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怎么办

肝炎怎么办
  肝炎根据是否病毒感染分为病毒性肝炎与非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又分为嗜肝性病毒性肝炎与非嗜毒性病毒性肝炎。
  常见的是病毒性肝炎,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
  首先明确肝炎种类,对于病毒型肝炎的治疗需要根据肝功能、病毒定量、彩超等判断是否需要用药。
  最常见的乙型病毒性肝炎,如果肝功能正常、病毒量不高,可以定期的观察;如果肝功能损害明显、病毒量比较高,需要进行保肝和抗病毒治疗。
  甲型、戊型肝炎一般急性起病,多数都能痊愈。非病毒性肝炎,常见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等。脂肪肝在我们中国越来越多,应该到医院肝病科进行诊断和治疗,查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肝病,进行对症对因治疗。自身免疫性的肝炎,应当进行综合的检查以后判断进行如何治疗。

肝炎怎么办相关阅读

肝炎症状有哪些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对于疾病同样如此,发生在肝脏的炎症统称为肝炎,肝炎的发病率是相当高的,甚至有些人已经被其纠缠数年,由于诱发肝炎的病因繁杂不一,所以表现症状也有一定的差异,那么,肝炎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1、厌油、食欲减退
  肝脏参与我们身体的一切代谢活动,它分泌的胆汁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得了肝炎的患者首先表现出的一个症状就是食欲减退,恶心厌油,尤其是进食过于肥厚油腻的食物后,身体会感觉特别不舒服。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肝炎病毒破坏了大量的肝细胞,降低了分泌胆汁的功能,影响脂肪的消化,故而厌油食。患肝炎之后,会导致胃肠道水肿充血,功能紊乱等,便会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

2、疲乏无力
  对于肝炎早期的患者而言,疲乏无力是一种常见现象,患者往往说不清道不明,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病的,轻重程度也表现不一,轻微者不喜欢活动锻炼,严重者可能会卧床不起,连吃饭都懒得动。对于这种情况,即便是得到充分的休息,疲倦感仍旧不能缓解。
  3、出现黄染
  黄染这种症状主要发生在黄疸型肝炎病人身上,该类型的肝炎患者都伴有尿黄。初起尿色淡黄,逐日加深,尿黄颜色重者可如茶色或豆油状,接着相继会出现皮肤发黄、巩膜黄染等。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肝炎病毒破坏了大量的肝细胞,影响体内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进入血液中的胆红素便会增多,所以尿液颜色便会加重,尿液颜色的浅重与肝细胞破坏的程度成正比。

4、发热
  对于急性期的肝炎患者,常常伴有发热的情况,高热者不多见,体温大都在37.5-38.5摄氏度,发热情况会持续3-5天左右,其中黄疽型肝炎患者出现发热的几率比较大。许多病人在发热的同时,还伴有身体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误认为得了感冒,而延误了治疗。

肝脏疼痛是什么原因

肝脏疼痛很多人都有过,有很多原因会导致肝部痛。我们知道,肝脏器官本身是没有感觉神经的,肝脏疼痛也是是有原因的。肝脏部出现疼痛的症状时,一定要好好的找一找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那么,肝脏疼痛是什么原因呢?

肝脏疼痛是指右侧季肋部的自发性疼痛。我国肝炎发病率高,肝炎急性期、恢复期都可出现肝区痛的症状和叩击痛的体征。但是肝胆系统的其他疾病以及邻近肝胆系统的脏器,组织病变也可致该部位疼痛,因此,有肝区痛者不一定就是肝炎,应从多方面去寻找原因。

(1)胸壁疾患:如右季肋部的局部肌肉损伤、肋骨骨折、胸壁挫伤、胸壁结核、流行性胸痛、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肋间神经肿瘤、骨髓炎、骨肿瘤等。

