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包括哪些

胃病就是胃部相关一些疾病总称。最常见患者的胃病就是慢性胃炎、急性胃炎、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还就是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现象,胃溃疡及十二指肠出现的溃疡等,而胃穿孔、急性胃扩张等症状也是此胃病常见疾患的范畴。

在患者出现胃部疾病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现象的,而此出现胃部疾病原因也有很大的不同,进而就要采用一定的医疗手段对疾患治疗了,可以说延误不得,迁延时日就会出现严重疾患,那么我们就此看下,胃病包括哪些严重的疾患现象呢?
  1、会出现胃穿孔等严重的疾患现象
  胃病就是胃部相关的疾病。最常见的胃病就是胃炎涉及了慢性、急性胃炎之说,还有就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部的情况。而胃炎还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严重的情况,而胃穿孔、胃扩张等症状也是胃病范畴。
  2、会出现恶心等疾患情况
  还要注意的就是,每个人体质是不同的,患有胃病症状也存在差异性,也会有相似疾患症状,例如肌体出现的胃痛、胃胀、恶心及呕吐等现象,而出现的反酸、腹泻等症状的时候,就要注意了,要及时到医院做下检查,找出最终病因,之后针对病因治疗,从而缓解出现的症状。还要多喝水,促进肌体排泄,提高肌体抵抗力,适当性运动,增强肌体体质,让疾病早日恢复。
  3、还有出现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现象
  胃病是很多胃疾病的统称,其有相似症状,例如上腹部出现的疼痛、饱胀、嗳气及黄疸等等。而临床上胃病会出现各类胃炎、胃部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还有严重的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胃息肉及胃结石等,还有胃部出现的恶性肿瘤、胃黏膜出现脱垂、胃扩张及幽门梗阻等。而胃癌、梗阻及胃穿孔等也是很常见的现象。
  上面所讲述的就是胃病包括哪些疾病基本情况概要介绍,在出现疾患的时候,可出现胃穿孔等严重疾患现象,而出现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也是很常见的疾患,因此患者对此一定要注意保持警惕性,对出现的疾患及时诊断、治疗。

胃病包括哪些相关阅读

太田胃散怎么吃

太田胃散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药物,主要针对于胃病的治疗,因为采用的是中药材也避免了过多的副作用,是一种可以警惕常备的治疗药物,但是因为对这种药物的了解不多,很多人想要选择太田胃散治疗疾病,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服用,那么太田胃散怎么吃呢?

日本太田胃散怎么吃?
  成人(15岁以上)一天3次,每次1.3g;8-14岁一天3次,每次0.65g;未满8岁不要服用。
  小贴士:
  附带的勺子平平的一勺大约1.3g,可用中间盖子刮平药粉,打开盖子,舀一勺药粉用中间盖子上的刮板将粉末刮平,放入口中,含少量水在口中充分混合后吞下即可。
  太田胃散使用注意事项 :
  1、正在接受透析治疗的人请不要服用本品。
  2、请不要长期连用本品。
  3、下列人群请在服用前咨询医生、药剂师或厂家:正在接受医生治疗的人; 对药物等有过过敏反应的人; 被诊断为肾脏病、甲状腺机能障碍的人。
  4、服用后,如果皮肤出现发疹、发红、发痒等症状请立即停止服用,持说明书书咨询医生、药剂师或厂家。
  5、服用2周左右后症状仍不见好转时请停止服用,持说明书书咨询医生、药剂师或厂家。
  太田胃散是一种芳香性健胃消化药。7种健胃生药配合使虚弱的胃精神,改善由于喝多、吃多、胃积食等导致的不适症状。4种抗酸剂有效应对胸闷、胃痛、胃部不适症状。独特工艺制作的粉末状锁住药物有效成分,生药的芳香和薄荷的清凉,给人清爽的服用感。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在农村,菖蒲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植物,只是因为人们对它并不认识,所以大家平时也不会太注意。不过,菖蒲却是一种比较好的中草药,对多种疾病有着辅助治疗的效果。并且效果还是特别明显的,当然菖蒲的功效与作用还是有很多的。

