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患者会有右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不能吃脂肪高的食物,右肩背出现放射痛,有胆绞痛等症状。如果息肉小于10厘米,定期随访就可以,超过10厘米或者有恶变的可能,应该及时手术治疗。
有些人因为应酬,经常会喝酒、吃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但是身体中堆积太多的脂肪、胆固醇、酒精等,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甚至有多种疾病出现的可能,胆囊息肉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各有哪些呢?
一、胆囊息肉的症状
1.右上腹疼痛
因为胆囊位于右上腹部,所以患有胆囊息肉后,患者的右上腹部经常会有坠痛、胀痛等不适感,随着病情的加重,疼痛的程度和疼痛发作的频率,都会逐渐的增加。
2.腹胀
因为胆囊息肉,会影响到胆汁的分泌,所以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尤其是在吃了高油、高脂的食物时,会有特别明显的腹胀、嗳气等症状。
3.恶心呕吐
如果胆囊中的息肉非常大,会影响到消化系统,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时间长了还会让人食欲不振,影响人体对营养的吸收,此时就需要及时治疗了。
4.不能吃脂肪高的食物
因为胆囊有息肉后,会影响胆汁的分泌,而胆汁分泌少了,就会影响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所以患有胆囊息肉的人,一般不能吃高脂类的食物,否则会引起肠胃不适。
5.右肩背放射痛
当病情严重时,患者的右上腹的疼痛会呈放射状,像右肩、后背发散,所以患者常常会有右肩背放射痛。
6.胆绞痛
胆囊息肉患者如果吃了油炸的食物,或者高脂类的食物,会导致胆囊收缩,胆囊内的压力会增高,这样就会引起胆绞痛的症状。
二、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
1.定期随访
如果息肉直径小于10厘米,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定期随访,暂时不治疗。
2.手术治疗
如果息肉的直径已经大于10厘米,或者在随访时怀疑息肉有恶变的可能,应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有恶变的危险,手术后还要进行淋巴结清扫。
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相关阅读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
胆囊息肉实际上是一个病理学的概念。在门诊或者在临床上常见的是一个B超学的概念。B超不能诊断胆囊息肉,B超的诊断应该叫胆囊息肉样病变。就是像胆囊息肉一样的病,所以叫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息肉样病变包括真正的胆囊息肉,还有一些胆囊腺瘤以及胆囊脂肪瘤等等的一些肿瘤。这是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都是胆固醇性的结晶。
实际上B超所说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就包括了胆固醇结晶。真正的胆囊息肉、胆囊的腺瘤,在胆囊息肉样病变小于一厘米时候,99%以上都是胆固醇结晶。在大于一厘米以上以后,是真正的胆囊息肉的概率,大概在30%左右。
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确诊
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确诊: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需要做B超,就可以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但是要真正的鉴别它是胆固醇性的息肉或者说是真正的胆囊息肉的时候,往往需要做超声造影的检查。因为胆固醇性的息肉,它实际上是胆固醇的结晶,往往不含有血管。在超声造影下面可以看到它没有血流。
真正的胆囊息肉这些病变,是从粘膜上增生的一些结节,往往有血流。通过超声造影可以很明确地看到,这个病变有没有血流。如果病变有血流,强烈建议手术。如果病变没有血流,它是胆固醇性息肉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这个倒是可以观察。但是如果有血流,就需要尽快手术。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区分为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真性息肉一般都是单发息肉,是发病率相对比较少的腺瘤性息肉,这种息肉长大可能会出现恶变倾向。在临床上更多的病人是息肉样变,这种息肉随着它的生长,有些就会形成胆囊结石,这种息肉也可以称为早期的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会恶化吗
胆囊息肉会恶化吗:
胆囊息肉是否会恶化由它本身的性质决定。真性息肉有恶变倾向,息肉逐渐增大,出现恶化的概率比较大,就要建议患者积极地进行手术治疗。胆固醇性的息肉,就谈不到恶变的问题。因为它慢慢生长可能会越来越多,可能会形成结石。
得了胆囊息肉不可以吃什么
胆囊息肉的患者没有饮食方面的限制,几乎可以正常饮食。但是有一点,如果胆囊息肉是假性息肉,是结石的早期的话。那就说明,脂代谢可能有问题或者摄入的脂量可能比较多,这时要改变以前的生活习惯,要采取低脂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