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基础用药,包括我们常说的钙剂,以及促进钙吸收的活性维生素D,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还可以针对骨代谢进行用药,包括抑制破骨细胞的药,还有促进成骨细胞的药,甚至有一些中成药,都可以考虑运用。但是在具体用药时医生往往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尤其疼痛的部位,以及以前发生过骨折的部位,来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比如有的病人可能是髋部疼痛,有的病人可能是脊柱疼痛,选择的药物不同。
  选择药物还需要根据药物的使用的方式有关,有的药是口服的,有的药需要注射,患者可能对于吃药或者注射不能耐受,医生就根据患者的特点来进行的选择。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哪些相关阅读

抗骨质疏松药物的联合用药

抗骨质疏松症治疗,只用一种药“单打独斗”疗效很有限,要有效抗击骨质疏松,必须强调“多兵种作战”。有时候可以通过联合一种以上的药物而达到更好的抗骨质疏松的疗效。如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就有常用的二磷酸盐、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和降钙素,这四种药物都是常用的,还有促进骨形成的甲状旁腺素等。临床联合用药必须规范。

临床常用的联用方案有:

1.钙剂+维生素D:是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的基本选择,药品价格便宜,易于长期服用。

2.钙剂+维生素D+二膦酸盐,或钙剂+维生素D+降钙素:是骨质疏松治疗的最常用手段,3种药物联合,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并避免彼此不足。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的患者可选择这种组合。

3.雌激素+“1”:即雌激素+维生素D;雌激素+二膦酸盐或雌激素+降钙素,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研究证明,在雌激素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维生素D、二膦酸盐或降钙素,可获得单纯应用雌激素治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雌激素有效剂量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

漫谈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在医学上,骨质疏松症最早是在1885年提出来的,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症才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钙溶出、脊柱压缩性骨折,致使“龟背”出现,并伴老年呼吸困难、骨质增生、高血压、老年痴呆、糖尿病等一些老年性疾病;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的强度下降,脆性增加,难以承载原来负荷。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导致骨骼受力不均,或骨质脆弱、机体产生修复性反应而形成骨刺,这种骨质成份异常分布的结果,也会引起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症往往是骨折、骨坏死、骨折不愈合的内在原因,类风湿与风湿性关节炎最大的危害就在于软骨下骨组织蜂窝样变而丧失功能,而引起的原因与免疫细胞从骨髓中涌向关节密切相关。

骨质疏松症可产生骨痛、驼背、身材变矮、骨折乃至致残等后果。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有髋骨骨折和脊柱骨折,而且往往还会引起继发性并发症。骨质疏松症会使椎体骨畸形,腹部受压引发胃肠道疾病;骨质疏松症也会使脊柱骨脆弱,卧床不起,引发肺部感染。

骨质疏松症(有时也简称为骨质疏松)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

(3)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根据骨质疏松发生的范围又可分为以下两类:

(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

(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理 引起中老年人骨质丢失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近年来研究认为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事实。

(2)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3)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纳差,进良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4)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5)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

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之髋部骨折

诊断: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并发症,具有致畸率、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恢复缓慢的特点,骨折后第1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0%~25%,存活者中超过50%的患者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可明确诊断。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目的是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恢复患者的负重功能,减少卧床时间。

治疗:

(1)股骨颈骨折:常采用Garden分型评估骨折的稳定性和移位程度。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推荐尽早手术治疗,包括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对于骨折移位不明显的稳定型骨折或合并内科疾病无法耐受手术者,可以酌情采用外固定架或非手术治疗。

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还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预期寿命等因素来决定。对高龄、全身情况较差、预期寿命不长者,可考虑行人工股骨头置换,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满足基本的日常生活要求;否则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2)股骨转子间骨折:常采用Evans分型和AO分型。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是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包括髓内和髓外固定。从生物力学角度,髓内固定更具优势。人工髋关节置换不作为转子间骨折的常规治疗方法,仅当作一种补充手段。随着技术进步,转子间骨折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也来越多,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康复锻炼:非手术治疗的康复要重点关注全身情况,由于卧床时间长,年龄大的患者容易并发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疾病,需要注意预防,包括适当翻身(你咋保护髋关节稳定性的前提下)、捶背、多饮水、增加下肢被动活动,必要时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等,后期稳定后就要加大下肢的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活动锻炼。手术治疗在渡过手术期后很快就可以下地行走,除了要保护髋关节的稳定性,保障伤肢尽量保持适当外展位外,进行一些舒缓的活动和下肢肌力锻炼就可以了。

