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什么反应

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对人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反应是经常会出现饥饿感能吃、经常会出现手脚发麻、经常无理由的疲劳、以及视力会严重下降等现象出现。

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特别是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是对于这种疾病,有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那么,糖尿病有什么反应?
  糖尿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糖尿病患者来的反应是,经常出现饥饿感,吃得多,由于患者身体的糖分尿出,所以热量不足以维持体内正常的所需要,所以就总会导致患者出现饥饿,就会表现的特别能吃,对于平时不爱吃甜食的,在这个时候也会表现的特别爱吃甜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的话,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就医,进行有效的治疗。
  在平时生活中出现手脚发麻、发抖等症状,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手脚麻痹、手脚颤抖、手指活动以及痛苦的感觉,急性神经炎症脚痛,下肢麻痹、腰痛很痛苦,患者会在晚上睡觉时出现小腿抽筋的情况,还会出现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的现象发生,以及会出现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
  另外糖尿病患者经常会感到疲劳,这种疲劳现象是毫无理由的出现,尤其是在爬楼梯时会更加的明显,感冒很容易长疮,以及高血压时尿液出现白色,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看东西看不清,站起来时眼睛发黑,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变得近视、老花眼等症状,这是糖尿病会引起视力损害、视网膜出血、白内障、视力调节障碍等明显的表现。
  以上内容就是对,糖尿病有什么反应的内容介绍,希望通过以上的内容介绍,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会有一定的帮助,糖尿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在平时生活中一旦出现疾病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治疗。

糖尿病有什么反应相关阅读

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的应用

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五十多年的老药,「专利保护期」早已过去,它的生产和销售不受任何药企的垄断,国内生产企业少说也有数十家。而且它很便宜,一瓶国产二甲双胍片的市场零售价不到十元,摊到患者的日均药费也不过几毛钱。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物美价廉的降糖药。

一、二甲双胍的历史

受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国人都偏好「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天然中草药」,而特别排斥通过「化学合成」的所谓「西药」。二甲双胍在中国同样也遭遇到类似情形。早在中世纪,就有「民间偏方」在欧洲大陆流传:一种名叫「山羊豆」的牧草,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多尿症状。但直到上世纪初,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才知道该植物中含有丰富的「胍」类化合物,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胍」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很大毒性。为了抗击在当时尚无药可治的绝症——「糖尿病」,科学家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胍」的改造工作,合成了一系列胍类衍生物,「二甲双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在历史舞台,那一年,是1929 年。

早在1922年,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胰岛素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并以神奇的疗效挽救了一大批糖尿病患者。当时,几乎所有医生都沉浸在对胰岛素的欣喜和狂热中,他们甚至信心满满地认为:糖尿病从此完全解决。

在这几十年间,胰岛素的缺点逐渐暴露在世人面前。首先,使用不方便,胰岛素进入胃内即被分解,无法口服,只能通过注射器皮下注射给药,而且由于作用时间短,没隔多久就又要重复注射。在当时无菌观念尚未广泛普及的条件下,不少糖尿病患者甚至是死于注射造成的严重感染。虽然随着规范注射、超细针头等理念和技术上的进步,以及中长效胰岛素制剂的丰富与完善,这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诱发低血糖、增加体重等问题至今还依然存在。

人们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抗糖尿病药物,于是又掀起了药物开发的热潮。在这样的氛围下,双胍家族顺理成章地从幕后走到台前。上世纪中叶,苯乙双胍、丁双胍、二甲双胍等陆续在美、德、法等国上市,并也曾有过一时风光。可正当双胍家族崭露头角之时,悲剧也同时发生。医生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发现苯乙双胍可能会诱发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并发症:「乳酸性酸中毒」,对于任何药物,有效性永远逊位于安全性。很快,苯乙双胍就被完全踢出了市场。好在二甲双胍虽与苯乙双胍同处一个屋檐下,可化学结构略有不同,不曾引起这么严重的后果。但可以想象的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本是同根生」的二甲双胍难以不深受牵连,甚至也苦苦挣扎在退市的边缘。

二、是金子总会发光

随着循证医学时代的到来,从UKPDS(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大型临床试验研究通过凿凿事实,验证了二甲双胍卓越的控糖疗效和良好的药物安全性,甚至被认为是唯一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威望也与日俱增,成为全球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

近些年来,各大糖尿病专业学术团体更纷纷发布指南指出:对于2型糖尿病,除非存在特殊禁忌,均应从开始就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且联合治疗方案中也应包括二甲双胍。从当初的生不逢时、出师不利,到如今黄袍加身、逆袭成功。二甲双胍正以王者姿态,傲然立于糖尿病治疗领域。而且,这个王冠也不是由哪一位医生给加冕的,而是对近几十年全球糖尿病治疗经验的总结。

女性糖尿病人吸烟易致心脏病

研究人员指出,吸烟会与一些糖尿病相关问题产生共同作用,例如升高的胆固醇水平和对血管阻塞物质的易感性增加,而这些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糖尿病患者本来就是心脏病高危人群,而吸烟更会增加其患病危险。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每一个人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是做任何事情的首要前提。健康需要有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同时健康也来自我们每一天良好的生活习惯。

