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胃镜后注意事项

胃镜检查是检查关于胃部是否存在一些疾病,一般来讲在做完胃镜之后要禁食三小时,其次,如果是无痛胃镜,那么最好是在三个月之内患者做一个吸烟统计结果。如果超过六小时进食,最好是吃一些相对温软好消化的食物,这对于肠胃功能恢复都是有帮助的。

做胃镜应该是每年体检当中必须要有的一个项目,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一些难受,但是其实做味精也分为很多种不同的情况,在做完胃镜之后也有一些事情是需要注意的,尤其是在饮食方面可能需要注意的就更多。那么做完胃镜后注意事项到底有哪些呢?
  禁食三小时
  其实在做胃镜的检查之前最少禁食要六个小时,而甚至是更久,如果有一些患者有假牙或者是带有眼镜的话也需要取下来。在做完胃镜之后,一般来讲是最少要禁食三个小时才能够吃东西的。不过对于不同的患者来讲,可能是做胃镜之前的准备工作也会有一些差异,例如有高血压的病人,那么最好是在早上六点钟左右服用药物,可以喝少量的水,最好是喝一口就行。否则就很容易影响后期做胃镜的结果。
  吸烟统计
  由于有些患者做的是无痛胃镜,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会采用麻醉镇静类的药物,虽然在整个检测的过程当中感受不到任何的疼痛,但是病人最好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做一个吸烟的统计结果,不过针对的肯定是那些平常有吸烟习惯的患者。毕竟麻醉类的药物如果在后期散的不是很彻底,那么对于吸烟之后对身体所产生的危害就会更大。
  吃温暖好消化的食物
  一般做完胃镜之后的三个小时之后就可以吃东西了,但是这个时候吃东西一定要选择那些偏温冷并且柔软好消化的一些食物,比方说可以喝一喝小米粥或者是吃一些鱼肉等等,都是相对比较好消化的食物,但是切记不要吃刺激类不好消化的食物,比如什么海鲜或者是烤串之类的就尽量不要吃了。

做完胃镜后注意事项相关阅读

太田胃散的功效

太田胃散是一种主要由中药制作成的药物,这种药物针对于很多疾病都有治疗的作用,尤其是针对于胃病的治疗效果非常好,但是我们如果想要使用太田胃散,首先需要对这种疾病的功效了解清楚才行,那么,到底太田胃散的功效都有哪些呢?

太田胃散是一种胃肠药,主治酒食过量,肠胃积滞、胃灼热,成分由桂皮、碳酸镁、沈殿碳酸钙、碳酸氢钠、丁香、茴香、陈皮等。
  太田胃散在日本是家中保健用品三宝中的一宝,几乎人人都有一瓶太田胃散做备用。因为日本人生活紧张而且有下班后去酒吧喝酒,不醉不归的习惯,所以很多人多有胃病!每次胃有一点不舒服,只要服下太田胃散大体上都能够感觉胃有明显的好转!
  太田胃散胃肠药,由太田信义最初发明,于1879年6月8日上市。总部位于日本东京。该胃药主要以保护胃黏膜为主,所以该胃药主要适应人群是老年人或慢性萎缩性胃炎,但其中又少了专门治疗萎缩的药物。一共有两个作用:一是保护胃黏膜,二是增加食欲。
  太田胃散是一种芳香性健胃消化药。7种健胃生药配合使虚弱的胃精神,改善由于喝多、吃多、胃积食等导致的不适症状。4种抗酸剂有效应对胸闷、胃痛、胃部不适症状。独特工艺制作的粉末状锁住药物有效成分,生药的芳香和薄荷的清凉,给人清爽的服用感。

胃丢失蛋白如何鉴别诊断

胃丢失蛋白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给患者朋友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在临床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症状表现,所以一旦出现此症状是需要积极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那么,胃丢失蛋白如何鉴别诊断呢?

1、失代偿期肝硬化:有肝病史,肝脏缩小、脾肿大等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及肝功能异常等。这些肝硬化的特点有助于与其鉴别。
  2、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有大量的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从尿中丢失,尿蛋白排出率>3.5g/d,以白蛋白为主。血浆胆固醇增高,伴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高。尿化验有红细胞、颗粒管型。还可有肾功能损害和高血压的表现。
  3、血浆蛋白消耗过多性疾病:长期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可引起消耗过多性低蛋白血症。但各有其相应疾病的病史及临床特点,有特异的实验室等辅助检查异常。找不到血浆蛋白从胃肠道过多丢失的证据。
  4、蛋白质消化吸收不良:主要见于胃大部分切除术、慢性胰腺炎及某些小肠吸收不良疾病。粪便中蛋白质及其不完全分解产物增多,常伴粪脂含量增高。胰外分泌功能试验和相应的小肠吸收功能试验有异常,找不到血浆蛋白从胃肠道黏膜过多丢失的证据。但要注意有些引起蛋白质吸收不良的疾病也可引起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故不排除二者可同时或先后存在的可能性。
  5、先天性低白蛋白血症:在儿童期就有明显的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常有时还需与长期透析,多次大量抽胸、腹水,蛋白质摄入不足,大出血,大面积烧伤等导致低蛋白血症的情况鉴别。根据特有的病史,临床表现及找不到血浆蛋白从胃肠道丢失的依据而得到鉴别。

