明确原因后进行对症用药治疗。
退低烧的药有哪些
低热多提示病情不严重,不一定药物退热。可以先试试喝热水或者是姜汤退热,食疗效果不好,可以试用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或者是柴胡滴丸等药物退热,作用都比较温和。如果不适合用中药治疗,则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是以对乙酰氨基酚为主的复发制剂,如氨咖黄敏胶囊或者是氨咖愈敏溶液等药物退热。
以上就是“治疗低烧的中成药都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