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糖尿病患者是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才来就诊。这些患者在临床上通常没有太多表现,所以容易被忽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的症状,俗称为喝的多、吃的多、尿的多,同时体重明显下降。所以在临床上如果患者喝水多,排尿多,或者表现为明显消瘦、体重明显下降,建议他要及时来医院就诊。
  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的症状,患者常常会感到疲乏无力。所以对于肥胖人群,要注意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同时避免高糖饮食。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相关阅读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中医认为糖尿病叫“消渴”,它是上、中、下三消引起的。首先,喝得多属于肺热,肺燥有热就出现口渴的情况。在糖尿病的早期是以燥热为主,5到10年的糖尿病可以出现阴虚燥热,再往后就可能出现气阴两虚,20年左右的糖尿病可以出现阴阳两虚。如果糖尿病到了20多年的时候,出现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各种并发症,出现了淤血阻络,这是糖尿病的主要的情况。

糖尿病是不是需要终身吃药

糖尿病需要终身吃药,糖尿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治的办法。现在,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是控制血糖,控制血糖的目的就是为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用药以后血糖就达到正常了,就不用服药。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用药的目的只能达到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以后,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很多并发症的发生。如果不坚持用药,血糖得不到理想的控制,就会出现很多并发症。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可以出现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长期的血糖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就会出现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再严重感染以后,会出现糖尿病足、糖尿病坏疽,引起感染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糖尿病也是冠心病发生的高危因素,高危因素可以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上升。糖尿病还可以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所以必须坚持服药,好好的控制血糖,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中医治疗糖尿病有哪些优势

中医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有很多优势:第一,就是早期的血糖轻度升高或者血糖的波动,叫糖耐量受损,就是介于正常值和糖尿病诊断值之间的,通过中医中药或者针灸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延缓糖尿病的发生;第二,如果诊断糖尿病血糖比较高,通过中药的治疗也能够帮助患者降血糖,可以减少一些西药的用量;第三,中医中药和针灸还可以减轻糖尿病用药出现的并发症。比如常见的阿卡波糖,吃完以后病人会出现腹胀,可以用针灸、中药来帮患者减轻这些症状,以及血糖的波动。有的病人就是吃得过多,血糖就升高了,控制不稳定,但中医中药也可以很好的帮助控制血糖。

糖尿病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当发现自身患有糖尿病后,一定要找专科大夫进行专业评估。第二、面对糖尿病,患者此时不要自暴自弃,应以认真的态度来看待疾病。第三、在病情日常管理上,需要糖尿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第四、不要偏信所谓的偏方。

糖尿病人可不可以吃蜂蜜

糖尿病人能否吃蜂蜜,与血糖的水平以及进食时搭配的食物有关系。在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建议不要选用含葡萄糖和果糖比例都超过70%的蜂蜜来食用。但如果控制平稳,也是可以选择食用的,必要时,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临床工作中,出现这些典型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很少,多数病人是体检中无意发现。如果在临床中,患者不明原因的乏力,反复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时要注意警惕是否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血糖升高导致血管和神经的并发症。血管并发症可能会致盲,肾功能衰退、冠心病、糖尿病足等。糖尿病人口腔容易感染,比如牙龈炎、牙周疾病。糖尿病引起胃肠神经病变会很多,比如胃轻瘫、肠道疾病。

糖尿病饮食

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就是控制饮食,主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控制总量,实际上就是在热量上进行控制;第二、调整饮食结构,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血糖水平、血压血脂等指标,来进行粗细搭配;第三、按照以上原则,终生坚持。

糖尿病的中医分型

糖尿病的中医分型,要看教科书,包括其它的内科书,有很多种分型,最常见的是虚症,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糖尿病病人虚证非常多见,它的初期还有内热,时间长了淤血越来越明显,所以糖尿病的治疗,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后期的治疗难度很大。糖尿病症状分为上、中、下三消论治;阴阳偏盛偏衰分为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阴阳辨证与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相结合分型;临床观察分为糖尿病前期(Ⅰ期)、糖尿病症状期(Ⅱ期)、合并症早期(Ⅲ期)、合并症中期(Ⅳ期)、合并症重危期(Ⅴ期)。

