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氨氯地平降压效果不好


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血压降不下来

奥司他韦属于抗病毒药物,目前市面上含奥司他韦成分的抗病毒药较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可威,一种是达菲。达菲剂型仅有胶囊,每粒75mg。可威有胶囊和颗粒两种剂型,颗粒型剂量分为15mg每袋和25mg每袋,胶囊型是75mg每粒。一般儿童用药用药更推荐颗粒型,小朋友更好服用。且临床上根据儿童公斤体重计算用药剂量。因此选择不同品牌和剂量还是需要看患者需求,尽管药物品牌不同,但是药物功效大致相同。

奥司他韦药物的作用机理在于它可以选择性抑制流感病毒表面酶的活性,从而阻止病毒在宿主体内的繁殖和复制。它的抗病毒谱较广,因此现在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流感病毒的治疗上。尤其甲型及乙型流行性感冒。对于用药剂量,临床上一般对于1岁以上儿童体重小于等于15千克,推荐剂量30mg,每日2次;大于15-23千克,推荐剂量45mg,每日2次;大于23-40千克,推荐剂量60mg,每日2次;大于40千克,推荐剂量75mg,每日2次。推荐连续用药5天。大于13岁的青少年和成人,推荐剂量75mg,每日2次,共5天。

流感高发期可家中备奥司他韦,若已经有流感症状,一定及时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用药。尤其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患病期间清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早日恢复健康。

倍博特降压效果不好怎么办

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血压降不下来,可能是药物还未起效、未按照医嘱用药、未控制饮食等原因导致的,不同原因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1.药物还未起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为抗高血压药,常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如果患者按照医嘱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后立刻测量血压,由于胃肠道还未吸收消化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可能会因为药物还未起效,进而导致血压还未恢复正常。建议患者按照医嘱服药后,耐心等待药物起效后,再测量血压。2.未按照医嘱用药:缬沙坦氨氯地平片为长效降压药,如果患者在擅自停药一段时间后再吃此药,由于治疗效果较差,导致测量的血压值较高。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3.未控制饮食:高血压患者在服药期间应需要避免食用高钠的食物、高油脂的食物,比如腊肉、回锅肉、火锅等。如果患者还长时间大量吃以上食物,可能会导致血压不能得到控制。患者平时应适量吃一些清淡、低脂的食物,比如鱼肉、豆腐等。患者的症状除了可能是上述原因造成的之外,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比如长期情绪较差、血压过高、高血压肾病等,需及时治疗。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优缺点

倍博特的通用名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是一种复方制剂的降压药。如果降压效果不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增加药量、更换药物或协同用药等方式进行处理,用药谨遵医嘱。

1、增加药量:如果吃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的降压效果不好,则可能是药物剂量不足导致的。建议患者遵医嘱按时、足量服药,不可自行更改药物剂量;

2、更换药物:如果缬沙坦氨氯地平片(Ⅰ)的降压效果不好,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血压情况更换药物治疗,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替米沙坦片等。更换药物后可以持续监测血压波动,明确药物是否能起到治疗效果;

3、协同用药:如果高血压是由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因引起的,则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与呋塞米片等药物配合使用,能起到利尿作用,对肾脏性高血压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如果患者是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Ⅰ)等药物结合治疗。后两种药物能增强血管通透性,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3个月后药效下降是什么原因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的优点是药物作用时间较长、血压控制较平稳,但也有出现不良反应的缺点。

1、优点: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属于复方制剂,含有缬沙坦、氨氯地平两种降压的活性成分,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控制血压方面作用机制互补,氨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而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二者合用的降压效果优于其中任一成分单药治疗,并且药物的作用时间相对较长,降压效果相对较平稳;

2、缺点:药物效果相对较强,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会出现低血压、晕厥、疲劳以及头痛、眩晕等症状,甚至出现血管性水肿(如呼吸、吞咽困难,以及颜面部、嘴唇、咽喉等部位肿胀)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如果需要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建议严格遵照医嘱使用,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以上就是“缬沙坦氨氯地平降压效果不好”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