胃丢失蛋白的实验室检查

胃丢失蛋白也就是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浆蛋白质从胃肠道丢失而致低蛋白血症的一组疾病。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大多数原发病可确诊,下面介绍胃丢失蛋白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1、51Cr-氯化琥珀胆碱过去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诊断,依赖于测定血管内注射的放射性大分子的粪便丢失来确定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诊断。虽然这项检查较精确,但这些实验有放射性活性的暴露并且繁琐、昂贵和不方便,因此,不适用于儿童的常规临床检查。
  2、α1-抗胰蛋白酶检查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人类丝氨酸激酶的主要抑制剂,这种蛋白质分子量与白蛋白分子量相似,并且具有总血清蛋白质的5%,由于它的抗蛋白水解酶的活性,α1-抗胰蛋白酶很少被肠道激酶消化,因此,主要以原形从粪便中排出。它的排出,不像其他蛋白质或粪氮,因此可以作为丢失在胃肠道的白蛋白的间接测定。研究者已用随机干燥的粪便中的α1-抗胰蛋白酶的浓度测定丢失于胃肠道的蛋白量。
  更近一些,研究者在血浆中定量测定α1-抗胰蛋白酶并定时收集粪便测定这种蛋白。计算出α1-抗胰蛋白酶清除率,表达为ml/d。文献表明,α1-抗胰蛋白酶随机粪便浓度与其清除率测定之间无相关性。认为血浆α1-抗胰蛋白酶清除率是检测胃肠道蛋白质丢失的最好方法(成人或儿童),但该方法仅适用于检测幽门到结肠的蛋白丢失情况,因为当胃液中pH24ml/d;有腹泻的患者,α1-抗胰蛋白酶清除率>56ml/d,表明胃肠道蛋白质丢失异常。α1-抗胰蛋白酶清除率和血清白蛋白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性,当血清白蛋白80ml/d,诊断明确。
  大便隐血阳性可使α1-抗胰蛋白酶清除率异常,因为肠道出血可明显增加肠道的清除率,因此,容易引起误诊。α1-抗胰蛋白酶在诊断肠道蛋白质丢失的敏感性为58%,特异性80%。

警惕小儿患上胃病

现在小儿患胃病的比较多见,除了一般的胃炎,消化性溃疡、出血等疾病也有所增多。其中因饮食不合理或不卫生引起者占了很大比例。与成人一样,小儿胃病种类多样,包括消化不良、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等。但常常被误诊为肠痉挛、生长痛、肠淋巴结炎等。一位3岁的胃溃疡患儿,胃窦里竟有3处溃疡病灶,而家长一直以为孩子是“消化不良”。

小儿胃病主要表现为上腹(或脐周)疼痛、不适、饱胀或早饱、呕吐、食欲下降、反酸等症状,部分患儿可表现呕血、黑便、体重下降、贫血等。医生提醒,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腹痛部位、程度、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及时到医院检查。

不良饮食习惯是引起小儿胃病(尤其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如不吃早饭、睡前吃宵夜、暴饮暴食、三餐不均匀、经常吃辛辣或冰冷食物等。有些家长经常给小儿吃不易消化食物,如早餐吃糯米饭、年糕;空腹喝冷饮,整天零食不断等,均可使胃液及胃肠激素分泌失调,影响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和胃肠正常排空功能。

婴幼儿患胃病的主要原因是家长添加辅食不当造成的。不少家长都知道食物要多样化,却容易走入一个误区:食物过于杂乱。由于小孩子的消化功能还不完善,对食物的质与量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建议家长给孩子添加辅食时,应循序渐进,从单一到多样。

精神因素也是小儿胃病一大病因。在临近大考时,出现呕血或大便呈黑色而住院的中小学生就会增多。其实,这些孩子大部分平时就有恶心、肚子隐隐作痛等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但家长和孩子往往不在意。临考时因为学习紧张、睡眠不足、压力太大等,加重了病情。

预防小儿胃病,关键是进行饮食干预。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少量多餐;常吃护胃食物,如小米红枣粥、软米饭、细面条等;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家禽、乳类、鱼虾、肉类、豆制品、绿叶蔬菜;尽量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保太松、消炎痛、强的松等,如必须用,也宜在饭后服。

