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用什么药物
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是EB病毒,EB病毒的感染,导致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包括长期的发热、咽部的疼痛、咽峡炎、肝脾的肿大,以及淋巴结的肿大。有的患者可以出现肝脏功能的受损,包括转氨酶的升高,甚至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黄疸。
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选择的药物还是抗病毒治疗,针对EB病毒的抗病毒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有阿昔洛韦、更昔洛韦,还有泛昔洛韦这一类的抗病毒药,针对EB病毒,都有一定疗效。在疾病的早期,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期用上抗病毒的药物,能够缩短疗程,减轻病情。
另外,在疾病的早期,也就是急性期阶段,把病毒彻底地清除掉,能够尽量地避免EB病毒感染的慢性化。因为慢性的EB病毒感染很难彻底地清除,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比如鼻咽癌,还有淋巴系统的肿瘤,还有淋巴瘤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药物治疗方法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用药物有更昔洛韦、干扰素、人免疫球蛋白。
1、更昔洛韦: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复制与感染的时期,抗病毒药物可以降低病毒的复制。不良反应最常见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少见的有贫血、发热、皮疹、肝功能异常、浮肿、感染、乏力等。
2、干扰素:可以起到抑制病毒蛋白的表达以及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在感染早期使用可能有一定效果。常见发热、头痛、白细胞数量下降、转氨酶增高等不良反应。
3、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包裹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对免疫球蛋白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有IgA抗体的选择性IgA缺乏者禁用。
4、糖皮质激素治疗:仅应用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严重并发症,例如咽部及喉头严重病变或水肿、严重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心肌炎或心包炎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怎么用药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用药主要是对症治疗,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必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果出现肝损害,可用甘草酸二铵、还原性谷胱甘肽等药物保肝降酶退黄治疗。出现心肌炎时,可用改善心肌代谢药物,如1,6-二磷酸果糖等。眼部或扁桃体继发链球菌感染,可用红霉素或青霉素治疗。但禁止应用阿莫西林或者阿莫西林,因为可导致多形性皮疹显著增加。
如果有咽喉部水肿或者神经系统并发症、心肌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可短时间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如果出现脾破裂,应及时进行手术,输血治疗,可使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单核细胞增多症吃什么药
通常我们所说的单核细胞增多症全称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由于ebv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种急性的自限性的传染性的疾病。临床上病人有可能会出现发热、咽喉炎、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等,外周血液当中经常可以出现异型的淋巴细胞增多。
出现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时候,通常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等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果是病人出现继发性的感染,也可以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说可以使用氨苄青霉素。同时还可以考虑使用一些中药来进行治疗,也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特效药是什么”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