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引起房颤吗

临床上的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疾病,房颤是心脏疾病,它们不是一种病,也不会出现得了房颤引发糖尿病或者得了糖尿病引发房颤的情况,这两种疾病都跟肥胖有关,患者应该注意身体的肥胖问题。

总是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错过一些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其实糖尿病也是这样,虽然它比较常见,但是大家大部分患者都不了解这种疾病,很难分清一些症状是不是正常,很有可能由于疾病认知失误,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糖尿病会引起房颤吗?由于不清楚是不是正常的症状,所以就要了解下。
  患者出现房颤,一般不是糖尿病导致的,但是这两者之前有联系,那就是肥胖,因为肥胖会导致身体出现异常,一定要杜绝。其实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会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导致发生房颤的风险增加,最好是控制好血糖避免一些疾病的出现,但是控制不好,就会增加这种风险。
  房颤属于心律失常,不会影响生命,但是会导致患者加重中风和心力衰竭的患病风险。糖尿病经常会被人们和房颤之所以会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两种疾病都有可能是肥胖导致。心颤也不会引起糖尿病,但是如果长期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患者的心功能不全,还会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这种疾病是需要重视的,应该接受专业的治疗,效果比较好。
  临床上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但是有可能由于血糖控制不正常,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方面疾病,所以患者要做的就是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应该积极的对症治疗心脏引起的不适的症状,可以通过系统规范性治疗,可以达到控制病情进展的效果。
  糖尿病患者确实会出现一些症状,但是不会引起房颤,两者之间时有联系的,会对患者造成影响,就要积极对待。房颤的患者应该接受专业的治疗,避免身体出现一些其他疾病,同时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控制血糖,避免造成其他的并发症。

糖尿病会引起房颤吗相关阅读

糖尿病人可以吃西瓜吗

西瓜堪称“盛夏之王”,清爽解渴,味道甘味多汁,是盛夏佳果,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含有大量葡萄糖、苹果酸、果糖、蛋白氨基酸、番茄素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物质,是一种富有很高的营养、纯净、食用安全食品。瓤肉含糖量一般为5~12%,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甜度随成熟后期蔗糖的增加而增加。西瓜如此营养,糖尿病人可以食用吗?

我们知道,西瓜不仅水分多,营养也很丰富,含有蛋白质、糖、钙、磷、铁、钾、果糖、维生素A、维生素C、茄红素,还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西瓜具有生津、除烦、止渴、解暑热,清肺胃,利小便,助消化,促代谢的作用,是夏天不可多得的食物,高血压、肝炎、肾炎、肾盂肾炎、黄疽、胆囊炎、水肿浮肿以及中暑发热的人可以食用,汗多口渴的人更是可以死多多食用。

西瓜中含有的糖、盐、酸等物质,有治疗肾炎和降血压的作用。这是因为有适量的糖能利尿;有适量的钾盐能消除肾脏的炎症;其中的酶能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以增加肾炎病人的营养;瓜中的配糖体则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一、糖尿病人可以吃西瓜

西瓜健康营养,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等。西瓜含有葡萄糖、蔗糖和部分果糖,含糖量约5%,与其他水果如苹果、梨、桃子等相比还算低的。新鲜的西瓜皮除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烟酸外,还有多种有机酸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同样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降血压的作用,对水肿、肾炎、烫伤、浮肿等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西瓜约含糖类5%,也就是说吃西瓜后会致血糖增高。正常人由于会及时分泌胰岛素,可使血糖、尿糖维持在正常水平。而糖尿病人则不同,在短时间内吃太多西瓜,不但血糖会升高,病情较重的还可能因出现代谢紊乱而致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西瓜中含有的糖分有很多,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而且果糖在代谢的时候是不用胰岛素参加的。相对其他水果来说,西瓜含糖量其实比较低。这些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有益的。西瓜含糖4%,梨含糖12%,香蕉为20%。西瓜含糖虽少,但吃上500克,就相当于香蕉100克、梨170 克了,所以食量不可过多。

糖尿病人每天吃的碳水化合物(糖类)的量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因此如果一天中多次吃了西瓜,那么应相应地减少吃饭和面制品(碳水化合物)的数量,以免加重病情。

 二、糖尿病人怎么吃西瓜好

糖尿病人不能大量吃西瓜。血糖控制好的糖尿病人,少量吃西瓜是可以的。建议每次小于100克,这样不会引起血糖太大的变化。进食西瓜量稍多或次数多,就要减少主食的量,以免加重病情。其次,吃西瓜的时间不要放在饭前或饭后,这样易使餐后血糖升高。西瓜中大量的水分还会冲淡胃中的消化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吃西瓜的时间最好放在两餐中间,作为加餐。