据美国学者报道,对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吸烟可增加其心脏病风险。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博士指出,通常每天吸15根或更多根香烟的糖尿病妇女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比从不吸烟的糖尿病妇女大7倍。而戒烟时间超过10年的糖尿病妇女患心脏病的危险已经降到和从不吸烟的糖尿病妇女一样的程度。

研究人员指出,吸烟会与一些糖尿病相关问题产生共同作用,例如升高的胆固醇水平和对血管阻塞物质的易感性增加,而这些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糖尿病患者本来就是心脏病高危人群,而吸烟更会增加其患病危险。

研究人员指出,大量吸烟与心脏病发作存在密切关系。在吸烟的女性中,心脏病患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大大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在现在还吸烟的人群中,中风的危险也升高。

糖尿病人为什么每天需要补钙

钙对糖尿病人的帮助,身边糖尿病人很多,每天让她们好好从饮食中补钙,她们也不懂为什么要补钙,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告诉糖尿病人,食物补钙对她们的帮助。钙促进胰岛素的正常分泌。

降糖原理:

负责传达“分泌胰岛素”信息的作用。

当血糖升高时,身体就会需要胰岛素来进行调节,这时就需要钙来传达这个信息给胰腺,让它开始分泌胰岛素。因此,若人体缺乏钙质,就无法完成传达信息的功能,胰岛素的分泌就会失常,血糖值就会升高。所以:糖尿病人比一般人更需要补充补钙,每天补充。量为800-1200毫克

钙对我们人体健康有什么作用?

1、构成骨骼与牙齿的主要元素。

2、调节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3、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性。

4、促进体内多种酶的活动。

5、帮助血液凝集。

6、维持心律。

缺乏钙会出现哪些症状

1、骨质疏松、易骨折。

2、驼背、身高降低。

3、经常腰酸背痛、腿部抽筋。

4、手足麻木、多汗多尿。

5、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减退、智力下降。

6、出现神经衰弱和精神疾病。

一般人每天都需要补充钙,糖尿病人更需要。

1、纯牛奶 、奶酪、酸奶、奶粉都补钙。

2、豆腐、豆皮、熏干、腐竹、豆浆、都补钙。

3、虾皮、油菜都补钙。

4、黑芝麻、黑芝麻丸非常补钙。

以上都是高钙食品,大家每天在饮食中轮换着吃,黑芝麻丸一天吃3-5个。

糖尿病患者使用葡萄糖输液时须加入胰岛素吗

一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作为治疗药物的稀释液(输液溶媒)时,同时加入4U胰岛素,问医生:“此时为什么要在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胰岛素?”,回答是为了兑冲葡萄糖,这种用药方法对吗?为什么不选择葡萄糖以外的输液作为溶媒呢?如果正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此时还需要继续服药吗?

1、临床治疗时,选用药物溶媒,一般会从药物溶解后的稳定性和患者疾病禁忌来考虑。譬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控制钠盐的摄入;或者有些治疗药只适宜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医师一般就会选用糖类输液作为溶媒。另外,有时葡萄糖输液中加入胰岛素是治疗需要。譬如胰岛素、葡萄糖及氯化钾组成合剂(GIK)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临床称作极化液,可纠正细胞内缺钾,并提供能量,减少缺血心肌中游离的脂肪酸。可用于防治心肌梗死时的心律失常。

2、对于糖尿病患者,为了避免葡萄糖的过多摄入,可以选择果糖、木糖醇等非葡萄糖输液作为溶媒。但是,因这类输液存在价格较贵、与很多药物配伍禁忌和不是药品说明书推荐溶媒等原因,并不是临床常规选用的溶媒。

3、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时,在不改变糖尿病患者常规治疗和进食的前提下,临床上一般会采取加用胰岛素兑冲输液使用的葡萄糖,一般1U胰岛素可对抗4—5g葡萄糖。

4、糖尿病患者也不是完全不能使用葡萄糖,只是不能过量摄入。可以做一道算术题:成人一顿正常饮食,100克大米(按75%转化为糖)大概也是75克糖左右,而一瓶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含糖量只有12.5g。所以糖尿病患者也不必过于顾忌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治疗需要使用的还是应该使用,只须关注葡萄糖的摄入量和血糖变化即可。

5、胰岛素使用方法,可以皮下注射,不提倡与其他药物混合滴注。原因有:1)胰岛素为多肽结构,易受理化因素影响,与许多药物存在配伍禁忌;2)输液瓶材质会对胰岛素造成吸附作用,进入人体的胰岛素实际用量会减少;3)胰岛素兑冲葡萄糖,并不是两者在输液瓶中化学兑冲,而是胰岛素进入机体内,通过增强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促进糖元的合成,从而降低血糖。胰岛素血中半衰期短,只能几分钟,而皮下注射,吸收慢,作用时间长。

儿童糖尿病运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患儿在运动前必须做好胰岛素和饮食的调节,剧烈运动前需增加饮食量或随身准备充饥食品或糖果。必要时也可将胰岛素用量减少10%。

