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性手术顾名思义就是把癌变的肿瘤在没有扩散的情况下都切除了,来达到治愈病症的结果,这种胃癌根治性手术一般都是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肺功能需符合手术条件,并且没有手术禁忌症等这些情况来决定可不可以做手术,比如伴有严重的心衰或心梗、半年内新发的脑梗塞或脑出血等并发症。
患有胃癌的时候很多病人会觉得很绝望,其实现在的医学特别的发达,有很多的治疗癌症的方法,如果在肿瘤没有扩散的时候就可以做根治性手术,可是做这种手术对于身体的状况有很多的要求,那胃癌根治性手术适应症是什么呢?
关于胃癌的根治性手术的适应症主要是包括患者通过胃镜病理学做检查之后,确诊为胃癌。符合做手术的条件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还有心肺功能的强弱,都是需要符合做手术的条件,但是不存在手术禁忌症。如果是伴有严重的心衰或者是心梗、半年内新发的脑梗塞或脑出血等并发症,还包括出现远处的癌细胞存在转移、没有消化道梗阻还有出血症状的胃癌患者,是没有办法进行手术治疗的。在术前需要尊重患者的意愿,医生还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疾病还有诊断等一些条件,来判断是不是可以或者是需要进行手术。
胃癌患者没有出现远端转移的时候,局部肿瘤可以进行R0切除,也就是肉眼所见的肿瘤完全切除,这种手术称为根治性手术,具有相对性。根治性手术根据肿瘤分期分为R1、R2、R3,即清扫第一站淋巴结、第二站淋巴结,第三站淋巴结。
早期的胃癌患者在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时候,可以采取R1的手术治疗方式。进展期胃癌患者一般会进行R+的手术形式,也就是淋巴结清扫到第二站或者是第二站以上。淋巴结清扫到第三站、第四站的手术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创伤,患者的预后效果会非常差,所以现在的应用范围相对来说就比较小一些。
胃癌根治性手术适应症相关阅读
胃癌中晚期化疗有用吗
胃癌中晚期化疗有用吗?生活中癌症的类型是非常多的,提及胃癌相信很多人都是比较了解的,可能身边的亲戚或者朋友就是因为此病而去世,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是相当高的,多发于50岁以上的男性群体,属于一种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那么,胃癌中晚期化疗有用吗?
由于胃癌的隐秘性,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进入胃癌的中晚期,手术治疗原则为整块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润胃壁在内的胃的部分或全部,按临床分期标准整块清除胃周围的淋巴结,重建消化道。
化疗用于根治性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延长生存期。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适量化疗,能减缓肿瘤的发展速度,改善症状,有一定的近期效果。早期胃癌根治术后原则上不必辅助化疗,有下列情况者应行辅助化疗:病理类型恶性程度高;癌灶面积大于5厘米;多发癌灶;年龄低于40岁。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姑息手术后、根治术后复发者需要化疗。
常用的胃癌化疗给药途径有口服给药、静脉、腹膜腔给药、动脉插管区域灌注给药等。常用的口服化疗药有替加氟、优福定、氟铁龙等。常用的静脉化疗药有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阿霉、依托泊苷、甲酰四氢叶酸钙等。近年来紫杉醇、草酸铂、拓扑酶抑制剂、希罗达等新的化疗药物用于胃癌治疗。
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早期胃癌经治疗后预后较好。贲门癌与胃上1/3的近端胃癌比胃体及胃远端癌的预后要差。女性较男性预后要好。60岁以上胃癌患者术后效果较好,30岁以下预后很差。
胃癌会引起肩膀疼吗
胃癌会引起肩膀疼吗?胃癌(gastric cancer)是最常见的胃肿瘤,系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即胃腺癌。在胃的恶性肿瘤中,腺癌占95%。这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乃至名列人类所有恶性肿瘤的前茅。一般多见于中年以后的男性。胃癌会引起肩膀疼吗?
