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人,但没有丙型肝炎的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的丙肝感染。顾名思义,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人。这些人也可能有一些丙型肝炎的症状,所以也需要及时治疗,需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慢性病、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体内有丙型肝炎病毒的人,但没有疾病症状。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类似。虽然大多数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但具有传染性,因为含有丙型肝炎病毒,而且长期在体内有病毒,那么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1.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阴性。此时,如果ALT正常,则暂时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因为此时可能不存在丙型肝炎病毒。当被复制时,身体的免疫系统和丙型肝炎病毒呈现出和平共处的状态。如果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能会破坏这种平衡,从而导致不良后果。
  2.如果丙型肝炎病毒在检测后呈阳性,则无需检查确定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则不确定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需要进行另一项检测。这是因为丙型肝炎病毒通常有一定的窗口期。
  3.可以进行B超检查。如果确定肝脏已经受损,则必须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4. 可以检查血清纤维化指标,如果透明质酸(HA),血清III型前胶原肽(PCIII),层粘连蛋白(LN),III型胶原(PIIIP)等指标增加,则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丙肝病毒对生命的威胁非常大,所以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不能忽视疾病,一定要注意早期发现疾病,根据病情积极配合专业医生接受有效的治疗,丙型肝炎病毒阳性需要抗病毒治疗。
  应该注意的是,目前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仅是干扰素,并且利巴韦林只能作为辅助药物治疗。对于ALT阳性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治疗,可以使用长效干扰素。但长效干扰素更昂贵,可选择一般干扰素,有必要增加剂量并延长治疗过程。

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吗相关阅读

丙肝是什么病

丙肝是比较多见的一种肝脏疾病,只是绝大多数人都只了解乙肝,因为相对来说乙肝的发病率更高一些。但是近些年感染丙肝的人数也逐渐开始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所以就有必要对这种疾病做出一定的了解。那么丙肝是什么病呢?

一、丙肝是病毒性肝炎
  丙肝其实就是肝脏受到丙型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会经过输血或者吸毒等方式进行传播,而且在发病之后会对肝脏造成极大的危害,尤其是会让肝脏细胞出现炎症坏死的不良情况,甚至还会导致肝衰竭和死亡,因此一旦诊断就要提高重视。

二、丙肝的临床表现
  1、急性丙肝症状:如果是患上了急性丙型肝炎,就会出现轻中度的黄疸症状,可有皮肤发黄、尿液发黄以及眼珠发黄的不良反应,同时可能会伴随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的肠胃道反应,部分患者也会感觉到全身疲乏无力,并会变得嗜睡。
  2、慢性丙肝症状:对于慢性丙肝,所引发的症状就相对比较轻微,主要会有腹胀腹痛、面黄肌瘦和容易疲乏的临床表现,但症状容易反复性发作,可能就会逐渐恶化为肝硬化,从而可出现腹腔积液和肝性脑病等严重的并发症。

三、丙肝的治疗方法
  一旦确诊为丙肝,就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接受相关治疗,其主要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患者可服用特拉匹韦片、转移因子胶囊、利巴韦林以及至灵胶囊一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必要情况下可皮下注射一定剂量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或重组人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不过丙肝的病程往往比较长,患者就需要坚持按疗程按剂量服药,还要定期去做肝功能检查。

对丙型肝炎你了解几分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艾滋病的感染途径相同,都可以经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但丙型肝炎以血液传播为主。尽管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进行丙型肝炎筛查后,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的患者明显减少,但通过血液透析、静脉注射毒品、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和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感染的丙型肝炎仍时有发生。

丙型肝炎病毒还是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的“好朋友”,经常与它们“手拉手”藏在血液内,一起“钻”进人体,使人同时感染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或艾滋病。

丙型肝炎病毒很狡猾,在人体内会把自己重要的基因隐藏起来,并保持其相对稳定;而把不太重要的、能够通过免疫选择和进化的基因放在容易发生变异的位置,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不停地发生变异,使病毒能很快适应环境和逃避人体免疫系统对它的清除。因此,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研制出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

丙型肝炎病毒甚至比乙型肝炎病毒更阴险、狠毒。95%的成年人在感染乙型肝炎后能够成功地抵御感染,将病毒从体内彻底清除;而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后,只有大约30%~40%的人在6个月内可将体内病毒自动清除。

乙型肝炎病毒只会寄生在肝细胞内,它本身并不引起肝损伤,只有在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刺激而“生气”的时候,才会和肝细胞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打仗”,引起肝细胞“死亡”。而丙型肝炎病毒不仅会刺激免疫系统“生气”,引起肝损伤,还会直接破坏肝细胞,导致肝功能异常。