菖蒲的作用
  研究人员在大鼠腹腔内注射菖蒲油,大鼠会在几分钟内出现呼吸快急促,阵发性痉挛,严重时死亡。在小鼠的腹腔内注射根茎的水提取物,有镇静作用。变种日本菖蒲中毒后可机体引起胃肠炎、下痢。
  菖蒲的功效
  1、理气活血,治关节疼痛
  菖蒲能理气活血,祛风宣湿,可以用来治关节疼痛、风湿痹阻、跌打损伤等瘀肿疼痛症状有非常显着的疗效。在医学临床上常用新鲜的菖蒲、栀子、生姜等捣碎,敷在疼痛的部位,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如果将药捣碎后加入适量的白酒在锅内炒热以后再敷于痛处,这样治疗效果更佳。
  2、醒脾和胃,治脾胃症
  菖蒲含有挥发油,能够有效的促进消化液分泌以及抑制胃肠异常的发酵,因此有醒脾和帮助胃消化的作用,用于治湿困脾胃症效果非常明显。
  3、预防疾病
  菖蒲的气味芳香,能够辟秽化浊,具有解毒驱邪的功效,在我国古代,菖蒲被人民用来预防疾病的常用药。古人在端午节的时候用新鲜的菖蒲和新鲜的艾叶绑在一起挂在门窗上的习俗,是作为预防瘟疫用,因此说菖蒲芳香辟浊、解毒驱邪的功效。

胃丢失蛋白如何鉴别诊断

胃丢失蛋白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给患者朋友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在临床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症状表现,所以一旦出现此症状是需要积极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那么,胃丢失蛋白如何鉴别诊断呢?

1、失代偿期肝硬化:有肝病史,肝脏缩小、脾肿大等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及肝功能异常等。这些肝硬化的特点有助于与其鉴别。
  2、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有大量的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从尿中丢失,尿蛋白排出率>3.5g/d,以白蛋白为主。血浆胆固醇增高,伴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高。尿化验有红细胞、颗粒管型。还可有肾功能损害和高血压的表现。
  3、血浆蛋白消耗过多性疾病:长期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可引起消耗过多性低蛋白血症。但各有其相应疾病的病史及临床特点,有特异的实验室等辅助检查异常。找不到血浆蛋白从胃肠道过多丢失的证据。
  4、蛋白质消化吸收不良:主要见于胃大部分切除术、慢性胰腺炎及某些小肠吸收不良疾病。粪便中蛋白质及其不完全分解产物增多,常伴粪脂含量增高。胰外分泌功能试验和相应的小肠吸收功能试验有异常,找不到血浆蛋白从胃肠道黏膜过多丢失的证据。但要注意有些引起蛋白质吸收不良的疾病也可引起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故不排除二者可同时或先后存在的可能性。
  5、先天性低白蛋白血症:在儿童期就有明显的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常有时还需与长期透析,多次大量抽胸、腹水,蛋白质摄入不足,大出血,大面积烧伤等导致低蛋白血症的情况鉴别。根据特有的病史,临床表现及找不到血浆蛋白从胃肠道丢失的依据而得到鉴别。

胃上皮内瘤变危险吗

胃上皮肉瘤变危险吗?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以及饮食习惯的不规律,经常熬夜、吸烟、吃宵夜的人群越来越多,所以导致了胃部疾病的高发,胃部疾病有轻有重,轻微者胃炎、胃溃疡,严重者胃穿孔、胃出血、胃癌,那么,胃上皮内瘤是怎么回事呢,严重吗?

胃上皮内瘤变是有危险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可以看成是癌症迹象,也可以说不是癌症的迹象。不过目前来说不能算是癌症,但是如果不加注意和治疗,进一步发展就很难说了。

什么是胃黏膜上皮内瘤变?

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新分类中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包括胃黏膜上皮结构上和细胞学上两方面的异常。结构异常指上皮排列紊乱和正常细胞极性丧失;细胞学异常指细胞核不规则、深染,核奖比例 增高和核分裂活性增加。

“异型增生”可以看做是上皮内瘤变的同一词,但是异型增生侧重于形态学改变,上皮内瘤变更强调肿瘤演进的过程,上皮内瘤变的范围比异型增生更广泛。异型增生通常分为轻、中、重三级。日本和欧美学者对异型增生及有无癌变的问题存在分歧。日本学者认为,根据腺体异型程度即可确定是否为癌,欧美学者认为需要见到明确的细胞浸润证据方可确定为癌。

根据大量随访资料,发现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发展为浸润性癌的概率分别为0%~15%和25%~85%。 对于上皮内瘤变的治疗建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应该进行随访,必要时可以进行内镜下切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应结合胃镜所见确定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

警惕小儿患上胃病

现在小儿患胃病的比较多见,除了一般的胃炎,消化性溃疡、出血等疾病也有所增多。其中因饮食不合理或不卫生引起者占了很大比例。与成人一样,小儿胃病种类多样,包括消化不良、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等。但常常被误诊为肠痉挛、生长痛、肠淋巴结炎等。一位3岁的胃溃疡患儿,胃窦里竟有3处溃疡病灶,而家长一直以为孩子是“消化不良”。

小儿胃病主要表现为上腹(或脐周)疼痛、不适、饱胀或早饱、呕吐、食欲下降、反酸等症状,部分患儿可表现呕血、黑便、体重下降、贫血等。医生提醒,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腹痛部位、程度、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及时到医院检查。

