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药物治疗有什么意义

牙周病药物治疗的意义之一就是辅助牙周机械治疗,更好的控制病原微生物感染。再就是可以预防或者减少菌斑形成,还能控制急性感染,伴有全身性疾病的时候可以预防并发症,另外就是调节宿主的防御机制。

牙周病指的是发生在牙周组织上的炎症病变,是危害口腔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就会导致牙周脓肿、牙齿松动等并发症。治疗牙周病的方法是非常多的,其中就包括药物治疗。那么牙周病药物治疗有什么意义?
  1、辅助牙周机械治疗
  菌斑微生物致导致牙周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为了控制这些菌斑,通常都需要采用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等机械性方式来进行治疗。但是牙周的机械治疗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必须要配合使用药物,将病原微生物给彻底的杀死或者是控制,进而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2、预防或减少菌斑形成
  牙周病采用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者减少菌斑形成。牙齿上的菌斑多半都是由细菌构成,如果说使用了抗菌的药物治疗牙周病,这些细菌就会被杀死,也不容易形成牙齿菌斑,从而降低牙周病的发病率。
  3、控制急性感染
  一般的牙周病可能并没有什么症状表现,很多患者也因此忽视了护理和治疗,等到病情严重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生急性感染,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而这个时候必须要服用药物才能够控制这些急性感染,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4、伴有全身性疾病时预防并发症
  如果说牙周病患者伴有某些全身性的疾病,不仅病情会更加的严重,而且还容易发生感染以及并发症,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及时的应用药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控制感染以及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5、调节宿主的防御机制
  牙周病进行药物治疗还能够有效的调节宿主的防御机制,使身体的免疫反应能够增强,阻断疾病,并且促进愈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巩固疗效以及防止复发的作用。

牙周病药物治疗有什么意义相关阅读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表明,牙周病是一些全身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全身健康有关。所以当患有牙周病时,应该及时的治疗,防止带来更大的危害。其危险因素具体有以下几种: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消化道疾病、呼吸系统疾、妊娠等。

虽然牙疼只是疼一处,但是疼起来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身体各处都不舒服,心理压力也会出现,因此需要合理有效的治疗。可是在生活中很多人不把牙疼当作一种疾病,治疗起来很是马虎,要知道这是会有危险的。那么,牙周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牙周病危险因素就是糖尿病:两者之间属于双向关系,一方面,糖尿病发生以后会增加牙周病的发病几率, 会导致牙周病情加重,因此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另一方面,牙周炎也使糖尿病的代谢控制复杂化。这种组织破坏的双机制提示控制牙周感染是获得长期控制糖尿病的基本点。糖尿病患者在得了牙周炎以后,糖化血红素会下降,糖尿病用药量减少。
  牙周病带来的危险因素二是心脑血管病:专家们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身检查时发现,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牙周炎和牙周脓肿。
  口腔局部存在大量的致病菌,这些细菌可产生有毒物质并侵入血液,引起凝血机制的改变和血小板的变性,还可直接刺激血管,导致小动脉痉挛。
  如果冠状动脉受累,发生收缩痉挛,再加上微小血栓的作用,就会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研究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惊人的发现,牙齿感染和牙周炎是动脉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牙周病带来的危险因素三是消化道疾病、呼吸系统疾:因为牙菌斑尤其是牙周炎患者的菌斑可能是这些系统疾病致病菌的寄居地。有研究表明,口腔卫生差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3倍。
  牙周病带来的危险因素四是妊娠:许多研究证实,早产低体重儿与母亲患牙周炎有关。

牙周病的危害有哪些

牙周病危害是很大的,主要是对局部、口腔、全身健康的三大危害。其危害包括出现出血、牙缝变大、牙齿松动等。在牙周病得不到及时治疗时,还会导致全身性疾病出现,糖尿病就是典型,并且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会有促进作用。

任何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都是会有危害出现的。虽然牙疼是小病,甚至有人说这根本不算是一种病,但是真正经历过疼痛的人,才可以了解这种痛苦,为了引起高度重视,关于牙周病的危害有哪些?是需要了解一下的。
  牙周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局部的危害,对口腔健康的危害,还有对全身健康的危害和其他危害。对口腔健康的危害,因为牙周病破坏了牙周组织,出现牙龈出血、牙缝变宽、牙龈退缩、牙齿松动、牙齿缺失等症状。开始的时候牙周病只有牙龈炎的表现,比如牙龈出血,刷牙时候出血,严重可能会牙龈肿,出现牙龈痒、胀、疼的表现,再严重可能出现牙齿松动,最后导致牙齿脱落。
  牙周病是人类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占牙齿缺失的50%。牙周病除了对口腔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全身健康,与全身的其它疾病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糖尿病,会加重糖尿病,糖尿病反过来又会加重牙周炎,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有资料表明会使心脑血管疾病,比如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增加25%-30%。
  还会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比如牙周病的致病菌,在年龄大的时候会引起肺炎。牙周病和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也相关,也就是老年痴呆。牙周炎还和胃病相关,比如胃溃疡,疾病细菌称为HP,就是幽门螺杆菌,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和牙周炎的幽门螺杆菌是同源的,也就是说,光是治疗胃溃疡,不治疗牙周炎,胃溃疡的复发率也会大大增高。
  牙周炎和孕妇也是非常相关的,若孕妇怀孕期间有牙周炎,生产低重早产儿的比例可以是正常孕妇的4~10倍。另外牙周炎可能还和肾炎和虹膜睫状体炎等疾病相关。