丙型肝炎的起病大多非常隐匿,易被忽视。约80%丙型肝炎患者最初并不知道自己患病,直至发展为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和肝癌才被发现。慢性肝病毒感染者中,25%的感染者像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样肝功能正常、肝脏损害轻微;60%的患者转氨酶轻度升高,肝脏损害为轻-中度的坏死性炎症和极轻度的肝纤维化。

有10%~20%的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可能在10~30年里进展为肝硬化;在肝硬化病人中,每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病率为1%~7%。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因此,丙型肝炎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用达拉他韦治疗丙肝效果怎样

达拉他韦可以与索菲布韦联合应用,治疗所有基因型的丙肝病毒感染。对基因1型初治或经治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其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均可达到94%~100%,一些初治患者的疗程甚至可以缩短至8周。

在一项基因3型丙肝病毒感染的Ⅲ期临床研究中,服用达拉他韦联合索菲布韦治疗12周(未联合利巴韦林),初治或经治的不同人群中停药12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63%~95%。

达拉他韦也可以与阿舒瑞韦联合用于治疗基因1型丙肝病毒感染,对初治患者治疗24周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可达到95%;对不适合或不耐受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和干扰素治疗无应答的患者,治疗后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也可达到80%以上。

丙肝病毒对达拉他韦可能产生耐药,且NS5A抑制剂间常有交叉耐药性。耐药常发生于基因2a和3a丙肝病毒感染者,其次是基因1a、5a和6a,基因1b和4a最少见。对曾经用过NS5A治疗失败的患者在治疗前应进行NS5A多态性检测。

在与其他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的情况下,如果与耐药屏障较低的药物(如:西米普韦或阿舒瑞韦)联合,NS5A部位耐药性变异的影响就显得非常明显;但如果与耐药屏障较高的索菲布韦联合,其耐药的影响则很小,甚至可以忽略。

我国流行的丙肝病毒基因型主要是1b,占56.8%。基因1b型丙肝病毒感染者可以选择达拉他韦联合索菲布韦方案,但目前索菲布韦尚未在我国获批的情况下,我国的基因1型丙肝病毒感染者可以选择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方案治疗。

使用阿舒瑞韦治疗丙肝应注意哪些问题

阿舒瑞韦与西米普韦一样,属于第二代蛋白酶抑制剂。但它与西米普韦不同,丙肝病毒NS3蛋白酶存在Q80K变异时,对阿舒瑞韦的疗效无明显影响。因此,患者在治疗前无须进行Q80K变异的检测。

阿舒瑞韦主要在肝脏代谢,通过胆汁从粪便排出体外。在与达拉他韦联合治疗基因1b型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试验中,大约15.8%和12.6%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ALT和AST升高,4.5%的患者因ALT明显升高而中断治疗,但没有肝衰竭的病例发生。

文献中罕见严重肝毒性的报告,表现为发热、皮疹及变态反应性肝炎。因此,在使用含有阿舒瑞韦方案的药物治疗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建议在治疗开始后每2周检测1次肝功能,治疗12周后每4周检测1次肝功能。

在治疗期间,若ALT升高10倍以上,或小于10倍但有明显的肝病进展症状(乏力、恶心、呕吐、黄疸),应立即停药,给予保肝及支持治疗。若ALT升高小于10倍,且无明显临床症状,应严密监测,并给予适当的保肝药物治疗。

2016年有一项研究显示,基线血清白蛋白水平<36g/L的患者在治疗4~8周后阿舒瑞韦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基线血清白蛋白水平≥36 g/L的患者;ALT升高与阿舒瑞韦的血药浓度相关,54.5% ALT明显升高(≥300 U/L)的患者阿舒瑞韦的血药浓度≥800 ng/ml,而阿舒瑞韦的血药浓度<800 ng/ml的患者仅有17.6%的患者ALT明显升高。

达拉他韦不能与哪些药并用

昨天有一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问我,她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目前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缬沙坦分散片治疗。以前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了两次,均在停药后复发。现在检查为基因1b型丙肝病毒感染,想选择索菲布韦+达拉他韦治疗。但不知道这些药物一起吃有没有相互作用?

