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放血的好处和坏处

针灸放血可以让身体中的毒血、淤血流出体外,促进血液循环,起到舒经活络的作用,所以这种方法可以起到退烧、止痛、解毒、泻火、消肿、止痒的作用;但是操作不当,导致出血太猛,失血过多时,对健康不利。

中医上常常会选择针灸放血的方法治疗许多疾病,因为通过放血可以让身体中的毒血、淤血排放出来,血液会更干净,身体会更健康,但是放血时操作不当导致血液流失太多,也会影响到身体健康,需要你引起注意,那么,针灸放血的好处和坏处各有哪些?
  一、针灸放血的好处
  1.退烧
  中医上认为,阳气盛的人会血盛,而血盛可能会出现血热的问题,严重时就会出现发烧的症状。此时选择针刺的方法放血,可以改善血盛的问题,血热也会随着血液的流出而减少,这样就能起到退烧的作用。
  2.止痛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通过针刺放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所以针刺放血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痛作用,尤其是对咽喉痛,偏头痛等疾病采取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3.解毒
  通过针刺放血,可以让身体中的毒血、淤血流出体外,血液减少后,身体的造血功能会加强,就能及时为身体补充新鲜、干净的血液,所以可以起到一定的解毒作用,通过这种解毒的作用也可以让身体恢复健康。
  4.泻火
  因为内火严重导致口舌生疮,心烦不安,暴躁易怒的时候采取放血疗法,可以起到很好的泻火,缓解因为火气大导致的不适症状。
  5.消肿
  因为针刺放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经脉畅通,所以可以起到消肿化瘀的作用。
  6.止痒
  中医认为风邪存在于血脉之中时,会让人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而通过针刺放血可以调理气血,让血脉通畅,驱除身体中的风邪之气,就可以起到祛风止痒的作用。
  二、针灸放血的坏处
  一般在选择针灸放血时,放血量是5滴左右,每天进行一次或者两天进行一次就可以,如果频繁的选择这种方法,或者针刺过深,导致出血太猛时,就可能会让患者失血过多,对身体健康不利。

针灸放血的好处和坏处相关阅读

针灸适合哪些病

针灸适合哪些病:
  针灸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的适应症很广泛,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均可适用于针灸疗法,但是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来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针刺。
  针灸针对一些疼痛性的疾病、急性病症,包括功能失调性的疾病可以作为首选疗法进行应用。但也要注意一些禁忌症。如孕妇禁用合谷穴、三阴交穴;严重的过敏性疾病、皮肤损伤以及患者局部存在肿瘤等情况时,禁止在局部进行针刺。

艾灸的作用

艾灸的作用:
  艾灸是以利用艾绒等物燃烧生热、灼烫或熏熨人体穴位为主要形式的一类治疗方法,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为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缓解风寒湿痹所致的肌肉、关节疼痛;其二为行气活血,温经止痛,有助于缓解气滞血瘀及宫寒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其三为调养脾胃,改善食积,消化不良等症状;其四为安神助眠,帮助缓解生活及工作压力等;其五为扶正祛邪,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

高血压艾灸哪里

高血压艾灸哪里:
  在高血压的艾灸治疗中,建议采用周期治疗法,以八天为一个周期。
  第一天艾灸中脘、足三里穴;第二天艾灸环跳、阳陵泉穴;第三天艾灸风市、申脉穴;第四天艾灸肩髃、曲池穴;第五天艾灸风池、悬钟穴;第六天艾灸身柱、阳关、三阴交穴;第七天艾灸委中、照海穴;第八天艾灸百会、痖门穴。一般对于高血压患者在前七天的艾灸穴位中,建议患者灸四个疗程以后再开始灸第八天的穴位。
  在以上穴位艾灸的同时,建议患者每天还要灸神阙穴30分钟。

温针灸的功效

温针灸的功效:
  温针灸是在毫针针刺后,在针尾加置艾柱,点燃后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是中医针灸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即给病人进行针灸治疗时,在进针以后通过提、插、捻、转的方式,病人获得疗效之后,再给患者加上艾灸。
  加艾灸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直接把艾绒用手捻的方法附着在针柄上,然后再点燃;
  第二种,可以把艾条截成两厘米长的一段艾条 ,插在针灸针的针柄上,再把艾条点燃。这除了有针刺激的作用,还有一种温热的效应;温热可以通过针传到机体的深层组织,能把患者机体里的寒邪给驱散,这就是温针灸的作用。
  温针灸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比较适宜一些虚寒性的疾病。

