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总体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科学方法应是五个结合:休息与保养结合,运动与静憩结合,治疗与保健相结合,锻练与康复结合,中医与西医结合。
其中必须应用中医治本,以根治腰肌劳损。
本病的总体治疗与保健原则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适当休息,恢复劳损
出现腰肌劳损的症状之后,要经过充分休息或治疗,劳损的腰部肌肉及韧带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症状可得缓解。
二是西医方法,药物治疗
口服西药,如止痛解痉药物、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可在疼痛较重时选用。
但不宜长期服用或外用西药。长期应用西药,对肝、肾、胃肠损伤大,而且久用之后也会产生药物依赖性,效用低下,甚至无效。
三是物理手段,功能锻练
1、适当牵引,局部固定。建议腰肌劳损患者在日常居家治疗时多关注国内常用的一些医疗器械,都属于国内多功能治疗的常用方法。
2、倒走锻炼,平跟前行。
倒走锻炼,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倒走时人体重心向后移动,有利于减小骨盆前倾和腰椎曲度。站立的时候也一样。
赤足或足着平底鞋,小步缓慢倒行或前行,运动量以腰部不感觉到累为宜。
负跟站立锻炼对腰肌劳损病变亦有很好的作用。可以穿一双前高后低的负跟鞋,前高后低强迫人体的重心后移到脚跟,减小腰部曲度和骨盆前倾,矫正不合理姿势,锻炼腰背部肌肉,缓解疼痛,巩固倒走锻炼的效果,对腰肌劳损有康复的作用。只要人体重心后移,就可以矫正姿势有利于脊柱的挺拔减小腰椎曲度,减缓症状,有益无害。
3、甩掉高跟,护养腰足。腰肌劳损患者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穿任何带跟的鞋,高跟鞋会加重腰痛甚至直接导致腰痛。
4、腰部动练,适当成操。
四是中医治疗,从本求治
(一)病因病机及治则
腰肌劳损中医认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病因病机,并作相应证治。
1、感受寒邪,经脉凝涩,气血不畅。治当袪寒温经,疏行经脉;
2、湿邪留滞,或从热化,经脉壅滞。治当化湿清热,畅发经气;
3、跌仆外伤,长期慢损,气滞血瘀。治当袪瘀通络,运动气血。
4、秉赋不足,肾亏体虚,腰府失养。治当补肾培本,滋养腰府。
临证上述前三者属实,应袪邪为主;最后一项属虚,治予补益。本病久发,病程长者,可久病及肾,致肾虚精亏。故本病多属里、属虚。
(二)治疗方法及选择
1、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主要是四个针对:
一是针对局部症状,以疏治腰府。
针刺取阿是穴:肾俞、志室、气海俞、命门、腰阳关、次髎穴为主,多用补法,或补泻兼施;
二是针对所及部位,以调治经脉。
病涉督脉的,加风府、大椎、腰俞、长强等;
病涉足太阳膀胱经的,加取秩边、委中、承山等;
病辨属肾虚的,加关元、气海、照海、太溪;
病辨兼脾胃虚弱的,加脾俞、胃俞、章门、足三里。
三是针对病因,以袪除邪气。
寒邪偏重的,加关元、肾俞,以灸治为主;
湿邪偏重的,加阴陵泉、商丘为主,用泻法;
瘀血较重的,加膈俞、血海及痛点或瘀滞点,以点刺为主,配合拔罐;
四是针对病期,以标本兼治。
病在急性发作期,加局部围刺或围灸,并可用火针、电针。
病在平时缓解期,以局部及循经取穴为主,结合病因治疗。
本病针灸治疗,治疗10-20次一个疗程。
针灸的其他方法,可以配合耳针、穴位注射等。
2、外敷治疗
选用温经通络,补肾壮腰的中药,经过适当处理,以敷局部。
⑴中药包外敷:主要中药是:独活、防风、川芎、牛膝、秦艽、杜仲、当归、细辛、桂枝、肉桂、
川椒、伸筋草等。醋炒外敷,或适当经微波炉加热后外敷。
⑵黑狗皮膏:烘热外敷患处。
⑶麝香风湿膏,外贴患处。
3、中药汤剂治疗
⑴寒湿型:
方药:主方甘姜苓术汤。
⑵湿热型
方药:主方四妙散
⑶肾虚型
方药:主方:肾阳虚:金匮肾气丸;肾阴虚:六味地黄丸。
⑷瘀血型
方药:血府逐瘀汤。
4、中成药治疗
大活络丹、小活络丹等。
5、按摩手法治疗
中医针灸临床对策的若干高招相关阅读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虚症、寒症以及阴症等病症,它可以治疗针刺、药物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的一些疾病。
艾灸的功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缓解风寒湿痹所致的肌肉、关节疼痛;
第二是行气活血,温经止痛,有助于缓解气滞血瘀及宫寒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
第三是调养脾胃,改善食积、消化不良等症状。
艾灸的作用
艾灸的作用:
艾灸是以利用艾绒等物燃烧生热、灼烫或熏熨人体穴位为主要形式的一类治疗方法,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为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缓解风寒湿痹所致的肌肉、关节疼痛;其二为行气活血,温经止痛,有助于缓解气滞血瘀及宫寒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其三为调养脾胃,改善食积,消化不良等症状;其四为安神助眠,帮助缓解生活及工作压力等;其五为扶正祛邪,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
湿疹艾灸哪里
湿疹艾灸哪里: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温灸治湿疹效佳,轻者灸曲池、大陵穴,往往速愈。但一般在艾灸保健疗法中,对于湿疹采用5日周期疗法。
第一天艾灸肺俞、曲池穴;第二天艾灸膈俞、大陵穴;第三天艾灸脾俞、三阴交穴;第四天艾灸肝俞、太冲穴;第五天艾灸肾俞、复溜穴;以上穴位每穴灸25到30分钟,循环灸至愈,同时还要加灸神阙穴30分钟,以益患者之阳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