什么是牙周病

很多人对于牙病了解极少,只是知道这是一种口腔疾病,而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是有什么症状并不了解。在得了牙周病以后会出现牙龈红肿、口臭、咬合无力,严重时会有牙齿松动的情况。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因为危害大,需要合理治疗。

牙周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虽然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但是很多人对这类疾病了解非常少,在得病以后也不能找对正确的方法治疗,导致症状加重,那么到底什么是牙周病呢?
  健康的牙齿生长在坚硬的牙床(牙槽骨)里,牙根周围有牙龈包绕。
  出现下列情况时通常提示有牙周病的存在:牙龈红肿、出血甚至流脓、口臭、咬合无力、牙龈退缩出现牙缝、松动、伸长和疼痛,X线检查出现牙槽骨的高度下降等。
  早期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和口腔异味:刷牙、咬苹果时出血,更严重者会有牙龈自发性出血。
  还有的患者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口臭。
  当牙周病进一步发展,出现牙床的明显破坏时,就会出现牙龈退缩,患者感觉牙齿变长,牙缝变大,吃东西也比较容易塞牙。
  当出现“咬不动东西”、“感觉吃东西没劲儿”的情况时,通常牙周病已经发展到晚期。
  牙龈炎、牙周炎等都属于牙周病,常伴有牙齿出血、牙龈肿胀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烦恼。如患有牙周病,请及时治疗。治疗前,需要了解一下牙周病的原因:
  牙菌斑
  是指黏附于牙齿表面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水冲洗等方法去除。
  牙石
  它是在牙面上沉着的矿化菌斑。牙石的出现,阻止了口腔卫生的维护,加快了菌斑的形成速度,对牙龈与牙周组织有极大刺激,因此形成了牙周炎。
  创伤性咬合
  在咬合时,若咬合力方向不对,或是合力过大,牙周组织已经不能承受咬合力量,致使牙周组织发生损伤的咬合,称为创伤性咬合。创伤性咬合包括咬合时的早接触、干扰、夜间磨牙等。

牙周手术后注意事项

做了牙周手术后,当天不可以刷牙漱口,第二天可以用漱口水漱口,拆线后可以轻轻的刷牙;24小时内可以冷敷,24小时后热敷;手术后要注意合理饮食,必要时可以服用止痛药止痛;避免舔舐塞治剂,以免影响伤口的恢复。

如果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很容易出现牙周疾病,患者会频繁地出现牙龈出血、牙齿疼痛、咀嚼无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影响到口腔的咀嚼功能,所以一旦出现牙周病,需要及时治疗,当病情严重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那么,牙周手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注意刷牙漱口
  做了牙周手术当天是不可以刷牙、漱口的,防止创面出血;第2天可以用洗必泰漱口水漱口,防止出现感染;7天以后可以用软毛的牙刷,轻轻的刷拂牙齿,保持口腔卫生。
  2、合理冷热敷
  当做了牙周手术,24小时之内可以对患处进行冷敷,防止患处肿胀、出血;等到了24小时以后就可以热敷了,通过热敷消肿化瘀,促进伤口的尽快愈合。
  3、合理饮食
  一般手术7天以后才能拆线,所以在拆线之前,不可以吃过凉、过烫、过硬的食物,可以适当的喝一些温凉的流食、水等,要避免用患处咀嚼。伤口恢复期也不要吃牛羊肉、海鲜等发物,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拆线以后也应该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和大颗粒粗纤维的食物,防止对患病的牙周组织造成刺激压迫,导致牙龈萎缩。
  4、必要时服用止痛药
  术后患处有痛感是正常的,如果疼痛可以忍受就不要服用止痛药,如果感觉疼痛难忍,可以服用止痛药止痛。但是手术已经三四天后依然有疼痛感时,应该及时就医,看看是否出现了感染等问题。
  5、避免舔舐塞治剂
  做了手术后,医生会在手术区上放置牙周塞治剂保护创口,因为口腔有异物,所以有些人总感觉不舒服,就会会频繁的舔舐塞治剂,这样有可能会导致塞治剂脱落,对伤口的恢复不利,所以一定要注意避免舔舐塞治剂。

什么是根尖切除术

我们都知道牙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根尖出现问题要做手术解决,而且通过手术治疗之后才能彻底的解决这个病情,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根尖切除术到底是什么?

