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牙齿松动怎样治

牙周病牙齿松动这样治疗:牙齿松动的一般原因就是牙周病,一般是由于细菌还有结石的刺激导致的牙周病,牙根暴露在外面,牙齿感染后,就会导致牙齿松动。治疗牙齿松动首先要控制病情,控制牙菌斑的生成,做牙周手术。然后进行修复治疗,运用修复学的手段。平时的时候应该不要咬太硬的东西,这样来保护牙齿。

牙齿是人体很重要的组织,生活中人们咀嚼食物需要用到牙齿,健康的牙齿是保证人们良好进食的保证,但是有的人不是很注意保持自己的牙齿卫生,而且不保护牙齿,经常的吃些对牙齿有害处的食物,比如坚硬的食物,所以这时候牙周病会找上这些人。那么,牙周病牙齿松动怎么治疗呢?下面来介绍一下。
  1、首先要弄清什么导致的牙齿松动
  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导致的牙齿松动,一般引起牙齿松动的原因,就是牙周病,牙周病一般是由于细菌还有结石的双重的刺激导致的,牙根会完全的暴露在外面,导致牙齿的感染,然后牙齿会松动,如果情况再严重的话就会导致牙齿的脱落,所以要预防牙周病,如果有了牙周病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2、控制牙菌斑治疗
  牙齿松动的原因已经弄清楚,所以要积极的治疗牙周病,治疗牙周病最主要的是控制牙菌斑,做牙周手术是最快捷也是最方便的方法,手术过后,松动的牙齿可以被固定,清除牙周斑后不会造成咀嚼的困难。
  3、进行修复治疗
  病情控制了之后,可以进行修复性的治疗。这里采用的是修复学的手段,修复学的手段可以有效的改善牙齿的松动,还有牙齿的无力,可以做到牙齿的调节和矫正。
  4、如何预防牙齿松动
  预防牙齿松动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刷牙的方法。还应该多吃含钙多的食物,因为由于钙的流失可能会导致牙齿的松动。多吃新鲜的水果还有蔬菜,补充维生素,不应该吃特别硬的东西,这样有可能造成牙齿的损坏等。

牙周病牙齿松动怎样治相关阅读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

牙周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是一种牙周支持组强的慢性炎症,对患者口腔健康危害很大,不但影响到患者口气的清新,而且严重了会影响到咀嚼,影响到牙齿功能。其症状有牙龈炎就是发生在牙龈组织上的疾病,会有出血、牙齿松动、以及肿胀等。

因为牙周病是有危害的,对于人体健康有影响,进食困难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营养跟不上,身体素质会越来越差。所以对于牙周炎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年人,更易患牙周炎,因此更要多加关注了解牙周炎的症状,以便及时发现。

常见的牙周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牙龈炎,顾名思义,是发生在牙龈组织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是牙龈组织出现炎症。
  2、牙周炎,一般会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周肿胀等等症状。
  3、牙周创伤,这种牙周病一般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只不过有时会有隐隐的痛感。
  4、青少年牙周炎,这种病发病比较快,一般在早期就会出现牙齿松动的症状,之后还可能引发继发感染。
  5、牙周萎缩,主要表现为牙根暴露、牙龈退缩。
  对于牙周炎,一定要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各时期不同的牙周炎症状,治疗处理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如对于有牙周袋液脓的,可进行清除消炎处理,较深的牙周袋需则要作牙周手术,以消除牙周炎。牙周袋深达根尖、牙齿松动明显时,可考虑拔除。而有牙周脓肿的,则可切开引流等等,建议牙周炎要及时就诊,根据情况对应治疗。
  随着牙周炎炎症的发展,那么慢慢的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的,这时可见有牙周袋形成,还可出现牙周液脓的现象,口臭更为明显,慢慢会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的现象,而且还有钝痛,牙龈出血和口臭加重。最后形成牙周脓肿,牙龈会发红肿胀,牙痛更为明显,有的可伴有全身不适。在治疗时要积极彻底,才可以将疾病治愈。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表明,牙周病是一些全身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全身健康有关。所以当患有牙周病时,应该及时的治疗,防止带来更大的危害。其危险因素具体有以下几种: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消化道疾病、呼吸系统疾、妊娠等。

虽然牙疼只是疼一处,但是疼起来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身体各处都不舒服,心理压力也会出现,因此需要合理有效的治疗。可是在生活中很多人不把牙疼当作一种疾病,治疗起来很是马虎,要知道这是会有危险的。那么,牙周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牙周病危险因素就是糖尿病:两者之间属于双向关系,一方面,糖尿病发生以后会增加牙周病的发病几率, 会导致牙周病情加重,因此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另一方面,牙周炎也使糖尿病的代谢控制复杂化。这种组织破坏的双机制提示控制牙周感染是获得长期控制糖尿病的基本点。糖尿病患者在得了牙周炎以后,糖化血红素会下降,糖尿病用药量减少。
  牙周病带来的危险因素二是心脑血管病:专家们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身检查时发现,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牙周炎和牙周脓肿。
  口腔局部存在大量的致病菌,这些细菌可产生有毒物质并侵入血液,引起凝血机制的改变和血小板的变性,还可直接刺激血管,导致小动脉痉挛。
  如果冠状动脉受累,发生收缩痉挛,再加上微小血栓的作用,就会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研究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惊人的发现,牙齿感染和牙周炎是动脉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牙周病带来的危险因素三是消化道疾病、呼吸系统疾:因为牙菌斑尤其是牙周炎患者的菌斑可能是这些系统疾病致病菌的寄居地。有研究表明,口腔卫生差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3倍。
  牙周病带来的危险因素四是妊娠:许多研究证实,早产低体重儿与母亲患牙周炎有关。

