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胆囊结石:
不是所有胆囊结石都需要治疗,胆囊结石的治疗原则如下:
一,对于单颗的、直径小于两厘米的、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可以不做治疗,定期复查肝胆彩超。随访观察胆囊结石大小及数量的变化。
二,对于单颗的、直径超过两厘米的胆囊结石,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行胆囊切除。因为胆囊结石尺寸过大,胆囊在排空的过程中,胆囊壁会和结石摩擦,反复的摩擦会刺激胆囊壁的增生,最终可能导致胆囊的癌变。
三,对于多颗结石,不管尺寸大小、有无症状,都建议行胆囊切除。因为胆囊多发结石,往往大小不等,小的胆囊结石容易掉入胆总管,形成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远比胆囊结石更加麻烦,所以应该尽早处理胆囊多发结石。
四,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不管大小都建议行胆囊切除。胆囊结石一旦诱发胆囊炎急性发作,即使依靠药物治疗暂时控制炎症,一年内胆囊炎再次发作的概率可高达75%。与其忍受反复腹痛的折磨,不如把胆囊切除,以免后患。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显着特点。
怎么治疗胆囊结石相关阅读
胆囊结石症状有哪些
胆囊结石症状有哪些:
胆囊结石有可能会诱发胆囊炎的发生。胆囊炎发作时,患者一般可以有腹痛,主要是表现为右上腹或者中上腹剧烈的疼痛,疼痛可以伴有肩背部的放射性。如果胆囊炎严重的时候,患者还可能发烧。有时候患者还容易出现夜间痛。
除了胆囊炎的症状以外,胆结石可能会从胆囊里掉到胆管里堵塞胆管引起胆管炎或者胰腺炎。除了胆囊炎本身的症状以外,患者还可以出现胆管炎和胰腺炎的表现。比如患者可以出现黄疸,同时出现血尿淀粉酶升高。CT上还会有一些相应的临床表现,胆管的增宽,胰腺周围的渗出包括胰腺的水肿。
胆囊结石怎么形成的
胆囊结石怎么形成的:
胆囊结石的形成原因主要取决于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是患者本身胆汁里的成分,比如胆汁酸或者胆红素的成分比例异常,这些异常增高的成分容易在胆囊里沉积下来,形成结石。另外一个跟患者本身胆道结构的发育有关系,比如胆囊的发育存在畸形,胆汁很难彻底地排净,容易在胆囊内形成蓄积,导致胆汁的浓稠,胆汁里的成分沉积,形成胆囊结石。
饮食上的一些习惯会对胆囊结石的发生产生影响,比如不吃早饭,胆囊里的胆汁始终处于过度充盈的状态,没有办法排泄出去,充盈时间久了,胆汁里的成分就会容易结晶形成结石。
胆囊结石有什么危害
胆囊结石有什么危害:
胆囊结石对身体的危害可以分成这么几个情况:第一就是结石本身可能会引起胆囊炎的发生,表现为腹痛,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发烧。另外一个就是结石有可能会从胆囊里掉出来,掉到胆管里引起胆管炎或者胰腺炎。这个时候,需要尽快的对胆管的结石进行处理。同时胆囊结石长期存在有可能会诱发慢性胆囊炎,而胆囊结石的长期慢性刺激有可能会导致胆囊的癌变,也就是胆囊恶性肿瘤的发生。
所以对于一个胆囊结石同时又引起胆管炎、胆囊炎或者胰腺炎任何一种症状的这种胆囊结石患者,我们建议要尽早的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如何预防胆囊结石
如何预防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饮食习惯行为和内外因素都可以引起胆囊结石的形成。比如经常不吃早饭,空腹时间较长,胆汁长期储存在胆囊内形成淤积,胆汁过度浓缩,使胆汁当中的胆固醇沉积并形成结石。
其次,饮食结构中过量的甜品、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胆固醇,不仅可以引起发胖,同样也会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比例,引起胆固醇的代谢异常,容易形成结石。而某些慢性的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脂肪肝、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同样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其他还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某些过度节食减肥而导致营养不良,也是胆结石的高发人群。所以胆结石的预防一定要采取综合的措施。
胆结石怎么治疗
胆结石怎么治疗:
治疗胆囊结石一般区分外科和内科治疗。如果单纯地发现胆囊结石,但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腹部的任何不适,这种情况下,可能不需要太多治疗,因为没有有效的药物能够消除结石或者让结石越来越小,甚至不再长。
内科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改善症状,例如腹痛、腹胀的症状,如果没有类似症状就不一定需要太多的内科治疗。如果有一定的适应症,比如说反复发作、有症状、明显影响了生活质量,甚至有高危因素或可能有恶变倾向的这种胆囊,就需要一些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