最好由病人在医生指导下摸索规律,即在病人吃水果后2小时测血糖,看是否明显升高。若患者吃西瓜后血糖明显升高,还是不吃为宜。此外,要考虑病人的心情。如果一家人或亲朋好友围在一起谈笑风生地吃西瓜,病人想吃又不敢吃,心情不愉快,也会使血糖升高。此时不妨少量地吃一点,解了馋又不至于加重病情。

少吃冰镇西瓜。在炎热天气直接食用冰镇西瓜会刺激肠胃,导致消化不良。所以西瓜最好现买现吃。如若冰藏,应在吃前取出,待温度升高些再吃。西瓜皮含糖量比西瓜更少,食用不必多担心对血糖的影响。将去皮切成的小块或瓜条,入水煮沸,再下入番茄、鸡蛋,做成汤不仅色味俱佳,还能消暑。

选择吃西瓜的种类也很重要,市面上的西瓜种类繁多,经过改良的西瓜味道更甜了,营养成分中的含糖量有所增加,比如黑美人含糖量达12%~14%,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大家知道西瓜有哪些营养价值了吧,在炎热的夏天来上一块西瓜真的一种享受呀,对于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适量食用一些西瓜的,但是要注意西瓜的种类以及食用量哦!

损伤胰腺可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威胁着很多人的健康。糖尿病根源在于胰岛细胞的功能不足,致使体内胰岛素下降,而我们知道胰岛素是胰腺分泌的,破坏胰腺怎么会治疗糖尿病呢?科学研究发现:人类胰腺代偿功能很强大,在被人为破坏后胰腺会代偿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体内胰岛素水平。

比利时研究人员近日研究发现,损伤大鼠的胰腺后,有一群细胞会自然地转变成胰岛素分泌细胞。科学家对这一发现极为感兴趣,因为它有可能揭示了胰腺细胞的变形能力,并对糖尿病治疗提供帮助。

在糖尿病患者体内,胰腺内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又称β细胞)遭到破坏或反应迟缓,这使得机体无法正常调节血糖水平。糖尿病研究者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哄骗”胰腺产生新的β细胞。科学家就一关键问题已争论多年,即胰腺内是否存在干细胞用来补充β细胞。2004年,哈佛大学生物学家的小组尝试在小鼠胰腺内寻找这种干细胞,最后以失败告终。不过他们报告说,现有的β细胞能够增殖形成新的β细胞。

之前的研究还发现,钳住大鼠胰腺管使得消化酶无法进入小肠,能使胰腺内的β细胞量大约增长一倍。但是具体是胰腺内的哪种细胞产生了额外的β细胞并不清楚。

在最新的研究中,比利时维萨里大学运用同样的实验手段损伤小鼠的胰腺,并运用遗传标记神经元素3(neurogenin 3)以寻找能转变成β细胞的胰腺细胞。结果研究人员在损伤后三天之内发现了带有这种基因的细胞,此外,阻止这一基因的表达会减少β细胞的增殖。当将这些带有神经元素3的细胞注入从小鼠胚胎取出的胰腺中后,它们发育成β细胞并产生了胰岛素,表明就是这些细胞在小鼠受伤的胰腺中形成了新的β细胞。

此次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在不伤害器官的情况下,神经元素3细胞是否可被“哄骗”在正常人体胰腺中产生,以及是否可将它们转变成胰岛素分泌细胞。

这些细胞一开始应该是成熟的胰腺细胞,因为它们不具有干细胞的许多特征。他表示,此次研究表明了存在另外一种产生β细胞的机制,这也为寻找β细胞补充途径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的细胞来源。

击败糖尿病,预防是关键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高血糖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是一个非常缓慢、进行性累积的过程。早在糖尿病前期阶段高血糖对于大血管的危害即已开始,随着糖尿病的发生及其病程的逐渐延长,这种损害将逐渐加重并进入难以逆转的阶段。因此,加强上游防控、防线前移、强化预防重于治疗的理念至关重要。

1、生活方式干预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措施

减少热量摄入、增加运动、维持理想体重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芬兰研究与我国的大庆研究有力论证了生活方式干预在防治糖尿病方面的基石地位。1997年发表的由我国学者完成的大庆研究,首次证实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具有长期的预防作用,而且可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这一研究在全球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视为防治糖尿病历程中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证据。

然而,对于已经发生糖尿病的患者,虽然我们拥有多种降糖效果肯定的治疗药物,但迄今我们并不能通过降低血糖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大血管结局。基于现有研究结果,我们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现状如下:

