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这种疾病,是可以应用中药蒲公英来治疗的,疗效相对来说也比较不错。但并不是所有的胆囊炎患者,都可以用蒲公英来治疗,比如说胆石症所导致的胆囊发炎,或者是有胃病的患者都不适合。
胆囊炎这种疾病,发病率非常的高,经常都是和胆石症合并存在。如果是急性的胆囊炎,往往会出现剧烈的腹痛现象,而且还会伴随发高烧的症状,需要尽早的治疗,蒲公英作为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对很多疾病都有治疗作用,那么胆囊炎可以用蒲公英治吗?
一、胆囊炎可以用蒲公英治吗
蒲公英这种中药材,对胆囊炎一类的疾病,有着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并不是说所有的胆囊炎患者,都可以应用该药来治疗。
因为导致胆囊炎的原因不一样,如果说是因为胆结石所引发的炎症,或者说是患者本身就患有胃病,那就不适合使用蒲公英来治疗。
二、胆囊炎怎么治疗
1.一般治疗
患了胆囊炎之后,必须要积极的预防,以及治疗细菌感染和各种并发症,在饮食方面也应该要注意卫生,并且积极的治疗肠蛔虫症。生活的起居也应该要有节制,并且做到劳逸结合,保持大便通畅。
2.药物治疗
(1)解痉镇痛的药物
如果是急性胆囊炎,往往会有比较明显的疼痛症状,这个时候可以使用解痉镇痛的药物来治疗,一般就是使用阿托品,进行肌肉注射,也可以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再就是注射杜冷丁。通过这些方式,都能够缓解痉挛和疼痛的症状。
(2)抗菌药物
急性胆囊炎的患者,还应该要适当的应用抗菌类药物来治疗,主要就是为了预防菌血症以及化脓性并发症,比较常用的就是克林霉素、氨苄西林以及氨基醣甙类药物。
(3)利胆药物
急性胆囊炎的患者,还需要应用利胆药物来治疗,比较常见的就是50%的硫酸镁口服,也可以口服胆酸片。
(4)中成药
不管是急性胆囊炎,还是慢性胆囊炎,都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来缓解症状,比较常见的就是金胆片和清肝利胆口服液。这些药物都可以消炎利胆,用于缓解急慢性胆囊炎,所引发的一系列不良症状。
胆囊炎可以用蒲公英治吗相关阅读
胆囊毛糙会引起背疼吗
胆囊毛躁、胆石症在发作时,除了右上腹疼痛外,常常伴有右肩背部疼痛,一部分患者肩背部疼痛甚至比腹部疼痛更加剧烈,临床上称这种现象为“放射痛”。胆囊毛毛糙的确会导致后背痛的症状,但是后背痛并不都是胆囊毛糙导致的,还可能是其它因素,如果是疾病导致的要尽早治疗。
现在的我们经常都是一坐一天,多数的人都是缺少运动的,而这样的后果就是会出现亚健康的状态,还有的人会经常出现背痛的症状,听说患上了胆囊毛糙会有背痛的症状,就会感到十分担心,那么到底胆囊毛糙会引起背疼吗?
由于胆囊的感觉神经在进入脊髓时与背部的感觉神经合并,虽然神经与神经之间有髓鞘隔绝,相当于通讯电缆的绝缘护套,但是难免有所渗透,因此当胆囊疼痛的信号向大脑传递时,会有一部分信号渗透到临近的背部感觉神经,导致大脑误感觉背部也有疼痛。
胆囊毛躁、胆石症在发作时,除了右上腹疼痛外,常常伴有右肩背部疼痛,一部分患者肩背部疼痛甚至比腹部疼痛更加剧烈,临床上称这种现象为“放射痛”。
胆囊毛糙会引起背疼吗?胆囊毛毛糙的确会导致后背痛的症状,但是后背痛并不都是胆囊毛糙导致的,还有下面这些因素:
1、患上强直性脊柱炎会引起背疼。有些患者因为工作的关系,每天都是需要长时间站立,要不然就需要搬运一些过重的东西。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强直性脊柱炎的出现,而强直性脊柱炎症状发作时,患者的背部会出现疼痛感。如果不注意休息的话,疼痛感会加剧,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肌肉萎缩的情况。因此,对待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背疼,患者最好是到医院就医。
2、颈椎病也会引起背疼。颈椎病的出现,多是由于坐立姿势不当,或者长期久坐等引起的。颈椎病跟背部尾骨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发作的时候,患者会感觉到头痛,而且脖子和肩旁还会有酸痛感。在病情加重的情况下,会拉扯到背部的肌肉,从而就会引起背疼的问题。对待颈椎病引起的背疼,患者除了要积极治疗之外,日常还要多活动自己的颈椎,这样对颈椎病的治疗比较有帮助。
3、肩周炎也会引起背疼。当肩周炎症状发作的时候,患者的肩膀关节会感到酸痛,而背部也会受到影响,背部疼痛感是比较明显的,有些患者比较严重的还会出现红肿的情况。肩周炎的出现是比较痛苦的,为了避免病情加重,患者最好是到医院就医。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导致背痛的原因有很多种,不一定就是胆囊毛糙导致的,出现了背痛后最好是到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疾病引起的。如果是疾病导致的背疼,那患者就要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这样才能控制病情发展。
正常胆囊大小