不良饮食习惯是引起小儿胃病(尤其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如不吃早饭、睡前吃宵夜、暴饮暴食、三餐不均匀、经常吃辛辣或冰冷食物等。有些家长经常给小儿吃不易消化食物,如早餐吃糯米饭、年糕;空腹喝冷饮,整天零食不断等,均可使胃液及胃肠激素分泌失调,影响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和胃肠正常排空功能。

婴幼儿患胃病的主要原因是家长添加辅食不当造成的。不少家长都知道食物要多样化,却容易走入一个误区:食物过于杂乱。由于小孩子的消化功能还不完善,对食物的质与量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建议家长给孩子添加辅食时,应循序渐进,从单一到多样。

精神因素也是小儿胃病一大病因。在临近大考时,出现呕血或大便呈黑色而住院的中小学生就会增多。其实,这些孩子大部分平时就有恶心、肚子隐隐作痛等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但家长和孩子往往不在意。临考时因为学习紧张、睡眠不足、压力太大等,加重了病情。

预防小儿胃病,关键是进行饮食干预。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少量多餐;常吃护胃食物,如小米红枣粥、软米饭、细面条等;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家禽、乳类、鱼虾、肉类、豆制品、绿叶蔬菜;尽量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保太松、消炎痛、强的松等,如必须用,也宜在饭后服。

(0)

相关推荐

  • 胃病不能吃什么

    胃病不能吃什么:   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消化器官也好,消化道也就是胃、食管、大肠、小肠,这些疾病都肯定与进食是有关系的。病从口入,尤其是消化器官、消化系统疾病,更是对饮食要有很大…

    11-24
    13
  • 胃病吃哪些好

    胃病吃哪些好:   其实从小就听说胃病,要吃花生米,要喝粥,要喝小米粥,要吃温和的东西,不要吃凉的东西。长大才发现,实际上美国人它本身对吃什么完全不关注,他们的胃却没有那么多问题。…

    12-08
    11
  •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可以治愈吗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可以治愈吗: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属于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是因为胃和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以上引起的一些症状。对于非糜…

    11-05
    21
  • 无痛胃镜是全麻吗

    无痛胃镜不是全麻的,医生只是使用了一些麻醉剂让患者睡着。这样减少了检查时产生的痛苦。而且发现需要手术的疾病后,也可以尽早的接受手术。接受检查后,患者会有腹胀、便血、呕血的现象,这属…

    10-27
    12
  • 胃怎么保养

    在日常中只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胃,才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处于健康的状态中。保护肠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要注意吃早餐,还要少食多餐,日常的食物中过凉,过烫,过于刺激的都要注意少吃,同时还要规…

    10-29
    15
  • 无痛胃镜检查步骤

    无痛胃镜检查的时候,麻醉师会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然后进行麻醉,患者也会喝胃镜润滑胶浆来软化消化道,在接受检查的时候,患者会在全程的睡眠状态中进行。接受检查之前,要注意不能进食,这是…

    01-08
    12
  • 如何提高肠胃吸收能力

    如何提高肠胃吸收能力:   提高肠胃吸收能力的方法如下:   1、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宜过饱或过饥,忌生冷、寒凉、辛辣刺激、难消化、油腻等食物。   2、…

    12-08
    20
  • 胃病应该注意什么

    很多人平时没有好好保护胃部,所以就让胃受到严重伤害而出现疾病,胃病患者平时应该注意正确饮食选择,要以少量多餐方式进食,及时戒烟戒酒,吃完饭以后不要立刻运动,还需要积极治疗疾病,这样…

    10-25
    13
  • 如何提高肠胃吸收能力

    如何提高肠胃吸收能力:   提高肠胃吸收能力的方法如下:   1、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宜过饱或过饥,忌生冷、寒凉、辛辣刺激、难消化、油腻等食物。   2、…

    11-18
    13
  • 胃病做什么检查

    身体不管出现什么疾病都应该到正规医院做检查,这样才能明确疾病情况,然后使用正确方式治疗,胃病可以做胃镜检查,x线检查,尿素呼吸实验检查,B超检查,做好胃部诊断,然后再设定治疗方案,…

    10-19
    10
  • 胃病吃什么药才能治好

    幽门螺杆菌是出现胃炎最主要的病因,进而就可选择能可以杀灭该此类菌的药物,这样就可以大大改善肌体症状,进而减轻出现的胃粘膜炎症,对幽门螺杆菌有很好杀灭之用的就是阿莫西林、灭滴灵等这样…

    10-26
    22
  • 经常打嗝是慢性胃炎吗

    经常打嗝是慢性胃炎吗:   打嗝是临床当中十分普遍的症状,很多人会有一些打嗝、反酸、腹部不适、腹胀等等的这些症状,这些症状在临床上称之为消化不良。但是是不是胃炎,还是胃溃疡,还是反…

    11-14
    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