症状:
1、消瘦和贫血:有关专家统计约有九成患者患有消瘦,往往消瘦3公斤以上才引起重视,随即进行性消瘦更加明显,有的可达5公斤以上。
2、晚期胃癌病人多以上腹疼痛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不易缓解为主要症状。也因患者的个体差异疼痛程度也轻重不一,重者可有胀痛、水肿、钝痛、锐痛等表现,进食后不能缓解,且症状多有加重。
3、晚期胃癌的转移几率比较大,一般可直接蔓延至邻近的胰腺、肝脏、横结肠等,也可经淋巴转移至胃周围淋巴结及远处淋巴结,有的在左锁骨上可触及质硬不活动的淋巴结。还可通过血液循环转移至肝、肺、脑、骨骼、卵巢等处,从而出现腹水、黄疸、肝脏肿大等症状。
治疗:
1、手术治疗
1)根治性手术。原则为整块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润胃壁在内的胃的部分或全部,按临床分期标准整块清除胃周围的淋巴结,重建消化道。
2)姑息性手术。原发灶无法切除,为了减轻由于梗阻、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引起的症状而作的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空肠造口、穿孔修补术等。
2、化疗
用于根治性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延长生存期。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适量化疗,能减缓肿瘤的发展速度,改善症状,有一定的近期效果。早期胃癌根治术后原则上不必辅助化疗,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姑息手术后、根治术后复发者需要化疗。
常用的胃癌化疗给药途径有口服给药、静脉、腹膜腔给药、动脉插管区域灌注给药等。常用的口服化疗药有替加氟、优福定、氟铁龙等。常用的静脉化疗药有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阿霉、依托泊苷、甲酰四氢叶酸钙等。近年来紫杉醇、草酸铂、拓扑酶抑制剂、希罗达等新的化疗药物用于胃癌治疗。
3、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可针对性地损伤癌细胞,减轻正常细胞损害。目前胃癌靶向治疗药物种类及作用均有限。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细胞周期抑制剂、细胞凋亡促进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等。
胃窦低分化腺癌能治吗
胃低分化腺癌是一种疾病,恶性程度相对较高。胃窦低分化腺癌能治吗?胃窦胃体低分化腺癌无论手术与否、放化疗与否,都应该吃药(中药),中西医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治疗疾病。
胃低分化腺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高,发现时通常已处于中晚期,且发病迅速,预后较差。因此胃低分化腺癌的治疗相对困难。早期胃低分化腺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凡临床检查无明显转移征象,各重要脏器无严重器质性病变,估计全身营养状态、免疫功能能忍受手术的胃低分化腺癌患者均应予剖腹探查的机会。早期胃低分化腺癌手术后,可根据手术切除是否完全、患者身体耐受程度的不同而辅以放化疗、中医药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以防止复发。
中晚期胃低分化腺癌的治疗主张多种方法综合进行。中晚期胃低分化腺癌大多已经发生扩散转移,难以进行手术切除,即使病人身体能够耐受手术,也仅为姑息性切除,此时,中晚期胃低分化腺癌的治疗应结合多种方法,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最大的优势。胃低分化腺癌对化疗不敏感,用于中晚期胃低分化腺癌的治疗中,可一定程度上缩小癌肿,为手术创造机会,也可用在姑息性手术治疗后,以控制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期。胃低分化腺癌对放疗有一定敏感性,术前术后均可应用。胃低分化腺癌手术前放疗,可缩小癌肿,提高手术切除几率;胃低分化腺癌手术后放疗,可消灭可能存在的残留病灶以防止转移和复发。
胃癌早期有哪些症状
胃癌是各种癌症疾病中发病率和危害性比较高的一类肿瘤疾病,而且,一般在早期很难被发现,这是由于大多数人不是很了解胃癌的早期症状,因此,往往导致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下面为您介绍胃癌的早期临床表现。
1、胃癌早期可能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如果肝功能正常,则应引起警惕。
2、消化道出血也是胃癌的早期症状表现之一,胃癌患者常见的有呕血、黑便及大便潜血阳性。在胃癌早期即可存在少量出血的征象,如果出现出血状况,千万不要不当回事,应该及时就医。
3、上腹部饱胀感常为老年人胃癌的早期症状,有时胃癌患者可伴有嗳气、泛酸、恶心、呕吐。若癌肿位于胃的入口(贲门)处,可感到进食不通畅;若癌肿位于胃的出口(幽门)处,出现梗阻时,病人可呕吐出腐败的隔夜食物。
以上是胃癌早期的一些症状介绍,如果出现上述现象中的任何一条,请尽快就医,排除胃癌的可能性。若是确诊为胃癌肿瘤,请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我们应该了解的胃癌常识12条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当今威胁人类的第一杀手。肿瘤可怕,但是,2004年6月27日《世界癌症报告》提供的确切证据表明:多达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生活在当今工作和生活压力极大、生活节奏极快的社会里的人们,最为珍贵的是拥有健康的身体。然而,健康并非与生俱来,它也需要您的自身呵护!
