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该怎么治疗

胆汁淤积患者可以使用西药来治疗,常用的有熊去胆酸或者是苯巴比妥等,同时需要补充维生素。柴胡、白芍之类的中药也有着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因肿瘤等病诱发该种状况应进行针对治疗。在严重的情况下建议肝移植。

当胆汁的分泌以及排泄出现了障碍的时候,就会诱发胆汁淤积。主要的表现就是肝脏以及身体循环、内胆酸、胆固醇等成分出现淤积,会对身体的肝细胞及机体造成损伤,长时间的堆积有可能会诱发肝硬化等问题。那么胆汁淤积该怎么治疗?在这种状况下应注意什么?
  一、胆汁淤积该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
  西药治疗
  当出现了胆汁淤积的情况,可以使用适当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常用的西药有熊去氧胆酸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苯巴比妥或者是腺苷蛋氨酸这两种药物对于该病也有着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适当的补充维生素以及钙物质。
  中药治疗
  针对这种情况使用中药也是很不错的,中药制剂有利胆退黄以及降酶的作用,柴胡、白芍、丹参等都有着比较好的效果。
  2.病因治疗
  诱发胆汁淤积的原因是很多的,如果是因为肿瘤或者是结石诱发这种病,那么需要通过手术对肿瘤进行切除或者是采用碎石的方式来治疗结石,那么就能够有效的修复胆道,缓解该种状况。
  3.肝移植
  针对胆汁淤积特别严重,并且还伴随着恶性病变的患者来说,可以通过使用单移植的方式来进行根本彻底的治疗,但是这种治疗的方式风险相对来说会比较大。
  二、胆汁淤积的注意事项
  1.饮食方面要注意
  胆汁淤积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该多加注意,平时均衡饮食,主食为主,多吃一些粗粮,少吃一些高脂肪的食物。蔬菜和水果应该多吃一些,对于一些腌制食品应该少吃,油炸油煎以及动物内脏也应该多加克制。
  2.保持皮肤清洁
  胆汁郁积的患者经常会觉得皮肤瘙痒,所以在这段期间应该保持皮肤的清洁,不要因为瘙痒就直接抓挠,当皮肤被抓破之后,就有可能会出现感染的状况。

胆汁淤积该怎么治疗相关阅读

正常胆囊大小

正常的胆囊是长度约8~12cm,宽3~5cm,容量约为30~60ml,假如我们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胆囊不是正常的,一定查明原因,以免发生病情影响健康。

胆囊是我们身体内很重要的器官,对于我们的健康也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但是在生活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总是会导致胆囊出现疾病,从而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那么,正常胆囊有多大呢?一起来了解吧。
  正常胆囊大小
  胆囊在肝脏下面,正常胆囊大约长8~12cm,容量约为30~60ml。胆囊内面首要是以粘膜掩盖,有兴隆的皱襞。胆囊缩短排空时,皱襞巨大而分支;胆囊充盈时,皱臂减少变矮。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细胞游离面有许多微绒毛,胞质内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较兴隆,顶部胞质内可见少量粘液颗粒。固有层为薄层结缔组织,有较丰厚的血管、淋巴管和弹性纤维。皱壁之间的上皮常向固有层内延伸,构成深陷的粘膜窦。相似粘液腺,可排泄粘液。肌层较薄,肌纤维摆放不甚规矩,有环行、斜行、纵行等。
  胆囊的生理功能
  1、储存胆汁:一个饥饿的人(即非消化期间),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当消化需求的时分,再由胆囊排出,所以胆囊被称为“胆汁库房”。
  2、浓缩胆汁:金黄色碱性肝胆汁中的大部分水和电解质,由胆囊黏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胆汁中有效成分储存在胆囊内,变成棕黄色或墨绿色呈弱酸性的胆囊胆汁。
  3、排泄粘液:胆囊黏膜每天能排泄稠厚的黏液20ml,保护胆道黏膜,不受浓缩胆汁的腐蚀和溶解。
  4、排空:进食3~5min后,食物经十二指肠,影响十二指肠黏膜,发生一种激素叫缩胆囊素,使胆囊缩短,将胆囊内胆汁当即排入十二指肠,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胆汁一起,也将胆道内的细菌与胆汁一起排出体外。 ? ? ? ? ? ? ? ? ? ?

胆囊和足三里的位置图

人体各器官各司其职,共同维持身体平衡。有这样一条链子,首先是肝脏分泌出胆汁,由胆管传输到肠子里,由此派上用场。还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叫“足三里”,也有着其他器官无可取代的显著特征,常灸此穴,能够防治二十多种疾病在很短的时间里还能强壮身体、提高人体免疫力。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

胆囊穴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直下2寸。取穴时,患者正坐位或侧卧位,在阳陵泉穴直下2寸左右之压痛最明显处取穴,2寸即患者自己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宽。

胆,位于右季肋部肝右叶下面的胆囊窝内,其上面借结缔组织与肝结合,下面游离由腹膜覆被,并与十二指肠上曲和结肠右曲相接触。胆囊长5-8cm,宽3-5cm,容积40-60ml。胆囊的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空腹时大一些,进食后由于在其中储存的胆汁排出,体积会变得小一些。

