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什么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什么:
  对于慢性盆腔炎的女性,由于不可能长期服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所以通常就是采用中医治疗,而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包括常见的口服中药治疗中药热敷下腹部,以及中药灌肠治疗,而且还可以通过针灸穴位来辅助治疗。对于慢性盆腔炎症,肛门用药的效果通常就比较好,而且在炎症没有急性发作的时候,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是使用中药或者中成药来全面调理治疗,不但可以用中药进行肛门灌肠,还可以用中成药,比如康妇消炎栓来进行直肠给药治疗。
  而在慢性盆腔炎期间,中医的用药除了肛门灌肠以外,还可以直接用中药来进行口服,但由于每个女性的体质情况不同,所以使用的中药会因人而异,因为中医需要根据每个女性的舌苔、脉象、症状以及体质来综合判断。对于湿热郁结的女性,常常都会选择当归、苦参、鸡血藤、鱼腥草、连翘、金银花等药物来进行清热解毒,燥湿止痛治疗。而且还可以用这些中药封包以后,在下腹部进行热敷,也能够缓解慢性的盆腔痛,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盐封包来热敷下腹部,特别适合有慢性输卵管积水的女性。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什么相关阅读

盆腔炎有哪些症状

盆腔炎这种疾病的出现危害性很大,并且在治疗上也居于一定的难度,所以患上了盆腔炎我们需要保证及时发现和治疗,因为发病的早期危害性还不是很大,病情也是比较容易控制住的,而想要及时发现患了盆腔炎,要了解这种疾病的症状,那么患了盆腔炎有哪些症状呢?

盆腔炎有什么症状
  盆腔炎有什么症状?盆腔炎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轻者可无明显的盆腔炎症状,或妇科检查仅发现子宫颈抬举痛、子宫体压痛或附件区压痛。严重者面色潮红,体温升高,心率加快,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甚至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
  盆腔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类,具体看看各有什么症状:
  1、急性盆腔炎症
  其症状是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月经期发病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盆腔炎包裹形成盆腔脓肿可引起局部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压迫直肠可出现便意频繁和排便后有不尽感,腹泻或便秘的症状。急性盆腔炎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慢性盆腔炎症
  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慢性盆腔炎症的症状是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其次是月经异常,月经不规则。病程长时部分妇女可出现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往往经久不愈,反复发作,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

盆腔炎是怎样引起的

盆腔炎这种疾病涉及到女性多种器官,因此相对于其他的妇科疾病来说,这种疾病的危害性更大一些,因此我们要多多了解它的发病原因,做好预防和治疗的措施,那么,到底盆腔炎是怎样引起的呢?

 女性盆腔炎是怎么引起的
  主要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性传播的病原体(如淋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疱疹病毒)。
  引起急性盆腔炎的主要病因:产后或流产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术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急性盆腔炎可使机体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及急性子宫肌炎、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盆腔腹膜炎、败血症及脓毒血症等。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它可使机体发生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盆腔炎的治疗
  1、心理治疗一般治疗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2、物理疗法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可加入各种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蜡疗等。
  3、其他药物治疗因为女性生殖系统有自然的防御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能抵御细菌的入侵,只有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女性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才会导致盆腔炎的发生。所以私处也要进行日常护理,每天清洗外阴时,选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更适合。至于冲洗阴道,每周一次就差不多了,以避免造成菌群失调而引发细菌感染。

盆腔炎的原因都有哪些

盆腔炎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疾病之一,一般主要发病与中老年女性中,而导致盆腔炎出现的因素,主要还是因为人们缺少对这种疾病的预防意识,也不知道导致盆腔炎出现的原因,因此就没有办法避免盆腔炎的出现,那么盆腔炎的原因都是什么呢?

盆腔炎是怎么引起的?盆腔炎性疾病可为外源性病原体和内源性病原体感染,性活动、下生殖道感染、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性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等都可引起本病。
  1、年龄:据资料显示,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发年龄为15-25岁。年轻妇女容易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可能与频繁性活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黏液机械防御功能较差有关。
  2、性活动: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妇女,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
  3、下生殖道感染:下生殖道感染如淋病奈瑟菌性子宫颈炎、衣原体性子宫颈炎以及细菌性阴道病与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4、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由于手术所致生殖道黏膜损伤、出血、坏死,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病原体上行感染。
  5、性卫生不良:经期性交,使用不洁月经垫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此外,低收入群体不注意性卫生保健,阴道冲洗者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率高。
  6、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如阑尾炎、腹膜炎等蔓延至盆腔,病原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7、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的盆腔广泛粘连、输卵管损伤、输卵管防御能力下降,容易造成再次感染,导致急性发作。