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人们是怎样呵护自己的健康。今天的中青年“白骨精”(即白领、骨干、精英),他们的生活习惯很不好:如不吃早餐、中午吃的是快餐、晚上是酒会应酬。他们的胃早已不是容纳像我们父辈们所吃的食物了,胃也有点受不了这种“非常礼遇”。因此,这些中年“白骨精”中常常患有胃病。而普通人却认为“胃病”不是病,吃点胃药就能扛过去。所以,英年早逝的人中患胃癌的可不少。
今天我写点有关胃癌的常识共12条,希望那些患有胃病的人认真研读,起到有助于细心呵护自己的健康的作用。
一胃癌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的排行榜:
男性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的肿瘤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癌、食管癌、膀胱癌、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瘤、脑肿瘤。
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的肿瘤分别为: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肝癌、卵巢癌、胰腺癌、食管癌、子宫癌、脑肿瘤。
因此,胃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排序是第二、三位。
二我国胃癌的发病情况: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占首位(17.2%)。男女之比约为2:1;性别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平均死亡年龄为61.62岁,其中男性为61.11岁,女性为62.59。
三胃癌的临床分期:
胃癌可分Ⅰ、Ⅱ、Ⅲ、Ⅳ期。Ⅰ期为最早,Ⅳ期最晚。我们常听说的早期胃癌仅指第Ⅰ期,其余均称之为中晚期胃癌(又称为进展期胃癌)。
四我国胃癌确诊时的分期情况:
Ⅰ期占4.1%、Ⅱ期占21.8%、Ⅲ期占31.7%、Ⅳ期占42.4%。
从这个比率能看出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极低。与相邻的日本相差甚远。日本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将胃镜和结肠镜作为健康体检的项目,要求在40岁、50岁、60岁,这三个年龄段必须各查一次胃和结肠镜。所以日本国的早期胃癌、肠癌检出率明显高于我国,自然这两种肿瘤的治疗效果也优于我国。
五我国胃癌确诊的平均天数:
胃癌从首诊至确诊需要的时间平均为113.5天,其中96.8%在综合性医院就诊而确定的。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胃癌不好诊断。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胃癌诊断非常简单:只要做一个胃镜取一块胃内组织去做病理切片,就能得到确定诊断。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困难了呢?原因有两方面,1医生不重视,总当成胃病,吃药,而不建议做胃镜检查。2病人因害怕做胃镜的痛苦而迟迟不去检查,导致延误诊断。我们的邻国日本就把胃镜作为胃癌的筛选检查,因此能他们的早期胃癌诊断率高,治疗效果比我国好。
六胃癌五年生存率:
在我国,一般综合性医院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平均为30%,而某些专科医院可高达50%;再看看各临床分期的五年生存率:Ⅰ期83.3%、Ⅱ期59.3%、Ⅲ期22.1%、Ⅳ期1.8%。从这组数据来看,早期胃癌(即第Ⅰ期)的治疗效果明显要好于其它分期,但是,胃癌在确诊时Ⅰ期只占4.1%。
七胃癌的发病的地区差异:
在我国,胃癌以西北部的青海、宁夏、甘肃三省为最高,其次为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而南部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最低。
八胃癌与环境、饮食的关系:
胃癌发病率与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高纬度地区胃癌的发病率较高。生活在泥炭土壤地区的居民,其发病率也较生活在沙土或粘土地的居民高。生活在煤矿或石棉矿区的居民,胃癌的发病率显著较高。土壤中锌与铜含量的比例与胃癌的发病率高低也有关。我国北部及东南沿海各省的胃癌发病率也远较南方或西南各省的发病率高。烟熏、盐腌、真菌污染食品与胃癌发生有关。