胆囊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浓缩、储存和排出胆汁,并不会影响胆汁的分泌,而胆汁作为一 种消化液,却是直接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的。在有胆囊的情况下,胆汁的分泌是持续的,而排入肠道是间断的,仅在进食的时候排入肠道。 在切除胆囊的情况下,胆汁的分泌仍然是持续的。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足三里穴的位置: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

胆囊囊肿怎么治疗

患上了疾病都需要及时治疗,为了保证治疗的效果,还需要对于具体的治疗方式了解清楚,而其中胆囊囊肿这种疾病的出现,也需要及时治疗才行,毕竟这种疾病会导致很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危害十分严重,那么患了胆囊囊肿怎么治疗呢?

胆囊囊肿的治疗方法
  禁食及胃肠减压,可减少胆汁和胰液分泌,减轻胆管内压力。
  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胆道感染常见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的肠道需氧菌和厌氧菌,以杆菌为主,可选用头孢菌素和甲硝唑等。
  腹痛明显者可适当用抗胆碱能药解痉。
  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严重阻塞性黄疸、早期肝功能衰竭的重症患者可先行经十二指肠镜鼻胆管引流或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初步减黄和控制感染后再选择手术治疗。
  血清淀粉酶升高者按胰腺炎处理。
  积极防治休克,包括输血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监测生命体征等。
  加强护肝、营养支持治疗。补充各种脂溶性维生素(A、D、K等),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胆囊炎与胆囊囊肿的关系
  胆囊炎和胆囊囊肿一般是互成病因,胆囊囊肿如果很大,而影响胆汁的代谢,可引起胆囊炎。而胆囊炎又可以引起胆囊囊肿。同时,中医来讲肝胆是相互联系的,肝主疏泄,而胆囊主要是储存和分泌胆汁的,胆囊炎多是由于胆汁分泌不通畅有关系,这就提示肝脏有肝气不舒的症状,所以胆囊炎很容易引起肝脏问题。而肝病也会引起胆囊炎。

胆囊炎吃什么消炎药

胆囊炎是一种在生活中发病几率很高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出现与我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系,因此患有胆囊炎的患者们,多数都存在着饮食不规律的问题,而患上了胆囊炎药物治疗比较常用,那么治疗胆囊炎吃什么消炎药呢?

胆囊炎吃什么药最好
  急性胆囊炎用药

  解痉、镇痛:可使用阿托品肌内注射,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哌替啶(度冷丁)等,以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和疼痛。
  抗菌治疗:抗生素使用是为了预防菌血症和化脓性并发症,通常以氨苄西林(氨基苄青霉素)、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和氨基醣甙类联合应用,或选用第二代头孢霉素如头孢孟多(头孢羟唑)或头孢呋辛治疗。抗生素的更换应根据血培养、手术时的胆汁培养和胆囊壁的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定。
  利胆药物:50%硫酸镁口服(有腹泻者不用),去氢胆酸片口服,胆酸片口服。
  慢性胆囊炎用药
  利胆药物:可口服50%古巴酸镁、去氢胆酸片等。文献报道,溶石有效率可达60%左右。疗程结束后仍需服维持量,以防复发。
  中成药紫花苦菜可治疗胆囊炎
  紫花苦菜治疗慢性胆囊炎、胃炎、高血压、脑血栓、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紫花苦菜治疗胆囊炎指导意见:把紫花苦菜分成八小等份,取出其中一份,其余晾干备用紫花苦菜;把取出的紫花苦菜洗一遍(一遍即可),放入锅(一般锅即可),加水约1000毫升;煮开后多煮5分钟左右,然后去渣,剩余紫花苦菜汤置入冰箱保存;每次50-100毫升,每天三次,先把红糖放入杯内,把烧好的紫花苦菜汤倒入杯中充分搅拌,待温时喝下,红糖(最好是百货店里散装深颜色的普通红糖),红糖加两三勺。饭后30分钟服用。

胆囊摘除后遗症

有的人因为患上胆结石、胆囊炎,不得不选择做胆囊摘除手术,但部分患者术后却出现了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这会是胆囊摘除后遗症吗?如何避免这些后遗症出现呢?