糖尿病

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引起症状叫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或者餐后血糖大于等于11.1或者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我们就称之为糖尿病。糖尿病分为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等几种,最多见的95%以上的都是二型糖尿病。

孕妇吸烟易患糖尿病

研究人员说,如果确实证明吸烟会导致妊娠型糖尿病,吸烟的孕妇发展为妊娠型糖尿病症状的概率就会达47%。而在该研究中,暴露在吸烟环境中的孕妇可能达10%。吸烟也许是导致妊娠型糖尿病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每一个人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是做任何事情的首要前提。健康需要有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同时健康也来自我们每一天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家小编为您精选了一些保健养生知识、健康小窍门,助您更好、更科学地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如果孕妇在孕期吸烟,就会增加患妊娠型糖尿病的危险。

以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吸烟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不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流行病》杂志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对吸烟与妊娠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

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协会的研究人员对4500名孕妇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正在吸烟的孕妇平均血糖值最高,而在怀孕期间和怀孕前从未吸烟或戒烟的妇女血糖值最低。

研究还发现,吸烟的孕妇发展为妊娠型糖尿病的概率最高(4.4%),从未吸烟的孕妇发展为妊娠型糖尿病的概率最低(1.8%)。而怀孕前及怀孕期间戒烟的妇女这一概率介于最高和最低之间,分别1.9%和2.5%。

研究人员说,如果确实证明吸烟会导致妊娠型糖尿病,吸烟的孕妇发展为妊娠型糖尿病症状的概率就会达47%。而在该研究中,暴露在吸烟环境中的孕妇可能达10%,吸烟也许是导致妊娠型糖尿病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

损伤胰腺可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威胁着很多人的健康。糖尿病根源在于胰岛细胞的功能不足,致使体内胰岛素下降,而我们知道胰岛素是胰腺分泌的,破坏胰腺怎么会治疗糖尿病呢?

科学研究发现:人类胰腺代偿功能很强大,在被人为破坏后胰腺会代偿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体内胰岛素水平。比利时研究人员近日研究发现,损伤大鼠的胰腺后,有一群细胞会自然地转变成胰岛素分泌细胞。

科学家对这一发现极为感兴趣,因为它有可能揭示了胰腺细胞的变形能力,并对糖尿病治疗提供帮助。在糖尿病患者体内,胰腺内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又称β细胞)遭到破坏或反应迟缓,这使得机体无法正常调节血糖水平。

糖尿病研究者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哄骗”胰腺产生新的β细胞。科学家就一关键问题已争论多年,即胰腺内是否存在干细胞用来补充β细胞。2004年,哈佛大学生物学家领导的小组尝试在小鼠胰腺内寻找这种干细胞,最后以失败告终。不过他们报告说,现有的β细胞能够增殖形成新的β细胞。

之前的研究还发现,钳住大鼠胰腺管使得消化酶无法进入小肠,能使胰腺内的β细胞量大约增长一倍。但是具体是胰腺内的哪种细胞产生了额外的β细胞并不清楚。

在最新的研究中,比利时维萨里大学(Vrije Universiteit)的同事运用同样的实验手段损伤小鼠的胰腺,并运用遗传标记神经元素3(neurogenin 3)以寻找能转变成β细胞的胰腺细胞。结果研究人员在损伤后三天之内发现了带有这种基因的细胞。

此外,阻止这一基因的表达会减少β细胞的增殖。当将这些带有神经元素3的细胞注入从小鼠胚胎取出的胰腺中后,它们发育成β细胞并产生了胰岛素,表明就是这些细胞在小鼠受伤的胰腺中形成了新的β细胞。