正常的胆囊是长度约8~12cm,宽3~5cm,容量约为30~60ml,假如我们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胆囊不是正常的,一定查明原因,以免发生病情影响健康。
胆囊是我们身体内很重要的器官,对于我们的健康也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但是在生活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总是会导致胆囊出现疾病,从而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那么,正常胆囊有多大呢?一起来了解吧。
正常胆囊大小
胆囊在肝脏下面,正常胆囊大约长8~12cm,容量约为30~60ml。胆囊内面首要是以粘膜掩盖,有兴隆的皱襞。胆囊缩短排空时,皱襞巨大而分支;胆囊充盈时,皱臂减少变矮。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细胞游离面有许多微绒毛,胞质内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较兴隆,顶部胞质内可见少量粘液颗粒。固有层为薄层结缔组织,有较丰厚的血管、淋巴管和弹性纤维。皱壁之间的上皮常向固有层内延伸,构成深陷的粘膜窦。相似粘液腺,可排泄粘液。肌层较薄,肌纤维摆放不甚规矩,有环行、斜行、纵行等。
胆囊的生理功能
1、储存胆汁:一个饥饿的人(即非消化期间),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当消化需求的时分,再由胆囊排出,所以胆囊被称为“胆汁库房”。
2、浓缩胆汁:金黄色碱性肝胆汁中的大部分水和电解质,由胆囊黏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胆汁中有效成分储存在胆囊内,变成棕黄色或墨绿色呈弱酸性的胆囊胆汁。
3、排泄粘液:胆囊黏膜每天能排泄稠厚的黏液20ml,保护胆道黏膜,不受浓缩胆汁的腐蚀和溶解。
4、排空:进食3~5min后,食物经十二指肠,影响十二指肠黏膜,发生一种激素叫缩胆囊素,使胆囊缩短,将胆囊内胆汁当即排入十二指肠,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胆汁一起,也将胆道内的细菌与胆汁一起排出体外。 ? ? ? ? ? ? ? ? ? ?
胆囊炎会拉肚子吗
胆囊炎是现在人们常见的一种疾病,因为现在的人存在着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往往也有很多不良习惯,所以增加了患胆囊炎的几率,而很多患者们对于胆囊炎的症状都不是很了解,所以一旦有拉肚子症状都会特别担心,那么,胆囊炎会拉肚子吗?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胆囊炎的主要症状:
1. 腹痛:腹痛是慢性胆囊炎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慢性胆囊炎发作时多有典型的胆绞痛。其特点为上腹或右上腹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伴有渐进性加重,常向右肩背放射
2. 黄疸:部分慢性胆囊炎患者可以出现一过性黄疸,多在剧烈腹痛之后,且黄疸较轻。胆囊炎伴结石合并胆管炎,肿大胆囊压迫胆总管,引起部分梗阻,或由于感染引起肝细胞一过性损害等,都可造成黄疸,一般表现为眼睛巩膜颜色变黄。
3. 其他胃肠道反应:如厌油、恶性、呕吐等,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无明显缓解。
慢性胆囊炎通常不会出现腹泻,但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影响食物的消化,如果此时食物选择不当,如进食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有可能出现腹泻,但腹泻不是慢性胆囊炎的常见症状。
胆囊炎是指胆囊发生炎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和厌食油腻食物等。由于胆囊储存的胆汁是帮助消化的,特别是脂肪的消化,如果切除胆囊是会导致拉肝子的。
有时候胆囊炎可以引起腹泻,由于缺乏足够的胆汁与胰腺、食物混合,脂肪的吸收相对减少,大便次数增加,性状也变稀,有时也与中西药诱发腹泻有关。
以上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患上了胆囊炎后的症状都有哪些,通过以上的介绍也可以了解到,患了胆囊炎一般不会引起拉肚子的,但是如果做了胆囊切除手术,那么就有可能引起拉肚子的症状。
胆囊大的原因
胆囊与盲囊,通过弯曲、细长的胆囊管与胆管相通,胆囊增大的可能是由于胆囊炎引起的,但也不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因为少数病例未见有明显的胆囊内胆汁滞留现象,那么胆囊增大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胆汁滞留是引起急性胆囊炎的一个先驱的、基本的因素,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