牙周病的危害有哪些

牙周病危害是很大的,主要是对局部、口腔、全身健康的三大危害。其危害包括出现出血、牙缝变大、牙齿松动等。在牙周病得不到及时治疗时,还会导致全身性疾病出现,糖尿病就是典型,并且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会有促进作用。

任何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都是会有危害出现的。虽然牙疼是小病,甚至有人说这根本不算是一种病,但是真正经历过疼痛的人,才可以了解这种痛苦,为了引起高度重视,关于牙周病的危害有哪些?是需要了解一下的。
  牙周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局部的危害,对口腔健康的危害,还有对全身健康的危害和其他危害。对口腔健康的危害,因为牙周病破坏了牙周组织,出现牙龈出血、牙缝变宽、牙龈退缩、牙齿松动、牙齿缺失等症状。开始的时候牙周病只有牙龈炎的表现,比如牙龈出血,刷牙时候出血,严重可能会牙龈肿,出现牙龈痒、胀、疼的表现,再严重可能出现牙齿松动,最后导致牙齿脱落。
  牙周病是人类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占牙齿缺失的50%。牙周病除了对口腔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全身健康,与全身的其它疾病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糖尿病,会加重糖尿病,糖尿病反过来又会加重牙周炎,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有资料表明会使心脑血管疾病,比如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增加25%-30%。
  还会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比如牙周病的致病菌,在年龄大的时候会引起肺炎。牙周病和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也相关,也就是老年痴呆。牙周炎还和胃病相关,比如胃溃疡,疾病细菌称为HP,就是幽门螺杆菌,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和牙周炎的幽门螺杆菌是同源的,也就是说,光是治疗胃溃疡,不治疗牙周炎,胃溃疡的复发率也会大大增高。
  牙周炎和孕妇也是非常相关的,若孕妇怀孕期间有牙周炎,生产低重早产儿的比例可以是正常孕妇的4~10倍。另外牙周炎可能还和肾炎和虹膜睫状体炎等疾病相关。

牙周手术后注意事项

做了牙周手术后,当天不可以刷牙漱口,第二天可以用漱口水漱口,拆线后可以轻轻的刷牙;24小时内可以冷敷,24小时后热敷;手术后要注意合理饮食,必要时可以服用止痛药止痛;避免舔舐塞治剂,以免影响伤口的恢复。

如果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很容易出现牙周疾病,患者会频繁地出现牙龈出血、牙齿疼痛、咀嚼无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影响到口腔的咀嚼功能,所以一旦出现牙周病,需要及时治疗,当病情严重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那么,牙周手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注意刷牙漱口
  做了牙周手术当天是不可以刷牙、漱口的,防止创面出血;第2天可以用洗必泰漱口水漱口,防止出现感染;7天以后可以用软毛的牙刷,轻轻的刷拂牙齿,保持口腔卫生。
  2、合理冷热敷
  当做了牙周手术,24小时之内可以对患处进行冷敷,防止患处肿胀、出血;等到了24小时以后就可以热敷了,通过热敷消肿化瘀,促进伤口的尽快愈合。
  3、合理饮食
  一般手术7天以后才能拆线,所以在拆线之前,不可以吃过凉、过烫、过硬的食物,可以适当的喝一些温凉的流食、水等,要避免用患处咀嚼。伤口恢复期也不要吃牛羊肉、海鲜等发物,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拆线以后也应该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和大颗粒粗纤维的食物,防止对患病的牙周组织造成刺激压迫,导致牙龈萎缩。
  4、必要时服用止痛药
  术后患处有痛感是正常的,如果疼痛可以忍受就不要服用止痛药,如果感觉疼痛难忍,可以服用止痛药止痛。但是手术已经三四天后依然有疼痛感时,应该及时就医,看看是否出现了感染等问题。
  5、避免舔舐塞治剂
  做了手术后,医生会在手术区上放置牙周塞治剂保护创口,因为口腔有异物,所以有些人总感觉不舒服,就会会频繁的舔舐塞治剂,这样有可能会导致塞治剂脱落,对伤口的恢复不利,所以一定要注意避免舔舐塞治剂。

如何治疗牙周病

刷牙出血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现在大多数人都不会引起注意,并且有时候吃了火锅、油炸类食物就会牙龈肿痛,抽烟喝酒的人牙垢特别多,还有吃了较硬的食物后,牙齿会松。这些都是牙周病的症状。那么,如何治疗牙周病呢?