骨质疏松与一些个人嗜好

骨质疏松是一种与衰老紧密相关的病理现象,发生骨质疏松后,骨折是该病症最严重的后果,常见的有腕部、胸腰椎和髋部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殊不知,一些病人的个人嗜好与骨质疏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常见的有如下几项。

1、口重:食物中加入过量的盐,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还会导致骨质疏松。人体内的钠经过肾随着尿液排到体外,同时也会损耗钙。人体需要排掉的钠越多,钙的消耗也就越大,最终必会影响到骨骼健全所必需的钙质。

美国华盛顿大学营养学专家梅西最近曾邀集了一群健康的更年期妇女,在她的研究室中做一项为期两周的实验。在第一周内,她让她们每天从特别调配的食物中摄取1200毫克的食盐。到了第二周,发给盐球,把摄取量提高到4800毫克,结果在尿液的分析中发现,当这些妇女多吃了盐后,她们尿中有骨质分解后的成分N—telopeptide,含量比正常情况多6%,证明吃多了盐后会加速骨质的耗蚀。

2、咖啡与茶:一些研究发现过量摄取咖啡和茶可导致骨质疏松症,过量饮用咖啡可以促进钙的排泄。有些研究发现过量摄入咖啡的人,其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增加。另外,含磷的可乐饮料也属此类,应尽量避免过量摄取。

3、吸烟:吸烟可以引起骨质疏松症,吸烟者比非吸烟者一般要瘦,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其雌激素主要在脂肪中转化,脂肪减少将进一步减少雌激素水平。吸烟主要会影响到骨骼的外层也就是皮质骨的密度,而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髋骨,吸烟者的髋骨密度普遍比不吸烟者低5%以上。另外,女性吸二手烟同样易患骨质疏松。

4、蛋白质摄入多:高动物蛋白质饮食很容易引起钙缺乏症。这主要是因为含硫的动物性蛋白进入人体后,会使血液呈现酸性反应,逼迫身体从骨质中提取钙质来平衡酸性血液。其次,红肉(猪肉、羊肉、牛肉等)中含有大量的磷酸根,它们会在消化道中与钙结合,从而减少人体对钙的吸收。并且,食物中的钙经过消化,变成游离钙才能被小肠吸收。红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会在胃肠道内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脂肪,使钙的吸收率降低。

5、过量食用巧克力:出现这种原因可能是因为巧克力含有草酸酯和糖。草酸酯会减少钙的吸纳量,糖则与钙的代谢有关。而钙又会对维持健康的骨质起到重要的作用。

此外,研究发现过量饮酒在男性可明显地引起骨质疏松症。这可能是乙醇抑制骨形成,同时过量乙醇抑制了肠道对蛋白的摄入,使雄性激素的分泌减少,而男性雄性激素水平低下可以引起骨质疏松。

给骨骼一年充一次电

随着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中国人越来越长寿,随之而来的老年病也逐渐增加,由于自然生理因素,许多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并且骨质疏松症也常常导致骨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有病自然要看医生,自然要使用药物治疗。虽然这看似颠扑不破的真理经常被极少数逆流所扰乱,但万幸的是,乌云毕竟遮不住太阳,真理就是真理。但老年人药物治疗可是一门大学问,岁数大了往往身上几种病并存,高血压要吃药,心脏不好要吃药,咳嗽要吃药,最后把胃吃坏了还要吃胃药……现在治骨质疏松还要吃药……

就笔者的经验,许多老年人其实在药物治疗方面并不是抓得很紧,往往是病好些了少吃点药,病重些了,按时服药,这在医学上被称为药物治疗的“顺应性不良”。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就存在着这种现象。笔者接触的许多老人,往往是体检做了骨密度才有危机感,到医生那里治骨质疏松,一段时间后嫌麻烦就忘了,直到摔伤骨折了才又想起来,骨折养好了就又忘了……这些患者往往对医生的劝告还有抵触:“每顿吃那么多药,饭都免了。”