达拉他韦是丙肝病毒NS5A抑制剂,与与索菲布韦、阿舒瑞韦都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提高了丙肝病毒感染者治疗的安全性,并且可降低病毒的耐药性。

目前的研究显示,一些抗艾滋病药物与达拉他韦有相互作用,一起服用可以使达拉他韦的血药浓度升高或降低,替诺福韦酯可以使达拉他韦血药浓度升高。克拉霉素、伊曲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达比加群酯与达拉他韦一起服用时,也可以升高达拉他韦的血药浓度;但地塞米松、莫达非尼、乙氧萘青霉素和利福喷丁可以降低达拉他韦的血药浓度。

达拉他韦也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血药浓度,影响其他药物的疗效或使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增加。例如:达拉他韦可以增加地高辛和一些他汀类降酯药的血药浓度,使这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增加。

达拉他韦还与苯妥英、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巴比妥、利福平、利福布汀中草药贯叶连翘有可能的相互作用。在使用达拉他韦治疗前应该咨询医生,避免与这些有相互作用的药物一起服用。美沙酮和丁丙诺啡与达拉他韦无明显相互作用,使用美沙酮和丁丙诺啡等药物的吸毒者在达拉他韦治疗时,无须调整药物剂量。

建议患者在治疗丙型肝炎期间适当减少瑞舒伐他汀的剂量,同时监测血压,如果血压降得太低,可能是缬沙坦血药浓度增加所致,建议在心血管内科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缬沙坦的剂量。

提醒大家:索菲布韦和达拉他韦都是刚刚上市不久的新药,虽然有些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能在网站中检索到,但在治疗期间仍需要密切监测,定期检查肝肾功能、注意心率、血压的各种变化,如果遇到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0)

相关推荐

  • 丙肝能生孩子吗

    患有丙肝的女性患者是可以生孩子的,但是最好是在治愈病情以后再进行生育。或者是到医院当中对丙肝的RNA进行检查,呈现阴性则表示身体是处于一个稳定状态,也可以进行怀孕。在怀孕期间患者更…

    11-04
    12
  • 丙肝如何预防和治疗

    丙肝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以及性传播,预防需严格筛查献血员。并且预防皮肤和黏膜破损的传播,预防性接触传播和预防母婴传播。对高危人群应该积极筛查,丙肝抗体来达到预防目的。 丙…

    11-22
    14
  • 丙肝临床表现

    丙肝常是因为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造成的,还分为急性丙肝、慢性丙肝以及丙肝的恶化后果肝硬化,不同类型的丙肝也具有不同的临床反应。其中食欲不振和感到疲倦是所有类型都会呈现的一种表现,还有…

    12-26
    18
  • 丙肝会传染吗

    丙肝会传染吗:   丙肝会传染。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丙肝的传播途径有三种:   第一种传播途径是血行传播。比如过去不规范的献血可能会造成感染。在80年代前,很多人并不认识丙型肝炎…

    11-05
    8
  • 丙肝接触传染吗

    丙肝接触传染吗:   丙肝在日常密切接触时会出现传染的现象。比如共同使用梳子或者指甲刀或者牙刷等密切接触都有可能导致传染。但是日常礼貌的接吻、拥抱、打喷嚏、咳嗽、吃饭是不会感染丙肝…

    09-06
    12
  • 慢性丙肝有什么症状

    慢性的丙肝炎疾病,相对临床表现较轻,但是患者如果疲劳或者是全身无力时身体中的肝区部位不适或隐痛,恶心和呕吐,可以有黄疸,但是黄疸较轻。其表现与乙型肝炎表现相似但较轻,黄疸发生率也较…

    08-24
    18
  • 丙肝抗体阳性怎么办

    丙肝抗体阳性怎么办:   丙肝抗体是丙肝表面抗体是阳性,说明感染了丙肝病毒,但是这种丙肝的抗体并没有保护性的效果。是在感染丙肝病毒八周左右出现的,丙肝抗体不能清除或者是中和侵入人体…

    12-01
    7
  • 有丙肝都有艾滋病吗

    虽然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是通过血液、性途径或者垂直传播,但这两个病毒不是必然联系在一起,流行病学检查容易把这两个病毒联系起来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传播途径,但是并不是说有了丙肝就一定…

    09-16
    9
  • 丙肝会传染吗

    丙肝会传染吗:   丙肝是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是有很强的传染性。丙肝患者或者是丙肝携带者都是有传染性的。   感染丙肝病毒的途径有,通过血液感染,性生活感染,母婴垂直感染等。可以通过…

    09-09
    16
  • 丙肝不能吃什么

    丙肝患者需要忌口,才能避免病情加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忌吃油炸、油腻食物,注意戒烟戒酒,忌吃加工食物,忌乱用补品,忌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忌吃含铜高的食物等。 丙肝…

    12-04
    16
  • 丙肝的症状有哪些

    丙肝是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在症状表现上有一些差异。急性丙肝患者比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肝部疼痛和腹部肿胀等情况;慢性丙肝患者比较容易出现,头晕乏力和食欲减退等症…

    11-05
    14
  • 丙肝怎么发现

    丙肝早期由于症状不明显,因此许多患者未能发现病情,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丙肝早期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检查肝功能时会有转氨酶偏高的现象,这些都要引起患者的注意,并及时做进…

    11-04
    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