一、如何治疗牙周病
  1、常规治疗
  如果得了牙周病可以通过去医院洗牙,清除牙结石,填充漏洞,磨平炎症处或是拔除等常规治疗来缓解病情。
  2、手术治疗
  当牙周炎严重到通过常规治疗已经没有办法缓解病情时,就要通过手术来解决。根除炎症,避免影响到其他牙齿,保护口腔大环境,延长牙齿寿命。
  3、修复治疗
  牙周病不得到缓解,牙缝中的炎症就会导致牙齿松动,影响正常的咀嚼,破坏牙龈健康。由于牙周症发病位置不稳定,并不是经常在某一颗牙齿处发病,所以在进行修复治疗的时候,应该建立在健康牙齿的牙缝中,治疗后恢复牙组织正常功能。

二、怎样预防牙周炎
  1、保持口腔清洁
  每天早晚、饭后都要刷牙,每次3分钟以上,里里外外每颗牙齿都要刷到,并且最好竖着刷,不仅可以清洁牙齿,还能保护牙龈健康。
  2、注意休息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上火。上火后压力太大也会增加牙周炎的发病率。所以每天9到11点按时睡觉,睡眠时间发到8小时,尽量缓解牙周病。

3、洗牙补牙
  如果牙结石变多了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清洗,牙齿缺了、烂了也要立马补上,不然炎症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波及到其他牙齿。
  4、注意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熏制或者煎炸类食物刺激牙龈,导致胃火,引发牙周炎。

(0)

相关推荐

  • 牙周病的细菌是什么

    虽然口腔中的细菌很多,但是大多数细菌对牙龈、牙周的健康没有影响,只有少数的细菌具有破坏力,会引起牙周疾病。导致牙周病比较常见的细菌包括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聚…

    12-07
    20
  • 什么是牙周治疗

    牙周治疗是通过牙周的一些手术方式把局部炎症清除,达到让牙齿恢复咀嚼功能或者恢复部分功能。它分为牙周基础性治疗和手术治疗。基础性治疗包括口腔卫生宣教、定期检查、定期维护、洁牙等。手术…

    11-21
    17
  • 牙周病吃什么药好

    牙周炎在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抗生素或者止痛药来缓解牙龈肿痛。但抗生素和止痛药并不能根治牙周炎。想要根治必须请专科的牙周医生,通过洗牙或者龈下洁治、根面平整,彻底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来…

    11-16
    13
  • 治疗牙周病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牙周病的药物是非常多的,比如奥硝唑片,牛黄上清丸,头孢等抗生素类药物等都可以治疗这个疾病,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在发现自己患有牙周病的时候,就需要咨询医生开一些能够有效治疗…

    11-17
    13
  • 牙周病牙齿活动怎么治疗

    牙周病牙齿活动是需要注意口腔卫生的,还需要注意用茶水漱口、饮食护齿、按摩牙龈、用力咬合、正确咀嚼,这样可以使患者的情况得到好转。如果比较严重,那么需要注意这些方面的护理,然后配合医…

    11-17
    10
  • 牙周病应该怎么治疗

    想要治疗牙周病,首先要进行的是基础治疗,包括口腔洁治刮治和药物治疗。基础治疗之后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修复治疗,比如说调牙合治疗、正畸治疗以及牙周夹板固定治疗等。 牙周病多半都是…

    11-20
    11
  • 牙周病的原因

    引起牙周病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平时本身就有偏嚼习惯,就很容易导致另一侧牙齿患上牙周病,此外,一些人还有磨牙的情况,这也会导致患病。如果患上了牙龈炎、牙结石、牙菌斑或出现了创伤性咬合,…

    12-16
    14
  • 有牙周病能做活动义齿吗

    有牙周病时可以做活动义齿,但是要在义齿修复前,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检查。这样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医生也会建议治疗牙周病后做活动义齿。牙周病的治疗要针对局部刺激因素,同时也要做好…

    12-08
    14
  •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表明,牙周病是一些全身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全身健康有关。所以当患有牙周病时,应该及时的治疗,防止带来更大的危害。其危险因素具体有以下几种: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消化…

    11-28
    9
  • 牙周病有哪些症状

    牙周病有哪些症状:   牙周病的症状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最常见的症状是牙龈出血,多在刷牙或者是咬硬物时发生,偶然也有自发性出血。   第二,牙龈颜色变化。牙周炎患者的牙龈会呈…

    09-17
    14
  • 牙周病会传染吗

    牙周疾病不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可是也有可能会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相互流传,因此建议父母出现了牙周疾病就不要亲吻孩子,也不要给孩子喂东西。夫妻一方出现了牙周疾病,那么也尽量不要进行亲…

    11-26
    18
  • 什么是牙周病

    很多人对于牙病了解极少,只是知道这是一种口腔疾病,而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是有什么症状并不了解。在得了牙周病以后会出现牙龈红肿、口臭、咬合无力,严重时会有牙齿松动的情况。发生的原因有很…

    11-28
    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