根尖切除术是去除根尖周围病变组织,去除感染根尖的有效方法,把没用的根尖清除之后,可以治好根尖周围疾病。

一、手术步骤

1.术前拍片了解牙根管的形态、位置、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等状况。术前要做好口腔清洁,麻醉前应给敏感病人注射镇静。术前牙齿最好先做根管充填,也可以手术同时完成根管充填。

2.做好消毒和麻醉,一般是局部麻醉常用,加一点肾上腺素可以避免流血。

3.在坏牙根部进行半圆形切口,长约1.5-2cm。把皮瓣翻转后,根尖可见。

4.截骨开窗,骨完整时,应确定根尖位置,开窗。

5.刮擦,牙根暴露后,用刮匙刮掉牙根周围的病理组织。

6.根尖切除,用钻或凿子切掉约2mm的根尖,将牙根周围的骨和牙根之间的横截面锉平,牙根要保留2/3。

7.清洁和冲洗。

8.缝合。将粘膜骨膜皮瓣恢复原位,缝合,必要时要用抗菌药治疗。

二、适合的人群

1.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治疗无法治疗。

2.根管治疗时,根尖内有器械折断,还露出根尖外。

3.根尖处有肉芽肿或囊肿,其它方法不可治愈。

4.因外伤导致的牙齿根尖端折断,而牙齿不松动,可以用这个方法解决。

一般做完根尖切除术,2周伤口可愈合,骨腔填充新骨要6个月至1年左右。该手术方法适用于一般方法不能进行根管治疗的病例,一般只适用于前牙和前磨牙,后磨牙的治疗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大家不要因为害怕疼痛而不治疗,牙根尖出现问题不治疗会让整个牙齿都坏掉的。

(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牙周病的症状

    牙周病的不良症状,最重要的情况,就是牙龈发炎,在刷牙的时候,容易出现出血的不良症状。通常来说,在早期的时候,借助洗牙,又或者是龈下刮治这些治疗方法,只要把刺激物进行处理,就可以缓解…

    12-01
    13
  • 牙周病治疗方法有哪些

    想要治疗牙周疾病,首先要根据病因进行基础性的治疗,清除引起炎症的各种刺激性因素。若是牙周袋比较深,或者牙槽骨和牙龈存在缺陷,则需要及时的做手术治疗。治疗之后,牙齿依然存在移位或者松…

    10-14
    11
  • 轻微牙周病怎么治疗

    因为牙周病对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性比较大,所以针对这种疾病,人们应该及早的接受治疗,而目前针对轻微的牙周病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还是比较多的。目前最常被人们选择的治疗方法为一般疗法,同…

    10-31
    15
  • 什么是牙周病

    很多人对于牙病了解极少,只是知道这是一种口腔疾病,而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是有什么症状并不了解。在得了牙周病以后会出现牙龈红肿、口臭、咬合无力,严重时会有牙齿松动的情况。发生的原因有很…

    12-10
    21
  • 牙周病原因

    导致牙周病的原因很多,局部的因素主要就是牙菌斑、牙结石以及创伤性咬合;除了局部因素之外还有全身性因素,主要包括内分泌失调、患有血液疾病以及长时间服用某些药物。 牙周病指的就是发生在…

    10-20
    11
  • 牙周病的引起及症状

    导致牙周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菌斑、牙结石以及创伤性咬合,而牙周病最为常见的症状表现就是刷牙时出血、牙龈肿痛、持续性的口臭,除此之外,牙周病还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至是脱落。 牙周病是发病…

    11-18
    14
  • 牙周病牙齿松动怎样治疗

    如果说因为患上了牙周病而导致牙齿松动,首先要做的就是病因治疗,也就是针对牙周病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消炎治疗或牙齿复位固定治疗,严重者要进行拔牙治疗。 每个人…

    11-05
    9
  • 牙周病需要做全瓷牙吗

    出现牙周病时先不要盲目做全瓷牙,应该先洗牙,去除牙结石、牙菌斑,减少牙周的不良刺激;病情较轻时可用甲硝唑等消炎药物治疗,病情严重时可对症选择齿龈翻瓣术、增生龈切除术;牙齿松动、移位…

    11-05
    19
  • 有牙周病能做活动义齿吗

    有牙周病时可以做活动义齿,但是要在义齿修复前,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检查。这样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医生也会建议治疗牙周病后做活动义齿。牙周病的治疗要针对局部刺激因素,同时也要做好…

    12-08
    14
  • 牙周病会引起下颌肿吗

    牙周病是有可能会引起下颌肿胀的。牙周病没有及时的治疗,病情就会不断加重,从而引起淋巴结肿大。也有可能出现急性期牙龈肿胀化脓的情况,这个时候因为引流不畅,不得不随着淋巴结和淋巴系统引…

    10-24
    14
  • 牙周病牙齿松动怎么治

    牙周炎牙齿松动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对于牙周炎牙齿松动的治疗不要大意,日常的生活中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预防该病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后保持茶水漱口、注意饮食等,积极的预防该病的发…

    11-20
    11
  • 牙周病的危害有哪些

    牙周病危害是很大的,主要是对局部、口腔、全身健康的三大危害。其危害包括出现出血、牙缝变大、牙齿松动等。在牙周病得不到及时治疗时,还会导致全身性疾病出现,糖尿病就是典型,并且对于心脑…

    12-10
    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