火针治疗痤疮有副作用吗

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火针治疗痤疮基本没有副作用。火针治疗痤疮在临床上并不是一个特别常用的方法,只是偶尔用于治疗脓疱型和结节型痤疮,这一类痤疮患病部位有着化脓性验证的典型症状:红、肿、热、痛,尚有一些结节性的疙瘩。此时使用火针进行点刺,促使脓血排出,这样有助于痤疮愈合。此外,火针有祛瘀生新的作用,使用火针治疗痤疮的同时可以刺激周围正常细胞组织再生,帮助愈合。因此,火针治疗痤疮基本没有副作用。

(0)

相关推荐

  • 针灸可以控制疼痛吗

    多年来,经过大量的实验,人们已经知道,针灸可以在很多情况下控制疼痛。通过在扎针部位上刺激神经末梢,可以促发大量能影响疼痛感的物质的分泌。脑啡呔(enkephalin)和强啡呔(dy…

    11-19
    10
  • 耳鸣针灸两个月治好了是真的吗

    轻度的耳鸣是可以通过针灸在短时间内治好的,因为轻度的耳鸣一般是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针灸就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但如果是较为严重的耳鸣,只使用针灸的方法,无法在两个月内治愈,可能需要…

    11-15
    20
  • 可以每天都做针灸吗

    针灸是有一定的量效积累作为基础的,它是以疗程来论治疗的,一般来说,十次针灸为一个疗程。对于急性患者可以每天进行针灸;但对于慢性病患者、后遗症患者、稳定期患者就不需要每天都针灸,建议…

    11-23
    26
  • 针灸足三里的作用与好处

    对足三里进行刺激的过程当中,能够让脾胃更好地受到刺激,能够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对于一些长期处于消化不良或者是肠胃不舒服的患者来说,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来达到作用。另外还能够促进身体当…

    11-13
    35
  • 刺络放血疗法后的注意事项

    刺络放血疗法是一种局部损伤的操作,所以患者治疗后不要马上起来,应休息五到十分钟,否则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现象。放血量较大的患者,在治疗前应多喝水,刺络放血当天不要洗澡,防止局部针眼感染…

    11-23
    15
  • 针灸后多久可以洗澡

    针灸后多久可以洗澡,这要根据自身的体质和当时病情情况来决定。如果单纯身体比较虚弱,针灸后并不会影响洗澡时间;如果是感冒、年龄过小或者天气变化比较明显,则可以调整洗澡时间,大部分成年…

    11-23
    30
  • 乳腺增生针灸能不能治好

    乳腺增生是非常适合于针灸的一种疾病,因为乳腺增生现代医学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药物去治疗,而吃中药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它是一个比较慢性的长期疾病,所以治疗的疗程也相应的比较长。所以用针…

    11-01
    8
  • 针灸液门穴能治疗什么疾病

    标准定位:位于手背,第四、五指间,指蹼缘上方赤白肉际凹陷中。微握拳取穴。液门在手背部,第四、五指间赤白肉际处。 取法:微握拳,掌心向下,于第四、五指间缝纹端,即赤白肉际处取穴。位于…

    12-16
    26
  • 针灸放血的好处与坏处

    针灸放血疗法是通过针刺穴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针灸放血疗法的好处是效果显着,可以帮助调节血液中的一氧化氮含量,但它也有坏处,即如果血液控制不稳,导致放血过…

    11-15
    77
  • 针灸治疗颈椎病头晕吗

    颈椎病是很常见的疾病之一,会让人出现很多不舒服的症状,头晕就是其中一种,由于大脑供血不足造成的,可以用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能达到一定作用,像皮肤针、耳针、电针、穴位注射等方式就非常不…

    11-11
    17
  • 温针灸可不可以天天做

    温针灸的治疗可以天天做,但是要采取隔天做一次,还是天天做,取决于患者治疗哪种疾病。一般情况下,急性的疾病、急性的疼痛,患者可以天天做治疗;如果是一些慢性的调理,主张隔天做一次治疗。…

    11-20
    16
  • 针灸能够治疗卵巢早衰吗

    针灸治疗卵巢早衰具有较明显治疗作用,可以起到良性双向调节作用,通过针刺促使机体达到平衡状态,卵巢早衰患者通过针刺治疗同样可起到调整作用。卵巢早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身体体虚弱,免疫力差…

    11-14
    1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