哪些胃病易癌变

胃肠道肿瘤不是伽玛刀等现代放疗的最佳适应症,我的博客中很少提及胃癌。今天来聊聊哪些胃病易癌变,意在提醒大家胃病别忍着,要积极治疗。另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包括胃癌在内的癌症“治愈率”的关键。

慢性胃溃疡的癌变率不高,患良性胃溃疡5年以上的癌变率不超过2%。

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也不发生癌变。

国外报道,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几率为8%~10%,国内平均癌变率为1.18%。萎缩性胃炎约占慢性胃炎发病率的1/5,主要发生于中老年。萎缩性胃炎有着“胃癌前奏”的说法,因为胃癌病灶周围的胃黏膜中萎缩性病变居多。

胃息肉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癌样息肉,前者癌变率极低,后者虽少见,但恶变程度高。胃切除是致癌因素之一,因为胆汁反流,手术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和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巨大胃黏膜肥厚症是胃癌的前期状态。

(0)

相关推荐

  • 胃镜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胃镜检查前至少8小时内不要进食或饮水。如果胃里有食物,可能会影响医生的诊断,并可能引发恶心和呕吐。为了减少喉咙的不适,医护人员会在检查前三分钟将麻醉剂喷入病人的喉咙。胃镜检查后一两…

    11-06
    22
  • 做胃镜会难受吗

    做胃镜会难受吗:   做胃镜实际上是把一根带有光纤的管子,通过患者口咽部,然后插入到患者食管内,行食管胃和十二指肠观察。所以说在整个检查过程当中肯定是有痛苦,尤其是对于内径通过咽部…

    12-16
    9
  • 多久做一次胃镜合适

    对于高危胃癌患者,特别是40岁以上的胃癌患者,最好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应每三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对于胃息肉切除的患者,也有必要进行年度检查。对于40岁以上的胃病…

    11-24
    16
  • 胃镜检查需要麻醉吗

    胃镜检查倘若患者需要做无痛胃镜检查,那么是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的。此外,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前,通常需要通过使用咽部麻醉药,需要配合医生来进行相关的操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使用麻…

    11-26
    14
  • 做胃镜为什么要活检

    如果在做胃镜检查时,发现患者的胃肠黏膜出现糜烂、溃疡、出血,怀疑患者出现胃癌、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疾病,或者要判断胃息肉,肠息肉的性质,都需要做活检,进行病理诊断,明确判断,才能更…

    12-08
    12
  • 胃镜的危害

    胃镜检查有着很多的危害,比如引起的喉头水肿、痉挛、下颌关节脱位,食管、胃壁及十二指肠的穿孔破裂、出血等,这类原因往往是因为操作不熟练,术中患者不配合等造成的,还有胃镜检查也可能引起…

    12-07
    12
  • 什么是无痛电子胃镜

    什么是无痛电子胃镜:   所谓无痛电子胃镜应称之为无痛苦电子胃镜,是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前接受全麻后处于麻醉状态下行胃镜检查,麻醉以静脉麻醉进行,给予的麻醉药是短效麻醉剂,可以帮助患…

    11-13
    16
  • 胃镜怎么做

    胃镜怎么做:   胃镜检查,一种是胶囊内镜,就是吃一个胶囊,可以做胃的检查。但是胶囊内镜只能做为普及检查,想发现病灶,建议到专科医院做消化内镜检查。消化内镜检查分普通内镜检查和无痛…

    11-18
    8
  • 胃镜检查前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

    胃镜检查前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   胃镜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可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生理痛苦。做胃镜前是必须做肝功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的,一般当天能够拿结果。很多患者对侵入性的检查有感染其…

    11-26
    8
  • 做完胃镜多长时间能吃东西

    患者做完了胃镜手术以后多久才可以吃东西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倘若属于普通胃镜,那么,一般术后1个小时就可以吃东西;倘若属于胃镜活检,那么,需要医生鉴定;如果属于无痛胃镜,那么患者…

    12-28
    12
  • 照胃镜前需要注意什么

    消化道疾病在一定时候是要做胃镜确诊的,检查时也可能会出现各种不适。照胃镜之前要注意事项:做胃镜之前一定要空腹、高血压患者检查前三小时可以吃降压药、下午检查的患者可以在早上8点前吃少…

    11-08
    10
  • 胃食管反流病胃镜检查前注意什么

    胃食管反流病胃镜检查前注意什么: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本应向下传导的胃内容物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烧心、反酸、反流、胸骨后疼痛、咳嗽及咽部异物感等不适症状的一种疾病。 …

    11-13
    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