盆腔炎的治疗方法

由于盆腔炎这种疾病会影响女性的生育,因此患上了盆腔炎对于治疗我们需要引起重视,更不能够病急乱投医随便进行治疗,而是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治疗方式,毕竟每个人的具体病情都是不同的,那么患上了盆腔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盆腔炎性疾病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可清楚病原体,改善症状及体征,减少后遗症。经恰当的抗生素积极治疗,绝大多数盆腔炎性疾病能彻底治愈。
  抗生素治疗的原则:经验性、广谱、及时及个体化。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较合理,但通常需在获得实验室结果前给予抗生素治疗,因此,初始治疗往往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
  由于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多为淋病奈瑟菌、衣原体以及需氧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又有革兰阴性及革兰阳性之分,故抗生素的选择应涵盖以上病原体,选择广谱抗生素以及联合用药。在盆腔炎性疾病诊断48小时内及时用药将明显降低后遗症的发生。具体的选用方案根据医院的条件、病人的接受程度、药物有效性及性价比等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在急性和亚急性期,盆腔炎治疗使用西药抗生素为多,中药也可选用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的方药。而慢性盆腔炎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易造成器官周围粘连,抗炎药物不易进入。因而此时,抗生素的疗效不佳,中药治疗反而更能凸显其优势。目前临床上大部分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都以中药治疗为主。如果能配合以下中医特色的辅助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更佳。
  (一)按摩治疗盆腔炎的单穴
  1、中极穴:先用右手中指指腹顺时针方向按揉中极穴两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此穴对小便不通,带下病,盆腔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子宫穴: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双手拇指分别按于两侧子宫穴,先顺时针方向按揉两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腹部放散为好,此穴对痛经,月经不调,盆腔为较好的治疗功效。
  3、关元穴:取坐位或仰卧位,先用食指或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关元穴两娩,再点按半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此穴对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盆腔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辩证加按
  1、急性盆腔炎:加按带脉,中极,阴陵泉,三阴交,曲池穴,每个穴位按摩两分钟,力度以感到酸胀为佳。
  2、慢性盆腔炎:加按气海,中极,膈俞,肾俞穴,每个穴位按摩三分钟,力度以局部微热为度。
  (二)盆腔炎的拔罐疗法
  选穴:肾俞,腰眼,腰阳关,八髎,关元,曲骨,气海,归来,三阴交,足三里为主穴,月经多者,加血海穴,痛经者,加地机穴,白带多者加阴陵泉穴,发热恶寒,低热者加大椎,曲池穴。
  方法:取上穴,采用单纯罐法或温水罐法,敷姜罐法,通常在腰骶部穴上置8-10个罐,若发热者,在大椎或曲池穴上施行刺络罐法,起罐后再于腹部及下肢穴位上置6-8个罐,均留罐10-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也可每次选2-4个穴位,先施行挑罐法,然后再在其他穴位上施行单纯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周1-2次,挑完以上所有穴位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10天。

盆腔炎吃什么药

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在生活中危害了很多女性朋友的健康,有一些患者甚至还因为盆腔炎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因此我们对盆腔炎这种疾病,不能放任不管,要及时采用药物治疗,那么患上了盆腔炎吃什么药呢?

在治疗盆腔炎的时候最好中西药结合,不会形成耐药性,治疗效果更好。在治疗方面可根据目前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以服用中药为主。
  1、一般情况下,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才能明显地减轻病痛,主要的药物有:
  (1) 抗生素:宜联合用药,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
  A. 青霉素G:每日240–1000万单位,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减至每日80–160万单位,分次肌肉注射。
  B. 红霉素:每日1–1.5克,静脉滴注,加用卡那霉素0.5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
  (2) 给予充分营养及液体摄入,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2、而采用中药成药调理的方法,如果恰当一般可以根治病源,毕竟西药的药效虽然明显,但很多时候并不能根治这样复杂的妇科病,而且中成药也有滋补的功效。
  (1)妇科千金片:每次4片,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金鸡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汤剂:请中医妇科专家根据当前病情辨证施治;中成药口服:如金刚藤糖浆、妇乐颗粒、妇科千金片、妇炎康等;肛门用药:野菊花栓、康妇消炎栓等。
  (4)同时,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见效快,疗效确切,许多患者治愈后都不再复发,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山药、玉竹、虫草、桂圆肉、丁香、广东紫珠、坤草、鸡血藤、千金拔、麦冬、阿胶、乌蛇、制首乌、太子参、青阳参、铁胆粉、紫河车、白鱼膘、怀牛膝、鹿角霜、炮山甲、赤白芍各、红花、桃仁、紫云英、鲜罗勒、石楠叶、仙茅、仙灵脾、肉苁蓉、败酱草、菟丝子、路路通、生薏仁、红藤、熟地、三棱、片姜黄、生甘草治疗。