一、胆囊摘除后遗症
  一般胆囊摘除后对患者的影响不太大,也有个别的患者在胆囊切除后,出现了上腹部隐隐作痛,钝痛等疼痛不适的症状;也有的患者体质比较敏感,做胆囊摘除后,不良反应比较明显,出现高烧,黄疸,恶心,腹胀,食欲不振,胆绞痛等,这些症状一般和吃高脂肪食物有关系,所以做胆囊摘除术后要注意清淡饮食,少吃含脂肪高的食物。
  二、胆囊摘除后如何避免后遗症出现
  想要避免胆囊摘除后遗症的出现,主要是注意饮食,要注意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尤其是术后前三个月的饮食更要高度重视。
  1、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胆囊摘除术后,患者应该少吃含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肉汤、鸡汤、鱼汤、花生、核桃、动物的内脏、蛋黄等,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过多摄取脂肪、胆固醇,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症状。
  2、要注意烹调方法
  胆囊摘除术后,患者饮食要清淡一些,所以可以采取焖、炖、蒸、煮的方法烹饪食物,避免煎炒烹炸的方法烹饪食物,这样也可以减少肠胃的负担,避免出现腹胀、腹泻症状。
  3、适当的补充一些膳食纤维
  平时应该多吃一些含膳食纤维比较丰富的食物,比如燕麦,小米,玉米等粗粮,这些食物有助于促进胆汁的排泄。
  4、补充优质蛋白质
  手术后应该适当的补充一些低脂优质蛋白质,比如鱼,虾,禽类,豆腐等,如果想通过吃鸡蛋补充优质蛋白质,每周最多吃三四个鸡蛋,不宜太多。
  5、注意多吃蔬菜和水果
  胆囊摘除手术后,每天蔬菜的摄取量应该在500克以上,每天吃的水果最少要两种,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脂肪、胆固醇的摄取,避免出现胆囊摘除后遗症。
  虽然做胆囊摘除后会有一些后遗症出现,但是如果手术后能在饮食上多注意,避免脂肪的摄取量,可以有效的避免术后后遗症出现。

(0)

相关推荐

  • 胆囊炎有哪些危害

    胆囊炎有哪些危害:   胆囊炎是胆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胆囊炎有哪些危害。根据胆囊炎的不同的症状,我们把胆囊炎分成急性和慢性两大类,这两大类危害当然是不一样的。急性胆囊炎起病的时候比…

    11-10
    15
  • 胆囊炎与胃炎区别

    胆囊炎与胃炎区别: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由于很多人在出现上腹不适,恶心,消化不良,反胃,经常是按照胃病来进行治疗。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效果并不明显,而影像学检查又提示胆囊结石,…

    12-22
    8
  • 胆囊炎有哪些症状

    胆囊炎,顾名思义,就是胆囊发炎了。胆囊炎分为急性和慢性的,不管哪一种他们的症状表现最主要的都是疼痛,然后是腹胀;恶心和呕吐,还有发热也是症状之一,有少部分胆囊炎病人还会出现黄疸的情…

    08-27
    20
  • 急性胆囊炎严重程度

    大部分的急性胆囊炎,不是特别严重。经过积极、科学的保守治疗,胆囊炎容易好。但是有些重度的急性胆囊炎,胆囊发生明显的黏膜的坏疽,甚至胆囊壁都坏死、穿孔。所导致胆囊里面的胆汁又流到腹腔…

    09-20
    17
  • 胆不好有什么症状表现

    胆不好,患者可出现各种不适症状。胆不好的患者首先会出现消化系统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等,还可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另外,黄疸、皮肤疾病以及食欲不佳等症状都可在胆不好的患者身上出现。…

    08-27
    25
  • 胆囊炎怎么治疗

    患有胆囊炎的人,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选择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通过解痉、镇痛类的药物能够缓解疼痛,抗菌类的药物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例如克林霉素,还可以服用利胆类药物,比如硫酸镁,溶石疗法…

    08-28
    12
  • 胆囊炎能喝酒吗

    在节假日,和三五知己小聚,边喝着小酒,边和朋友谈天说地,是一件非常畅快的事情。但是有的人可能会患上胆囊炎这种疾病,可能因为病情比较轻,不适症状并不是特别的严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不…

    08-16
    12
  • 胆囊炎吃什么药好

    胆囊炎吃什么药好:   一、急性胆囊炎有下列指征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1、胆囊坏疽及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者。2、急性胆囊炎反复急性发作,诊断明确者。3、经积极内科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并…

    11-27
    12
  • 慢性胆囊炎能调理好吗

    虽然慢性胆囊炎并不是特别严重的疾病,但病程比较长,如果不积极治疗,就可能会因为炎症的长期性刺激,而导致症状反复性发作,所以就有许多患者会担心自己的疾病会没有办法彻底治愈。那么患上慢…

    11-28
    15
  • 胆囊炎的症状及危害

    临床上最常见的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常见于夜间饱食或者进食油腻后发作,主要表现为突发右上腹剧烈疼痛,疼痛形式多呈绞痛,可以呈阵发性,也可以持续性并阵发性加重。疼痛还常常向右肩背部放射…

    10-27
    19
  • 胆囊炎可能会拉肚子吗

    胆囊炎可能会拉肚子吗:   胆囊是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器官。正常情况下进食的时候胆囊收缩可以将浓缩的胆汁排入肠道帮助食物特别是含脂肪食物的消化,那么在胆囊出现功能障碍特别是各种急慢性胆…

    12-18
    10
  • 胆囊炎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急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80%的急性胆囊炎,是因胆囊管梗阻,胆囊内有结石引起的。此外,致病菌入侵、化学刺激、胰液返流等均可引起急性胆囊炎。常见的致病园有大肠杆菌和厌氧茵…

    10-27
    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