2、急性高血糖事件

急性高血糖事件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等。这些急性并发症曾是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死亡原因。自上世纪20年代胰岛素临床应用、以及随后双胍、磺脲等多种降糖药物上市以来,糖尿病急性高血糖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由此所导致的死亡大幅度下降。糖尿病治疗的重点逐渐转向对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

3、大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病变、脑动脉病变以及下肢大动脉病变等。大血管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约7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大血管病变。因此,防控大血管事件已成为目前的主要工作目标。为探讨降低血糖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国外学者先后进行了UGDP、UKPDS、ADVANCE、VADT、ACCORD以及HEART2D研究。

总的来看,这些研究均未能证实降低血糖水平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新近结束的3项降糖药物试验(EMPA-REG、LEADER与IRIS研究)显示恩格列净、利拉鲁肽以及吡格列酮分别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与胰岛素抵抗患者大血管事件风险,但这两种药物的获益均不是通过降低血糖水平实现的。

UKPDS研究一直被许多学者视为降糖治疗降低心血管风险的主要证据来源。然而综观该研究全部内容,可以发现UKPDS试验并不能充分论证降糖治疗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在该系列研究中,人们最常引用的研究主要有UKPDS 33、UKPDS 34、UKPDS35以及UKPDS 80。其中UKPDS 33 是主体研究,在预设的随访期内,强化降糖组受试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并未出现显著降低;UKPDS 34是亚组分析,其证据力度与主体研究有着显著的不同。

UKPDS 35中的一组数据被学者广泛引用,即“HbA1c每降低1%,任何糖尿病终点事件降低21%,糖尿病相关死亡降低21%,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14%,微血管并发症减少37%”。必须指出的是,该研究只是针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微血管和大血管事件发生率之关系所做的一项相关性分析,并非干预试验,不能作为有效证据。UKPDS 80也是强化降糖理念拥趸者最常引用的证据。

但该部分研究是主体研究完成后所进行的延长期随访,其证据力度并不能等同于其他的随机对照试验。更为重要的是,该研究所纳入的4209例受试者中失访人数多达1525例,这显然会对研究结论产生显著影响。因此,UKPDS研究并不能有效证实降糖治疗可产生大血管获益。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迄今缺乏证据证实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可以产生显著的大血管获益。

4、微血管并发症

虽然多数学者均认为强化降糖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在国内外各种指南中也作出了相似的表述,但认真分析现有研究证据(UKPDS、VADT、ADVANCE、ACCORD研究)可见,强化降糖仅能减少轻型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光凝治疗、尿蛋白排泄量等)的发生,而玻璃体出血、失明、白内障、肌酐倍增、终末期肾病、肾脏性死亡等严重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未降低。由此可见,强化降糖虽可以产生微血管获益,但并不显著。

 5、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很多学者认为强化降糖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外周神经病变风险,但认真分析现有的4项强化降糖试验可以发现,强化降糖难以达到此目的。严格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如腱反射消失、心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新发神经病变或原有神经病变加重等)的防治作用微乎其微。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关于高血糖与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虽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Association is not causation”,流行病学研究所发现的相关因素并不一定意味着是致病因素。因此,试图通过控制血糖水平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的理论基础仍不确凿。

在目前阶段,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在全民范围内提高预防糖尿病的意识,减少高热量饮食的摄入、改善饮食结构、倡导规律性的有氧运动、控制并维持理想体重,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糖尿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关于高血糖与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虽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Association is not causation”,流行病学研究所发现的相关因素并不一定意味着是致病因素。

因此,试图通过控制血糖水平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的理论基础仍不确凿。在目前阶段,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在全民范围内提高预防糖尿病的意识,减少高热量饮食的摄入、改善饮食结构、倡导规律性的有氧运动、控制并维持理想体重,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糖尿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儿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

提起糖尿病,通常都只会想到中老年人。然而近几年,在我们的周围有些孩子才几岁就患了2型糖尿病。从长远来看,小小年纪就与糖尿病相伴,一旦控制不良,若干年后,各种并发症如失明、肾衰等不幸将接踵而至,会给患儿的一生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由于肥胖儿童越来越多,儿童2型糖尿病患者的队伍越来越大。据报道,在日本,儿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平均每1O年就能翻一番,2型糖病已占儿童糖尿病总数的80%,远远高于1型糖尿病。在我国,目前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个是青少年,其中增长最快的就是2型糖尿病。