最近,由瑞士开发的叫做密固达的治疗骨质疏松新药诞生了,这种药很神奇:治疗骨质疏松一年只需用一次。而且不用口服,是用静脉输液半小时即可,这对于饱受大量药物困扰的骨质疏松患者而言,的确是一件好事。而且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结果表明,接受密固达治疗的患者由于骨质疏松症而导致骨折的总死亡率比那些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下降了28%。

人体的骨骼其实很奇妙,每时每刻都有骨生成、骨破坏,如果动态平衡就不会有骨质疏松,但如果天平朝着骨破坏的程度倾斜,就会发生骨质疏松,密固达的作用就是保持人体骨钙不流失,一定程度上抑制骨破坏。

有患者形象的说,今后治疗骨质疏松更方便了,相当于每年给骨骼充一次电。

老年女性的骨骼磨损了一辈子,也要定时“充电”啊,骨骼相当于人体的支撑结构,保养得好才能使用得更顺畅。送金送银、送吃送穿、送玩送乐,不如送健康。

(0)

相关推荐

  • 骨质疏松的原因

    骨质疏松的原因:   骨质疏松一般分成两类,一类为原发性的骨质疏松,一类为继发的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是随着年龄增加自然出现的骨矿含量下降,骨强度下降的一种疾病。   继发性骨质…

    11-24
    13
  • 骨质疏松的症状

    骨质疏松可引起腰背部酸疼,或全身性骨痛,尤其在翻身、坐起或负重活动后加重。骨质疏松还会引起脊柱变形,出现压缩性骨折。如果胸廓变形,会影响呼吸,引起呼吸困难。如果腰椎脊柱损伤,会影响…

    09-27
    10
  • 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些

    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本身包括三大类症状: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

    10-17
    18
  • 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年病吗

    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年病,骨质疏松和雌激素有关。女性过了绝经期后就会出现骨质疏松。但男性和雌激素关系不太密切,到了老年也会出现骨质疏松。骨质疏松除了跟年龄有关外还跟饮食有关。骨质疏松最…

    11-14
    17
  • 骨质疏松的人平时怎么调养

    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惯是很重要的。患者应适当增加户外的活动,尤其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以获取充足的阳光照射,促进皮肤产生维生素D,从而改善钙磷的吸收…

    12-13
    11
  • 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最佳治疗方法:   治疗骨质疏松方法有:   1、药物治疗: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者体内代谢的异常,可以用药物进行调整。如老年性骨质疏松者存在着骨钙的丢失和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因…

    12-19
    28
  • 为什么会骨质疏松

    为什么会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原因大概分成两类,一类叫做原发性的骨质疏松,随着年龄增加自然出现的。这种骨质下降,骨矿含量下降,骨强度下降的一种疾病。这个是原发的骨质疏松;再一种…

    12-08
    11
  •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症状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质疏松症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腰背疼痛,脊柱最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脊柱的强度容易下降,就会发生支撑结构的改变,导致一些老年病人患上了驼背,…

    12-15
    12
  • 骨质疏松用什么中药好

    骨质疏松用什么中药好:   中药对骨质疏松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它可以改善症状,骨质疏松在中医里称为骨痿,它的临床表现是腰背的酸痛无力。另外就是说叫骨痹,它的表现是腰背部的疼痛。   …

    12-02
    15
  • 什么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顾名思义,主要是指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群容易出现的一种骨折现象。由于椎体骨组织内的钙的流失,骨头强度和密度下降导致的。应该根据病情进行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同时还要…

    11-29
    11
  • 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

    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

    09-22
    14
  • 骨质疏松怎么办

    骨质疏松怎么办: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可没有任何症状,通过骨密度检查后才诊断。也可能因为患者感到腰背疼痛,甚至发生骨折后到医院就诊发现。得了骨质疏松症不要惊慌沮…

    12-07
    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