2、选用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便于患儿长期坚持,如骑车、跑步、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踢足球、跳皮筋、踢毽子、跳绳等,都是很好的体育锻炼方式。

3、由于运动时的肢体血流加速,胰岛素吸收增快,因而注射胰岛素的患儿可将注射部位改为腹部。

4、选择合适的服装和鞋袜,运动后注意清洁卫生。

5、如有可能父母可以与患儿一起参加运动,将增加儿童对运动的兴趣,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6、儿童自制力比较差,有时玩上瘾了欲罢不能,以致忘记打针、吃饭,应注意避免。

7、在体育锻炼时,更应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天气太热、运动时间过长时,还要防止脱水,运动时最好随身带上一点食物和水,以便在发生低血糖症或口渴时进食。

8、应避免攀高和潜水,因攀高和潜水时如发生低血糖,则有危险性。注射胰岛素的患儿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期更应避免上述运动,以免出现低血糖而发生不测。

9、已有视网膜并发症者,不宜剧烈运动。

10、如果患儿有感冒、发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16.7mmol/L;尿中有酮体、足部或下肢感觉异常、身体突然发生剧烈疼痛、视物模糊时,应该卧床休息,避免运动。

由于儿童糖尿病血糖波动大,如血糖控制过分严格会引起低血糖,可能对患儿造成严重危害。因而儿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要比成人宽松的多。研究认为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目标为维持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7.5% 以下且没有严重低血糖发生,短期血糖控制的目标为餐前血糖4—8 mmol/L,餐后血糖≤10 mmol/L较为合理。

如希望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每日血糖监测最好在4次以上。对于持续存在低血糖昏迷及反复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患儿可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从预防慢性并发症的角度,希望血糖及HbAlc控制得尽可能正常,但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很难实现。

且儿童尤其6岁以下的小儿,由于反调节系统的不成熟及缺乏对低血糖的认知和反应能力,常会发生无意识低血糖,使他们发生低血糖及其后遗症的风险更高。

如目标HbAlc设定太低会增加低血糖危险,而设定太高会增加远期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如HbAlc持续>9.5% ,则发生酮症酸中毒及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大大增加。

(0)

相关推荐

  • 糖尿病肾病该怎么分期

    糖尿病肾病是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期,第一期是糖尿病初期时出现肾脏的损害,患者肾脏体积增大。第二期患者仍然没有蛋白尿,没有明显的肾功能的损害,第三期患者开始出现尿蛋白,第四期患者…

    12-26
    18
  • 糖尿病脚麻怎么治疗

    糖尿病脚麻怎么治疗: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脚麻等不适,考虑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首先就是要积极的控制血糖,改善体内的代谢紊乱,治疗基础疾病,那么血糖如果没有控制调节治疗的方…

    10-23
    10
  • 药物能降血糖吗

    现在针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就是应用药物降低血糖。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可以对症用药稳定血糖;降糖药效果不佳时,还可以注射胰岛素降血糖。…

    10-14
    16
  • 糖尿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其中大部分患者屙屎由遗传因素导致的,不过遗传因素具有一定的特性。此外,还有精神原因和病毒感染也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且是不容忽视的两种病因。还有饮食习惯也非常…

    11-30
    24
  • 怎样饮食控制糖尿病

    怎样饮食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的饮食控制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少吃多运动,管住嘴、迈开腿。人体每日所需能量的计算公式为:身高-女性105(男性110)*轻体力劳动者30(中体力劳动…

    11-15
    10
  • 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是多少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整个糖尿病人群体中,15%到20%的人存在糖尿病足的风险。据报道,在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在2%到3%左右,由于糖尿病足治疗困难,花费高,所以糖尿病人平…

    12-09
    13
  • 糖尿病用什么药

    糖尿病是因为人体所含血糖水平偏高所导致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一般都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控制,也可以采用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糖尿病又分为一型和二型,二型的患者可以吃一些拜糖平,此外…

    10-30
    8
  •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的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目前我国围产保健系统对妊娠期糖尿病已经有一个非常系统全面的管理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

    11-28
    9
  • 消渴一定是糖尿病吗

    消渴有很多的症状和糖尿病相同,但是消渴并一定就是糖尿病。两者还是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比如说发病的原因不同,两种疾病的症状表现也不同,还有就是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也会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所…

    10-22
    14
  • 糖尿病小便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些小便上面的症状,糖尿病患者一般小便比较多,并且还有泡沫。患有糖尿病的人应该要及时注意饮食上面的调理,并且多加锻炼,还要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有任何的不适,都要…

    11-29
    15
  • 糖尿病的自我疗法有哪些

    糖尿病的自我疗法,首先要主要一下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多吃粗粮,副食多吃蔬菜以及水果;其次就是要坚持锻炼,建议参加一些饭后慢走,又或者快步走;最后就是口服一些降糖药,比如磺脲类药物、…

    10-21
    16
  • 糖尿病判断自己低血糖的方法

    糖尿病判断自己低血糖的方法: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多种情况出现低血糖。那么怎样判断自己出现低血糖呢?   如果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餐前或者运动时出现心慌…

    11-13
    1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