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怎么办:
脱肛在临床上是比较少见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患者,因为多次妊娠分娩以后,导致盆底肌松弛,出现直肠的粘膜和粘膜下层,全程脱出肛门外,尤其在腹内压增高,比如出现呼吸道感染或者肺气肿。或者腹水等症状时,症状尤为明显。
对于轻度的脱肛,容易误诊为痔疮。尤其是。全程突出容易误诊为环形痔。脱肛主要原因是,盆底肌松弛,至少说轻度脱肛患者,可以通过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而对于大多数是因为盆底肌松弛,引起的中重度脱肛,通常需要经腹手术,经腹手术,多数需要行直肠悬吊。甚至加用补片才能够达到加骨盆底肌作用,从而避免其脱肛复发,达到治愈的目的。
脱肛怎么办相关阅读
为什么会脱肛
为什么会脱肛:
脱肛主要是指内痔脱出和直肠黏膜脱出,具体的表现为肛门内有东西脱出,发生主要是由于肛门韧带松弛。如果出现脱肛,应及时就诊,接受相关的检查,明确脱肛的真正原因。若是内痔脱出,可以使用口服或外用的让痔核萎缩的,可以让痔核不脱出的中药或西药,比如地奥司明、消脱止-M、马应龙痔疮栓或普济痔疮栓,甚至还可以使用中药进行泡洗。
中医将这种内痔脱出也叫做中气下陷,可以使用补中益气的药物。如果不是因为内痔脱出而引起的脱肛,是直肠黏膜的脱出,黏膜的脱出就不能用药了,最好是以做手术为佳。因此,脱肛是内痔脱出和直肠黏膜脱出的总称,出现脱肛,应及时就诊。
什么是脱肛
什么是脱肛:
脱肛,医学上又称为直肠粘膜脱垂。但是生活中所说的脱肛,包括的范围更广一点。它包括肛门、直肠、乙状结肠的一部分,脱出于肛门外,统称为脱肛。直肠、乙状结肠的一部分,也包括粘膜或部分肌层。脱出于肛门内,称为直肠内脱垂。如果脱出于肛门外,称为直肠外脱垂。一般情况下,轻度的脱肛可以不用处理。
儿童容易脱肛,是由于儿童直肠发育不全。儿童脱肛的这种情况,家长也不用害怕,等孩子生长发育以后,会自愈。如果是成人的脱肛、长期反复发作的脱肛,就需要治疗。
脱肛是怎么回事
脱肛是怎么回事:
脱肛,就是大家常见的肛门内的肿物脱出于肛门外。这个肿物包括直肠粘膜,肛管的一部分,甚至一部分乙状结肠。它脱出的成分中包括粘膜、还包括一部分肌层。轻度的脱肛,能在便后或者用手回纳,可以回到肛门内。如果是重度的脱肛,患者可能用手回纳不回去,这时候需要到医院进行就医。
如果是小孩的脱肛,需要及时和儿童息肉的脱肛相鉴别。因为小孩如果是直肠息肉脱出,一般情况下需要切除。如果是小孩脱肛,可不需要应急处理,在儿童生长发育之后,症状就会慢慢减轻。
脱肛的症状
脱肛的症状:
第一,肿物脱出。患者在每次蹲便或排大便时候,肛门很明显有东西出来,包括直肠粘膜或肌层脱出于肛门外,这是一个脱出的症状。
第二,患者会感觉到坠胀。肛门有东西出来以后,病人会感觉肿胀,有下坠的感觉。
第三,疼痛。疼痛的原因是脱肛之后,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淋巴回流障碍,引起肛门局部水肿。肛门局部水肿引起局部的张力增大,造成局部剧烈疼痛。
第四,长期的、反复的脱肛可以引起肛门瘙痒、肛门潮湿等症状。
脱肛严重吗
脱肛严重吗:
根据脱垂的不同程度,把它分为一至三度,如果是单纯的直肠粘膜脱垂,通常是比较好处理的一种疾病。
如果是直肠全层以及部分乙状结肠完全脱出肛门外,就是一种中重度的直肠脱垂,是在临床治疗中相对比较棘手的一种疾病,手术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根据直肠脱垂脱肛的程度来选择,这要通过具体临床过程中专科医生的检查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