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肌肤疾病,而这种疾病的出现会伴有着明显的感染现象,其实也会有着很多的原因,比如说是因为细菌感染而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因为不良的卫生习惯,当然这和气候的因素,职业的环境都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需要做好预防。
在现实的生活中,脚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肌肤,疾病引发的原因有很多,一旦被感染之后就会出现明显的脚臭,瘙痒以及严重的蜕皮现象,导致各人的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尽快的接受治疗,但是首先就应该了解脚气的病因有哪些呢?
一、细菌感染
脚气是由脚部皮肤上的真菌引起的。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红色毛癣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对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它最有可能会入侵到指甲中。
二、不良卫生习惯
由于我们的脚平时容易出汗,如果不注意保持脚的卫生,很容易引起脚气病。例如,人们不经常换鞋和换袜子,不经常洗脚,不与他人共用鞋和袜子,不经常用毛巾擦脚,不经常洗脚或洗浴缸等,是一种不良的卫生习惯。另外,洗脚后缺乏及时干燥,吸水后缺乏及时更换鞋袜,会导致长期潮湿或闷热的环境中病原菌繁殖,导致脚气病症状。
三、真菌性疾病
这本身就是一种真菌所引发的疾病,没有积极治疗或护理不当,也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这也是脚气病反复发作的原因。
四、职业环境
有些职业必须穿正式的衣服和皮鞋,有些职业工作环境恶劣,常年有潮热,运动员常年穿着运动鞋,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脚部出现明显的细菌感染,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本身就应该引起重视。
五、气候因素
潮湿和温暖的地方是真菌的天堂,真菌繁殖和发展得很愉快。这也是为什么南方的人很少都会患有脚气病,要想改善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必须要引起重视。
六、明显湿气重
湿热注射或接触湿热有毒气体,即体内水分的重量,会导致脚气病。如果你的脚趾发痒,皮肤潮湿而破碎,有许多小水泡,水泡会在皮肤破裂后,一些水会流出,这其实就是因为湿气比较重而导致的。
脚气的病因相关阅读
脚气是什么症状表现
脚气是让很多人都比较厌烦的一种疾病,因为脚气具有传染性,让很多家族都受着脚气的影响。脚气患者在病情初期要及时的发现自己的病情,及早进行治疗,以免传染上更多的人。我们了解一下脚气是什么症状表现,以便帮助自己更好的进行判断。
1、婴儿脚气病发病常很突然,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者称脑型;突发心力衰竭者称心型。年长儿症状近似成人,以水肿和多发性神经炎为主。年长儿患周围性神经炎者呈现蹲踞时起立困难、膝反射消失、挤压腓肠肌疼痛。
2、常有乏力、精神萎倦、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或便秘,伴腹痛、腹胀、体重减轻、生长发育滞迟等。可早期出现下肢踝部水肿,甚至延至全身,或伴发心包、胸腔、腹腔积液。
3、常先表现烦躁不安、哭声嘶哑,以至失音,继而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喂食呛咳、嗜睡,严重时发生昏迷惊厥。有时昏迷惊厥可突然发生。
4、常突发心力衰竭,婴儿烦躁不安、尖叫、呛咳、气促、出冷汗、唇指(趾)青紫。
5、孕母缺乏维生素B1,新生儿可患先天性脚气病,表现为哭声无力、神情萎靡、吸吮力弱、水肿、嗜睡。
6、浸渍糜烂型。先来说说这一脚气类型的症状,如若脚气的症状以浸渍糜烂型为主要表现,那么主要是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病程慢性,而这一类型脚气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多汗、瘙痒、异臭味,患者常常会在4、5趾间的发现皮损浸渍、糜烂,如若不曾注意,不去治疗,那么有时会继发细菌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或丹毒。
7、水疱型。这是很多脚气患者所熟悉的一种症状,患者常可发现,在脚底板,趾间区散落着清亮的小水疱,而这一类型多因须癣毛癣菌所致,此时,患者常会有瘙痒、水疱、脓疱,有时见裂隙,由于脚气具有传染性,皮损可由趾间区向周围扩展,疱液初起清亮,但病情持续发展则会因伴发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而变得浑浊。如若治疗不及时,往往易发生癣菌疹。
8、角化增生型。这一类型的脚气,通常是因红色毛癣菌所致,临床表现以糠状鳞屑、角化过度为主要特点,而这种类型患者,常也有甲癣病史。而弥漫于整个足底及侧缘的在增厚红斑基底上的片状银白色鳞屑是这一类型的脚气主要症状,在冬季的时候,常常会发生皲裂。
脚气都是有传染性质的,正常在在平时为了避免被传染脚气,要注意不要随便穿公共场所的拖鞋,在洗浴场所最好是自备鞋子等物品,而出现了脚气的患者在发病之后也要根据自身的真菌类性积极地进行相关的治疗,以免影响生活。
角化型脚气怎么根治
角化型脚气也是常见的脚气类型,这种类型的脚气典型的症状就是会出现皮肤纹路加重,并且容易引发龟裂、出血等,因此患了角化型脚气是非常疼痛的,尤其是在冬季天气寒冷干燥,症状便会加重,那么患上了角化型脚气怎么根治比较好呢?
