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治疗方法:
目前没有明确证据显示药物能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大约25%的息肉可以自发消退,尤其是长度小于十毫米的息肉更容易消退。由于绝经以后无症状息肉极少发生恶变。因此,这类患者在被充分告知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观察保守治疗,通过盲目刮宫,去除子宫内膜息肉的成功率一般低于50%,大多不能将息肉完全去除。
因此,盲目刮宫不应该作为诊断,或者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措施。目前宫腔镜手术已经成为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金标准手术。宫腔镜息肉切除作为诊断和治疗性的干预,是有效的和安全的。根治性的手术治疗,也就是子宫切除术,术后无息肉复发以及恶变可能性,但是成本比较高,患者的依从性差,而且有一定的手术并发症风险,因此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子宫内膜息肉治疗方法相关阅读
子宫内膜息肉怎么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怎么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的常见病,是由于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表现为突出于子宫腔内的单个或多个光滑肿物。在治疗上,如果是比较小的子宫内膜息肉,没有明显症状的,可暂时观察,有部分息肉可自发消退。
如果是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宫腔内赘生物较大,或者宫腔内的赘生物,不能完全排除恶性可能的患者,均建议手术治疗,可以行宫腔镜手术切除息肉,切除的肿物做病理检查。对于40岁以上的患者,如果出血症状明显,经过上述治疗不能根除或者是经常复发的患者,可以考虑行全子宫切除手术。
子宫内膜息肉的症状
子宫内膜息肉的症状: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是由于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造成的。息肉的数量可以是单发,也可以有多个,直径可大可小,可以分为无蒂的息肉或者是有蒂的息肉等。子宫内膜息肉可以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但多见于三十五岁以上的妇女,单发的比较小的子宫内膜息肉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往往在由于其他疾病切除子宫后做大体检查时被发现,或者在诊断性刮宫后作出诊断。
多发性弥漫性的子宫内膜息肉,常见症状有月经过多以及经期延长,这种情况与子宫内膜面积增加,以及内膜过度增生有关。大型息肉或者是突入颈管的息肉,还容易继发感染坏死,而引起不规则的出血以及有恶臭的血性分泌物。
子宫内膜息肉如何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如何治疗:
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药物能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大约25%的息肉可以自发消退,尤其是长度小于十毫米的息肉更容易消退。由于绝经后无症状息肉极少恶变,因此这类患者在一起讨论并且充分告知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观察保守治疗。通过盲目刮宫,去除子宫内膜息肉的成功率低于50%,大多不能将息肉完全去除。
因此盲目刮宫不应该作为诊断或者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措施。目前宫腔镜手术已经成为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金标准手术,宫腔镜息肉切除作为诊断和治疗,干预是有效的和安全的。根治性的手术治疗,也就是子宫切除术。在术后无息肉复发以及恶变可能性,但是成本比较高,患者依从性差,而且有一定的手术并发症风险。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子宫内膜息肉危险吗
子宫内膜息肉危险吗: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造成的,增生的内膜形成了一个或者多个突向于子宫腔的肿物。小的内膜息肉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偶然检查时才发现,有些内膜息肉可能会引起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月经过多,月经淋漓不尽等症状。也有研究认为,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会导致不孕及流产。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肥胖以及他莫昔芬的使用,其发生可能和子宫肌瘤,宫颈息肉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
目前认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恶变率在零到百分之十二点九之间,恶变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异常子宫出血以及息肉大小,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风险指标。其他已知的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诸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也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风险因素。他莫西芬的使用提高了内膜不典型增生,以及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风险。
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后如何解决
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后如何解决:
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在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高于无保留生育功能要求的患者,因此术后需要定期随访,如果发现复发,必要时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宫腔镜手术的优势在于息肉复发时仍然可以再次重复实行。无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息肉,可以通过子宫内膜切除术来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口服短效避孕药既可以用来避孕,也可以预防复发。有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通过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或者是放置含有激素药物的宫内节育环,也就是常用的曼月乐环,是可以减少复发的几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