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治疗时可以用什么药物
真菌性角膜炎治疗时的常见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匹马菌素、制霉菌素滴剂、咪唑类、氟胞嘧啶。
1、两性霉素B:可抑制对念珠菌、隐球菌和曲菌,但毒性较大,患者需避免全身应用。以0.05%-0.15%滴眼液频滴,或制成0.5%软膏局部涂用。
2、匹马菌素:以5%混悬液滴眼,每日滴用勿多于8次(过于频繁滴用可对角膜上皮产生毒性)。
3、制霉菌素滴剂:可滴用或软膏局部涂用。
4、咪唑类:为一类广谱抗真菌药,其中氟康唑具有水溶性好、口服吸收快、全身分布广、半衰期长、肝毒性低等优点。根据病情可口服或静脉注射。其他咪唑类,如咪康唑1%滴剂或眼膏,克霉唑1%-3%滴剂或膏剂。
6.氟胞嘧啶:(1%局部滴用)对酵母菌有抑制作用,临床多与两性霉素B合用,以提高疗效。
真菌性角膜炎用什么药?
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可以局部使用抗真菌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那他霉素滴眼液等。对于严重的真菌感染患者,在局部应用药物的同时,还需要联合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口服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如果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治愈后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则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术,此种手术是将病变的角膜切除,换成透明的异体角膜,从而控制炎症。
真菌感染角膜炎用什么药
真菌感染角膜炎以农民作为多发人群,发病起因与真菌感染有关,病发后症状较为明显,容易产生眼睛红痛、视物模糊以及眼部畏光等表现。生活中需谨防角膜健康,一旦发病可采用两性霉素B治疗,必要时还可配合使用滴眼药水治疗,继而稳定患者的病情。
真菌感染角膜炎是一种病发率较高的眼科疾病,起病的主要原因为真菌感染,部分患者因眼部损伤、免疫功能失调等因素发病,继而给角膜部位的健康带来危害。该病特别复杂,而且危害性严重,生活中一旦出现眼痛、红肿以及畏光等表现可采用下述几种药物治疗。
1、两性霉素B是一种抗真菌药物,主要适用于敏感菌所引发的各类感染,可应用于真菌感染角膜炎的治疗,及早用药才能稳定患者的病情,减轻角膜红肿、疼痛等表现。患者在静滴过程中或者是静滴之后,极容易产生寒颤、高热以及头痛等不良反应,但对于症状严重者需及时停用。
2、妥布霉素滴眼液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滴眼液,在治疗真菌感染角膜炎方面效果明显,正确用药才能稳定病情,减轻患者眼痛、瘙痒以及红肿等表现。本品应当直接滴入到眼睑内部,需根据患者感染的情况调整用量,少数患者用药后可产生眼睑灼痛等不良反应。
3、普拉洛芬滴眼液应用于外眼或是眼前炎症的对症治疗,也可降低真菌感染角膜炎的危害性,用药后才能缩短发病时间,有助于眼部受损视力的恢复。本品的药物成分为普拉洛芬,应当结合患者眼部受损的情况增加或是减少用量,滴用本品期间需注意眼部卫生,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用于治疗真菌感染角膜炎的药物就是以上三点,该病可累及到眼部视力,还会诱发较多明显的症状出现,因此角膜发病后需对症用药治疗。恢复期间应当避免眼部外伤以及慢性炎症的出现,一旦出现需及时就诊治疗,还要提防眼部并发症的出现,这样才能促进眼部健康的恢复。。
真菌性角膜炎用什么药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目前临床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选择方法是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包括多烯类比如0.25%两性霉素b滴眼剂,5%那他霉素滴眼剂,咪唑类比如0.5%咪康唑滴眼剂,和嘧啶类比如1%氟胞嘧啶滴眼剂,目前0.15%两性霉素b滴眼剂和5%那他霉素滴眼剂是抗真菌性角膜炎的一线药物。
抗真菌药物联用有协同作用,可以减少药物的用量,降低毒副作用,目前较为肯定的联用方案有氟胞嘧啶加假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利福平加两性霉素b等等。
以上就是“角膜真菌感染用什么药”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请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遵医嘱用药,若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