(0)

相关推荐

  • 盆腔炎怎么检查出来

    盆腔炎怎么检查出来:   盆腔炎性疾病是常见的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包括外源性病原体与内源性病原体,常为混合感染。患者的体征差异较大,轻者无明显的异常发现,或妇科检查仅发现…

    11-11
    13
  • 盆腔炎小腹会疼吗

    盆腔炎除了会出现白带异常、月经不调等症状之外,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小腹疼痛。这主要与患者患病的程度以及自身的体质有关。盆腔炎若是不及时治疗,其危害性更大,不仅疾病极易反复发作,也…

    10-22
    11
  • 盆腔炎外阴痒吗

    盆腔炎会致使患者白带出血异常增多,而白带异常增多会致使局部出现炎症,甚至合并有阴道炎这一妇科疾病,所以盆腔炎发作时有部分患者会感觉到外阴痒。盆腔炎的症状表现有很多,除了腹部疼痛等症…

    10-24
    15
  • 盆腔炎为什么会腹胀

    盆腔炎患者除了会出现下腹疼痛、发烧、白带异常等症状,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胀,这主要是因为盆腔发炎会致使患者的盆腔处于充血状态,间接性影响到肠道蠕动所致。盆腔炎严重时会诱发患者患上宫…

    11-04
    13
  • 盆腔炎由什么引起的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或是子宫病变而导致的疾病,这是目前国内最为常见的女性感染性疾病之一,目前引起盆腔炎的主要原因有女性在经期长期不注意卫生;或是女性产后或流产后护理时受到感染,…

    12-06
    14
  • 盆腔炎白带有血丝吗

    盆腔炎是结婚之后容易患上的一种疾病。盆腔炎白带是会有血丝的。因为盆腔炎是一种生殖系统的疾病,会导致白带出现异常,会有出现血丝的可能。二期诶盆腔炎还会引起性交疼痛、性交出血而引起白带…

    12-14
    12
  • 盆腔炎用什么药物治疗

    现如今有不少女人的身体都容易得盆腔炎这种疾病,而目前针对该疾病最常被应用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疗法,一般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治疗。现如今经常被应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有…

    10-13
    15
  • 盆腔炎和附件炎的不同

    盆腔炎和附件炎主要有以下区别,第一、盆腔炎范围比较广,附件炎只出现在附件的一侧或者双侧。第二、盆腔炎病情重一些,附件炎相对较轻。第三、盆腔炎的症状是子宫有压痛、双侧附件有压痛,附件…

    11-05
    16
  • 盆腔炎的早期症状

    盆腔炎的早期症状:   盆腔炎在早期由于症状不是很典型,炎症也不是很厉害。所以这个时候患者可能就会出现小肚子胀痛,腰酸这样的感觉,有的可能会出现分泌物的增多。由于这样的症状并没有什…

    11-24
    24
  • 盆腔炎不治疗能自愈吗

    盆腔炎不治疗能自愈吗:   如果是轻微的盆腔炎,表现为下腹部轻微的疼痛,或者是白带量的增多,颜色发黄的话,通过放松心情锻炼身体,调整生活方式,减少性生活,有时候是可以自愈的,但是自…

    11-13
    17
  • 得了盆腔炎的症状应该注意什么

    得了盆腔炎的症状应该注意什么:   盆腔炎是有性生活的女性一种上生殖道感染的妇科疾病。发生盆腔炎之后患者要给予积极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调养和护理。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

    12-12
    15
  • 盆腔炎盆腔积液怎么治

    盆腔积液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生理性盆腔积液,可不治疗,有些积液会自然吸收。病理性积液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如果是盆腔炎导致的,需要抗炎治疗,服用抗生素。对于急性盆腔炎,应使用抗生素…

    11-09
    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