此次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在不伤害器官的情况下,神经元素3细胞是否可被“哄骗”在正常人体胰腺中产生,以及是否可将它们转变成胰岛素分泌细胞。

研究人员推测,这些细胞一开始应该是成熟的胰腺细胞,因为它们不具有干细胞的许多特征。他表示,此次研究表明了存在另外一种产生β细胞的机制,这也为寻找β细胞补充途径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的细胞来源。

哪些人有可能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逐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病。提起糖尿病人们首先会想到糖,于是出现“谈糖色变”,其实糖尿病与糖的摄入并不相关,但是肯定与我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为我们的糖尿病发病率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逐年增加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调整饮食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呢?平时每一餐您都吃些什么呢?怎么吃才算科学营养呢?吃能吃出糖尿病吗?

哪些人有可能患上糖尿病呢?

医学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导致的慢性疾病。一般情况下,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分娩过4公斤以上胎儿的妇女和中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遗传因素我们都知道,也就是您的爷爷或者奶奶患有糖尿病的话,您就有可能成为糖尿病病人。那么,导致糖尿病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呢?长期饮食结构不合理、热量摄入过多、吸烟、喝酒、心理压力、情绪波动,都是造成糖尿病的环境因素。

或许许多家庭都这样安排饮食:平时没有特意地注意荤素搭配,菜谱没有特意去想。星期六、星期日孩子爱吃排骨、牛肉什么的,有时间做就给他做点。吃什么算好呢?平时当然是少吃粮食多吃肉,鸡鸭鱼肉一样也不能少,可这样吃正确吗?

现在,大家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生活好了,肉吃多了,油吃多了,高蛋白、高脂肪摄入多了,这样,热量就摄入多了,营养随之便过剩了,加之运动又少了,所以,我们的糖尿病发病就多了。我们应该明白,并不是粮食造成了糖尿病,而是过多地摄入了油、蛋白质、脂肪造成了营养的过剩导致了糖尿病。

加湿器应用不当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专家提醒,加湿器不是杀菌器,务必要定时清洗,否则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使用加湿器注意事项,关节炎、糖尿病患者慎用空气加湿器。

潮湿的空气会加重该类病人的病情。若该类病人确实需要使用加湿器,应与专科医生商量沟通,确定合适的湿度,以稳定原发病的病情。最好每天换水,每周清洗。加湿器应每天换水,而且最好一周清洗一次,以防水中的微生物散布到空气中。不能直接将自来水加入加湿器。

因为自来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会对加湿器的蒸发器造成损害,所含的水碱也会影响其使用寿命。自来水中的氯原子和微生物有可能随水雾吹入空气中造成污染。如果自来水硬度较高,加湿器喷出的水雾中因含有钙镁离子,会产生白色粉末,污染室内空气。根据天气情况、室内外的温度调节加湿器的湿度。

室内的湿度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即40%~60%。因此,使用加湿器的家庭,不妨同时买一个湿度计,定期观察室内空气的湿度情况,加湿器平时还要及时加水、定期换水、注意清洁。

天气好的时候,开开窗户通通风,大自然的空气总是很纯的。但是,强调通风,并不意味着要整日门窗洞开,要合理选择通风时间。据研究测试,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市,昼夜有两个污染高峰和两个相对清洁的低谷。两个污染高峰一般在日出前后和傍晚,两个相对清洁时段是上午10时和下午3时前后,此时可酌情开窗。

一日之内开窗时间和次数,可根据住房大小、人口多少、起居习惯、室内污染程度以及天气情况进行安排。以100立方米的空间为例,在无风、室内外温差为20℃情况下,大约十几分钟就可达到空气交换一遍。若室内外温差小,交换时间相应要延长。冬季天冷,但每天开窗换气也不应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最多30分钟。

糖尿病不仅仅是降低血糖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糖尿病危害性的认识已越来越广,但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可以看到,许多糖尿病病友把降低血糖的治疗看成了糖尿病治疗的全部,而忽视了调脂、降压、抗血小板等多种综合治疗,这种“血糖中心论”的治疗是要不得的。