角化型脚气怎么根治
角化型脚气是非常常见的皮肤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足部皮肤红斑鳞屑、角化过度,皮疹呈环状或鱼鳞状,粗糙无汗,寒冬季节皮肤皲裂疼痛、妨碍行走。因患处皮肤角化增厚,一般外用抗真菌药物难以渗透吸收,临床上治疗较棘手。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久居湿地而感染风湿热毒下注足部,蕴积生虫,或脾胃二经湿热下注,热盛,或传染所致。
在发病初期,皮损特点基本同丘疹鳞屑型,后随病期延长及病情发展,逐渐出现皮肤角化过度,粗糙无汗,皮肤纹理增宽加深。此型特点为角质增厚、脱屑、干燥,累及整个足跖甚至向足背蔓延,双足对称发病。角化型脚气由于角质层细胞脱落缓慢以致角质层细胞堆积形成角化过度。在冬季气候干燥时,常发生皲裂,有的甚至到夏季也不能恢复。
中医治角化型脚气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热侵袭,湿热下注所为,当以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为治,介绍几则外治方,效果显著:
1、木瓜30克,甘草3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侯温后足浴5—10分钟,每日2次,每天1剂,连续5—10天。
2、藿香30克,黄精、大黄、皂矾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备用(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5天。
3、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上药水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每次10—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
4、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将上药烘干研末,密封包装,每袋约重40克,每次取粉剂1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1000~2000毫升,混匀足浴,每次2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治脚气用什么药好
脚气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带来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治疗脚气,选药最基本的原则是对症下药,切忌胡乱用药,以免贻误病情,那么,治脚气用什么药好呢?我们来具体了解了解。
脚气通常表现为患者的患处有红肿、溃烂、流脓的现象,而且有些严重的脚气患者还会有其他的并发症存在,脚气带给患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瘙痒,也有很多患者因为瘙痒搞的夜不能寐,所以治疗脚气的用药是关键。
1、选器具有杀真菌功效的药物
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所以要选择能够杀灭真菌的药品。有的人单纯使用止痒药物,固然短期内脚气药||症状可以相对缓解,但是很快就会复发,有时还会加重真菌感染。另外,当合并严峻细菌感染或局部泛起较严峻反常反应症状时,应首先考虑抗炎治疗。
2、选用轻易吸收、渗透渗出力强的药物
引起脚气的真菌不仅存在于皮肤表面,还藏在皮肤深层。假如药物仅仅笼盖在皮肤表面,深层的真菌将无法被完全杀灭,使脚气不能根治,时常复发。山寨脚气药横行市场,治疗脚气选药需谨严。
3、选用干爽清洁、不粘衣袜的药物
在使用药物时最不喜欢油腻的感觉,更担心把药物粘到衣袜上,这样不仅会弄脏衣物,还会造成铺张。
脚气的治疗需要一个长期用药的过程,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治好的,所以治疗脚气一定要有耐心,每一种疾病的来临都不是忽然形成的,其展现出一定的症状就说明其已经存在爆发的条件了,所以一定不能轻视。
角质型脚气如何治疗
脚气这种疾病让患者非常烦恼,它带来的瘙痒让我们很是痛苦,同时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积极治疗脚气是非常必要的,角质型脚气是脚气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角质型脚气应该如何治疗吧。
角质型脚气又叫角化过度型脚气,发病时间一般为冬季,发病人群主要为维生素B1缺乏者或者不注意脚步卫生者或与人共穿鞋者,症状主要表现有足跟、足跖或足缘皮肤粗厚,皮肤纹理既增厚又加深,还会出现皲裂,皲裂后患处会出血。
得了角质型脚气的患者可以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中药煎汤外洗进行治疗。另外,患者还可以通过勤洗勤换袜子的方式治疗疾病。
中医治疗
(1)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于患处。适用于糜烂型脚气
(2)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或有感染时应用有良好效果。
(3)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连续治疗7天,对角化型有良效。
(4)木瓜30克,甘草3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侯温后足浴5—10分钟,每日2次,每天1剂,连续5—10天。
(5)藿香30克,黄精、大黄、皂矾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备用(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5—10天。
(6)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上药水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每次10—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
看完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现在对于角质型脚气怎么治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多加预防,积极治疗,脚气这种疾病就不会在我们身上发生,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孕妇有脚气怎么办
女性在怀孕的时候烦心事就很多,有脚气就是雪上加霜。每次脚气病发作都奇痒无比,忍不住去扣脚,但是发痒又不能随意用药,这个时候真是心塞了。想要摆脱脚气的烦恼就需要进行治疗,那么孕妇有脚气怎么办,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内容介绍吧。
一般情况下,脚气分为三种:糜烂型,水疱型和角化型。对于糜烂型:先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雷佛奴尔溶液浸泡,然后外涂龙胆紫或脚气粉,每日2次,待收干后再外搽脚气灵或癣敌药膏,每日2次。对于水疱型:每日用热水泡脚后外搽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皮干后再搽脚气灵或癣敌膏。对于角化型:可外用复方苯甲酸膏或与复方水杨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涂药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药物浸入厚皮,便于厚皮剥脱。
同时孕妇也要注意脚气的一些护理方法:
1、注意清洁。要注意脚部清洁,经常泡脚,保持皮肤干燥,每天清洗数次,勤换鞋袜,尽量在阳光下晒干。
2、选择合适的鞋袜。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袜子应以纯棉为宜,透气性好。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
3、饮食清淡。孕期饮食应清淡少盐,远离辛辣刺激食物。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4、良好的心态。情绪宜恬静,激动和紧张情绪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脚臭。
一般来说,在怀孕期间孕妇是不可以随意用药的,但是因为怀孕后饮食习惯和体内激素的变化,有的孕妇会有脚气,此时孕妇不比过于着急,很多孕妈妈在生产后脚气现象也随着消失。如果是实在受不了的话,建议咨询医生后方进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