九胃癌与遗传的关系:
胃癌并不传染也没有直接遗传的证据,但胃癌在少数家族中有聚集现象(非传染所致,只因为家族中生活、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同或相近。);胃癌与血型有一定关系:A型血人的胃癌危险度高出其他血型20-30%。这些都说明遗传与胃癌有关。但大多数学者持谨慎态度,认为证据不足。
十胃癌的高危人群:
应该说胃癌的确切病因还不是十分清楚。但已知胃癌与胃的一些良性疾病有关,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胃病”如: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残胃(即胃的良性病变手术后残留的胃),残胃发生的胃癌我们称这为残胃癌。胃癌也与胃的一些癌前病变有关如:异形增生(亦称不典型增生),肠化生等;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胃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但据国内的资料,胃癌出现症状后仅有1/5的病人在三个月内得到确诊,另有约1/4的病人在出现症状1年以上才得到确诊。因此在胃癌住院治疗的病人中,Ⅰ、Ⅱ期胃癌患者仅占15%左右。
因此,凡有下列情况者,应高度警惕,①40岁以上出现中上腹不适或疼痛,疼痛无明显节律性并伴明显食欲不振和消瘦者;②胃溃疡患者,经严格内科治疗而症状仍无好转者;③慢性姜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经内科治疗无效者;④X线检查显示胃息肉>2cm者;⑤中年以上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贫血、消瘦和粪便隐血持续阳性者。
十一胃癌的诊断方法:
1首选胃镜检查:胃镜加活检是诊断胃癌最可靠方法,是早期诊断胃癌的有效方法。细胞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的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2次选钡餐:无痛苦易为患者接受;“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可对胃癌作出定性诊断及定量诊断;是胃癌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确诊率86.2%。但难以发现早期胃癌。
3腹部超声: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方法,但它可以判断胃癌的胃外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为手术提供依据。
十二胃癌的治疗:
①手术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也是唯一有可能治愈进展期胃癌的手段。因此对胃癌的手术治疗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只要病人全身情况许可又无明确的远处转移时均应施行剖腹手术。
②对中晚期胃癌因有较高复发及转移,必须积极地辅以术前术后的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以提高疗效。
③如病期较晚或主要脏器严重合并症而不能作根治性切除,应视具体情况争取作原发灶切除的姑息手术,以利综合治疗。
④对无法切除物晚期胃癌应积极采用综合治疗取得改善症状、延长生命的效果。
综上所术,对于患有“胃病”的人一定要去做胃镜。现在做胃镜检查也可以有麻醉,也称为无痛胃镜,就是用少量静脉麻醉剂让你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没有知觉,可以避免因为胃镜所带来的不适,打消对做胃镜的恐惧感。不过,因为疼痛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应,失去了这层保护后,胃镜的并发症也就会相应增加。有利则有弊。不要盲目地追求无痛胃镜。
还得提醒一下:不要认为有胃病就一定会得胃癌。只要定期做胃镜,就能避免晚期胃癌的出现,又能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