许多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比非糖尿病人群增加了3~5倍,并且最终导致70% ~80%的糖尿病患者将死于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非常常见和严重,但许多患者未意识到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美国调查显示,2000例糖尿病患者中70%完全不知道糖尿病伴发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性。因而2型糖尿病治疗的核心如何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那么怎样才能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哪?很多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和血脂、血压、吸烟、血糖等多种因素有关,而血脂紊乱,高血压、吸烟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血糖的控制,仅仅控制血糖不可能很好的预防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这一糖尿病患者的最大杀手。

因此,必须改变以控制血糖为中心的治疗观念,采取“综合治疗、全面达标”的治疗原则。所谓综合治疗,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驾马车”,即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及自我监测。

全面达标,是指不仅要关注血糖,同时要关注体重、血压、血脂、血粘和胰岛素抵抗等多项指标。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积极控制血压,纠正血脂异常,全面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0)

相关推荐

  •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比较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常常会导致患者最终走向透析。如果早期发现时,能通过一定的干预手段进行治疗,但是到了晚期就不能有效地改善患者…

    11-28
    9
  • 糖尿病患者饮食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饮食方面要注意调理好,主食方面一定要合理,平时做菜可以用压榨橄榄油。此外也可以多吃一些豆制品,低糖的水果,或者是多喝绿茶。进行全面的调理,才可以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促进身体…

    11-06
    15
  • 有哪些治疗方法适合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如果只是出现足部的溃疡,可以配合中医的砂条、外用制剂、西药敷料来做定期治疗。当糖尿病足出现深度甚至伴有组织坏死时,则需要调整血糖、控制感染,最后再去治疗创面。所以糖尿病足的…

    12-28
    13
  • 哪些人易得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根本原因不是十分清楚,但临床上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寻。比如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部分人群,患糖尿病的几率高。第二,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第三…

    11-20
    13
  •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哪些

    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种类很多,如:双胍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抑制剂、GLP-1类似物等等,对于患者来说严重的就需要注射胰岛素,也是很常见的治疗方式,患者们具体的用药情况,一定要听医…

    10-07
    11
  • 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血糖升高导致血管和神经的并发症。血管并发症可能会致盲,肾功能衰退、冠心病、糖尿病足等。糖尿病人口腔容易感染,比如牙龈炎、牙周疾病。糖尿病引起胃肠神经病变会很多,比…

    11-10
    13
  • 胰腺癌和糖尿病有没有关系

    胰腺癌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是这样:如既往没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家族史,突然出现血糖上升的情况,一定要高度警惕,应立刻去医院做B超或者CT的检查;如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家族史的,久而久之确实对…

    11-28
    14
  •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

    预防糖尿病肾病最关键的是血糖的稳定,这个要由内分泌科大夫诊治,要遵从内分泌科大夫的医嘱,但很多糖尿病患者常年不吃药,中西药都不吃,还有的患者血糖非常高但是只吃中药不吃西药。这都是不…

    11-24
    10
  • 糖尿病跟吃糖有关吗

    糖尿病跟吃糖有关吗:   糖尿病和吃糖没有直接的关系,更多情况下高脂蛋白饮食、高热量饮食导致肥胖以后,特别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基础。但是如果碳水化合物、…

    11-18
    12
  •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实际上大家对于糖尿病不陌生,很多人知道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包括口干、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的下降。但在临床工作中,出现这些典型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很少,大部分病人都是在体检中无意…

    11-19
    28
  • 糖尿病危害

    糖尿病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以并发症为主要危害的进展性疾病。因此,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推进,并发症会逐步出现,会对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造…

    12-30
    20
  • 糖尿病能吃山药吗

    糖尿病患者一般认为是可以吃山药的。山药里它含有丰富的黏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而且山药还能调节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但山药淀粉量较高,多吃会导致血糖升高,所以一次不…

    11-09
    1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