1.机械性梗阻:一般认为急性胆囊炎患者90%以上有结石嵌顿于胆囊颈或胆囊管,导致胆汁滞留;有作者认为,即使手术或尸检时胆囊内无结石发现,也不能证明在病变早期无结石存在,而可能结石已被排至胆总管。除结石外,胆囊管与胆总管连接部亦可因角度较小,胆囊管本身过于曲折、畸形,或异常血管、周围炎症粘连、蛔虫钻入,以及肿大淋巴结压迫等造成梗阻和胆汁滞留。功能性障碍研究证实,胆道肌肉、神经功能紊乱,胆囊的正常排空活动受阻,可造成一时性的胆汁滞留。当腹内脏器有病变时,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阑尾炎或肾周围炎等,内脏神经受到病理性刺激冲动传至大脑皮质,引起皮质的功能紊乱,从而反射性地导致胆囊管括约肌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紊乱而造成痉挛,致使整个胆道系统胆汁滞留。胆囊内长期胆汁滞留和浓缩,可刺激胆囊黏膜,引起炎性病变,加上细菌感染,即可形成急性胆囊炎。
2.细菌感染
引起急性胆囊炎的细菌大约70%为大肠埃希杆菌,其他的有克雷白杆菌、梭状芽孢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链球菌,还有肺炎球菌等。约50%急性胆囊炎病人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细菌入侵的路径一般多经胆汁或淋巴管,有时也可以经肠道逆行入胆道或血源性播散。总之,细菌到达胆囊的路径很多。
3.其他原因
临床上有少数病例既无胆汁滞留亦无细菌感染而为其他的原因。主要见于创伤和胰液反流。创伤包括外科手术、灼伤等可导致急性胆囊炎。在创伤时,由于疼痛、发热、脱水、情绪紧张等可使胆汁黏稠度增加,排空减慢。此外,当胰、胆管共通管梗阻时,反流胰液中的胰蛋白酶被胆汁激活,与胆汁酸结合,也可激活磷酸脂酶,使卵磷脂转为溶血卵磷脂,这两者作用于胆囊壁,产生损害。
以上就是胆囊增大的的一些多方面原因分析,那么胆囊增大,就饮食来说,要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对于肥肉、油炸食物要少吃。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对于增强胆汁的分泌、排泄是非常有效的。
很多胆囊炎当胃病治了
牛大爷从去年春天起,一直闹胃病,各种胃药没少吃,可总不见好转。到医院检查,胃没什么问题,倒是查出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牛大爷其实是将胆囊的不适错当成了胃的不舒服。
近年来,中老年人胆囊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一是与饮食结构有关,主要是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高饱和脂肪和高胆固醇食品的大量摄入;二是胆囊收缩功能下降,胆汁排出不畅,造成胆汁淤积,久而久之形成胆囊结石、胆囊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李涛介绍,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囊、胆管等。而上腹部的隐痛、胀痛、绞痛,以及嗳气、反酸等症状与这些器官的疾病可能都有关联,容易造成混淆。
此外,由于消化道的疼痛定位不准确,胆囊与胃部离得近,使得部分胆囊炎患者认为自己是胃部不适,以为喝点热水,吃点胃药就好了。要想鉴别自己的疼痛是胃部疾病还是胆囊炎引起的,可通过以下3点:1.疼痛的时间,典型的胆绞痛症状是进食后,尤其是进食油腻食物后疼痛加剧;2.疼痛的位置,如果疼痛的位置更靠近上腹部,还伴有打嗝、反酸等症状,是胃部引起不适的可能性更大;若右上腹出现疼痛甚至绞痛,有时还伴有右侧肩背部的疼痛,那么胆囊的可能性更大;3.疼痛的程度,虽然胆囊和胃的疼痛都是由于平滑肌收缩引起的,但胃部溃疡引起的疼痛不是特别剧烈,有时伴有饥饿痛,即吃完食物有所缓解,但是胆道的绞痛会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发烧等症状。想避免胆囊炎发作,就要饮食清淡,少吃油炸或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不要吃太饱。
如果胆囊结石、胆囊炎症状轻微,可以口服利胆药物,注意清淡饮食即可;若发作时症状剧烈或者频繁反复发作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对于泥沙样胆囊结石,若症状不重,胆囊功能良好,可考虑口服熊去氧胆酸溶石治疗,有可能使胆汁中的胆固醇从过饱和状态再恢复到溶解状态,对于一部分胆囊结石患者有可能达到结石变少甚至消失的作用。李涛强调,若胆囊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会引起胆囊高度肿胀、炎症明显,甚至可能出现胆囊坏死穿孔,所以对于腹痛明显,症状严重的患者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切不可只吃几片止痛片了事。对于症状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充满型胆囊结石、胆囊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者,一定要及时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