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蛔虫的药
治疗蛔虫的药物有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最常用的就是阿苯达唑,即肠虫清,药店都能买到。成人和12岁以上的孩子,服用方法是400mg顿服,也就是2片顿服,必要时,10天再重复服一次。
阿苯达唑是广谱有效的驱虫药,副作用比较少。主要副作用有头晕、失眠、乏力、恶心等,但是这些症状都比较轻,1-2天即可消失。
所以服药后,如果出现上述不适,不要特别紧张,注意休息,多喝水,吃清淡的食物即可。甲苯达唑用法是100mg/次,2次/天,要连服3天。
上述2类驱虫药,孕妇、癫痫的病人禁用,2岁以下的孩子要适当减量或者慎用。
治疗蛔厥腹痛的药有哪些
蛔厥腹痛的治疗主要是应用乌梅丸。疼痛比较剧烈的可以加用郁金、延胡索、白芍、甘草以缓急止痛。如果伴有大便秘结,可以加用大黄、槟榔、番泻叶等。如果呕吐比较明显,可以加用陈皮、半夏、代赭石和胃降逆止呕。
如果患者同时出现发热,脉数等热象的表现,则需要去除乌梅丸中的生姜、桂枝、附子等,重用黄连、黄柏,并且加用蒲公英、金银花、茵陈、栀子等。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平台药师指导下用药。
蛔厥证的治疗方法
蛔厥证通常指蛔厥,蛔厥的治疗方法一般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蛔厥是一种中医病症,由于患者体内上热下寒,容易导致肠内的蛔虫窜扰不安,可能会导致蛔虫钻入胆道,患者可表现为上腹钻顶样绞痛。
一、内治法:
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麻仁滋脾丸等药物治疗,从而起到润肠通便、消食导滞的功效,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还可以遵医嘱适量服用乌梅丸、胆道驱蛔汤等药物除去体内的蛔虫。蛔厥患者如果经常抑郁寡欢,可能会导致肝郁气滞,可能使肝胆的疏泄功能异常,容易使体内的蛔虫上行,从而会出现呕蛔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适量吃一些柴胡疏肝散来调理。
二、外治法:
1、艾灸:患者可以在遵医嘱服用药物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艾灸或针刺穴位来改善症状,常用的穴位一般有中脘、神阙、胃俞等,通常可以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帮助缓解不适症状;
2、推拿或刮痧:患者还可以对经络进行刺激,常用的经络一般有大肠经、胃经、肝经以及胆经等,适当对这些经络推拿或刮痧,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患者症状。
蛔厥的治疗及方药组成
可考虑乌梅丸合胆道驱蛔汤加减。蛔厥初期,疼痛较剧,宜用乌梅丸安蛔定痛。痛甚可加郁金、延胡、白芍、甘草活血理气,缓急止痛,或合并针刺治疗。大便秘结加大黄,槟榔泄热通腑;呕吐甚者,加陈皮、半夏、旋复花、代赭石和胃降逆止呕。出现发热、压痛明显、脉数、苔黄等热证表现者,去姜、桂、附等辛热之品,重用黄连、黄柏,并加蒲公英、金银花、茵陈、栀子等清热解毒,疏利肝胆。若畏寒肢冷,便溏,苔白润,脉沉弱者,去连、柏,重用干姜、人参。腹痛缓解或腹痛较轻者,则应同时驱除蛔虫,可用胆道驱蛔汤。方中以延胡、木香、厚朴理气定痛;使君子、槟榔、苦陈皮驱除蛔虫;大黄、槟榔泻下通腑。建议患者去消化专科就诊,行相关检查。
以上就是“治疗蛔厥的药物是什么”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