同成人糖尿病一样,糖尿病患儿需要充分的运动,这不但是治疗的需要,也是生长发育的需要。合理运动可以给糖尿病患儿带来许多益处,如增加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血糖控制;改善心血管功能,有利于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促进患儿骨骼与肌肉的发育。

原则上患儿每天需参加1小时以上的适量运动。最好能定时、定量运动,遵循个体化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不仅仅是降低血糖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糖尿病危害性的认识已越来越广,但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可以看到,许多糖尿病病友把降低血糖的治疗看成了糖尿病治疗的全部,而忽视了调脂、降压、抗血小板等多种综合治疗,这种“血糖中心论”的治疗是要不得的。

许多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比非糖尿病人群增加了3~5倍,并且最终导致70% ~80%的糖尿病患者将死于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非常常见和严重,但许多患者未意识到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美国调查显示,2000例糖尿病患者中70%完全不知道糖尿病伴发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性。因而2型糖尿病治疗的核心如何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那么怎样才能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哪?很多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和血脂、血压、吸烟、血糖等多种因素有关,而血脂紊乱,高血压、吸烟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血糖的控制,仅仅控制血糖不可能很好的预防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这一糖尿病患者的最大杀手。

因此,必须改变以控制血糖为中心的治疗观念,采取“综合治疗、全面达标”的治疗原则。所谓综合治疗,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驾马车”,即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及自我监测。

全面达标,是指不仅要关注血糖,同时要关注体重、血压、血脂、血粘和胰岛素抵抗等多项指标。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积极控制血压,纠正血脂异常,全面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0)

相关推荐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如果怀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该迅速到医院就诊,处理。医院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往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该补液。因为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11-11
    12
  • 糖尿病患者能怀孕吗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得当的话,也是可以正常怀孕生子的。只是在备孕的时候,需要多做检查,在孕期的时候,需要定期检查血压、眼底变化。有生产的感觉后,需要提前住院,才能减少胎儿早产的…

    12-13
    14
  • 糖尿病足要做哪些影像检查

    糖尿病足的出现,会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困扰。想要确诊糖尿病足话,那么可以通过足部压力的检查、X线的检查、皮肤温度的检查、神经系统的检查以及血管的检查等等方面来进行检查,一旦确诊了…

    11-11
    12
  • 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

    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   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有以下几点:   第一:控制总能量,维持适宜体重;   第二:保持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比例,避免精制糖的摄入;   第三:保证蛋白质摄入充足…

    11-06
    22
  • 糖尿病能吃酸菜吗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酸菜的,酸菜有增强食欲、促进消化的功效,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益处。但是在食用酸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烹制方法,特别是注意盐分的摄入量,否则会给健康带来副作用。而且要…

    11-28
    33
  • 引起糖尿病足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由糖尿病血管和神经病变以及感染所引起的。神经病变典型表现为足部不知痛痒、足部发生畸形、伤口不易愈合;血管病变典型表现为足部溃疡、坏疽;严重的…

    12-02
    14
  • 糖尿病饮食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饮食要注意什么:   根据食品进入人体30分钟后造成血糖升高的程度可分为三类,用生糖指数(GI)表示,葡萄糖的GI为100,GI小于55的为低糖生产指数食品,55-70为中等…

    12-13
    24
  • 糖尿病有可能传染吗

    目前,并没有研究数据来证明糖尿病是可以传染的。随着国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摄入食物的热量明显增加,但运动量却相对的在减少,同时,精神方面的压力也在增加,这样的生活方式,促使了糖尿…

    11-19
    12
  • 糖尿病眼睛出血怎么办

    糖尿病眼睛出血怎么办:   糖尿病眼睛出血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它到底是眼睛充血还是出血,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说是糖尿病引起的眼睛充血,可能就是在外观上可以看到眼睛红红的,甚至有血…

    11-07
    10
  • 糖尿病餐后血糖高怎么办

    引起糖尿病,餐后血糖高的原因有多种,需要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首先应该控制饮食,做到营养均衡,不要暴饮暴食,还应该适当的运动,建议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当出现这种情况后需要放…

    10-07
    10
  • 吃什么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好

    糖尿病肾病吃中药需要辨证,但是一定要用活血药。用丹参还是用川芎或者用水蛭,这个要因人而异。第二要辨证,气虚的可以用大剂量的黄芪,如果还有内热存在可以用大剂量的黄连,湿热的可以喝葛根…

    12-07
    10
  • 糖尿病会引起哪些眼部并发症

    血糖水平过高就会导致视网膜中的血管出现失调的状况,最终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眼科并发症,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视力衰退和闪光了。同时大部分病人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发现自己的眼睛存在着微血管瘤以…

    11-08
    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