(2)胸膜与肺组织病变:如胸膜肿瘤、气胸、脓胸、肺炎、支气管炎、肺癌、肺栓塞、肺结核等。

(3)肝胆系统病变:除病毒性肝炎外,尚有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肝脓肿、肝硬化、原发性肝痛、转移性肝癌、阿米巴肝病、肝结核、肝包虫病、肝梅毒、胆系感染、胆石症、胆管石、胆囊癌等。

(4)肠道病变:如肝区部结肠癌、肝曲综合征等。

(5)固定性的输血体位:可使肋间肌肉受压产生局部疼痛。

(6)近期肠道病毒感染:可引起流行性胸痛;近期接触水痘的年轻人突然肝区痛要注意带状疱疹的发生。

(7)其他:如膈下脓肿等。

出现肝脏疼痛问题的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菌类食物,像草菇,香菇,平菇,银耳,木耳等都比较不错,很多食用菌里面都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蛋白质。这些食物里面的营养物质能够起到保护肝脏以及抵抗衰老,抗辐射作用,大家可以经常吃一些。

总之,肝脏疼痛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既往史、流行病学资料、体征以及必要的化验等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疾患,确定肝区痛的病因。

白花地胆头的功效

地胆草具有抗菌作用。应用地胆草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用平板倾注法,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白花地胆头是一种中药材,这种药材的治疗功效还是比较多的,也是很多中成药比较常见的一种成分,同时采用中药材治疗,对于患者们的身体也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选材,那么到底白花地胆头的功效有哪些呢?

白花地胆头功效与作用
  地胆头,别名苦涩胆囊、天芥菜、鸡疴粘、柴柴胡、马驾百兴、胆胆头、磨胆胆。多年生直立的草本植物,茎分叉,分枝较硬和粗糙。根系更加萎缩,黄绿色,出生在山谷村庄和路边。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特别是广东、广西和福建。
  全草药,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作用,治寒感冒、痢、肠胃炎、扁桃体炎、咽炎、肾炎水肿、结膜炎、痈肿等症,常用中药治疗。
  干燥的全草,根短而粗,长1-2厘米,厚约0.5厘米,密被白色绒毛;根叶更萎缩,黄绿色,匙形或长圆形披针形,稀疏的白色长发纸稍软。茎圆柱形,厚2-3毫米,剪切较多,中空截面,茎叶少而小。有时茎的末端有花头,花冠脱落。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龙胆具有抗菌作用。体外抑菌试验(纸法,每片含有约30毫克生药),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和庆大霉素注射液(水煎后的酒精提取物,醋酸铅去除沉淀物)大肠杆菌抑菌作用。使用平板浇注法,每15毫升含有18-24克生药,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杆菌菌株、痢疾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具有抑菌作用。

HCV与HBV重叠感染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根据病原学诊断,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hepatitisA)、乙型肝炎(hepatitisB)、丙型肝炎(hepatitisC)、丁型肝炎(hepatitisD)及戊型肝炎(hepatitisE)。另外一种称为庚型病毒性肝炎,较少见。其预防方法有哪些呢?

 管理传染源

1、报告和登记对疑似,确诊,住院,出院,死亡的肝炎病例均应分别按病原学进行传染病报告,专册登记和统计。

2、隔离和消毒急性甲型及戊型肝炎自发病日算起隔离3周;乙型及丙型肝炎隔离至病情稳定后可以出院。各型肝炎宜分室住院治疗。

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以及污染的医疗器械及物品均应进行消毒处理。

3、对儿童接触者管理对急性甲型或戊型肝炎患者的儿童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

4、献血员管理献血员应在每次献血前进行体格检查,检测ALT及HBsAg(用RPHA法或ELISA法),肝功能异常HBsAg阳性者不得献血。有条件时应开展抗-HCV测定,抗-HVC阳性者不得献血。

5、HBsAg携带者和管理HBsAg携带者不能献血,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防,应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以及行业卫生,以防其唾液、血液及其它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感染他人;个人食具,刮刀修面用具,漱洗用品等应与健康人分开。HBeAg阳性者不可从事饮食行业,饮用水卫生管理及托幼工作。HBsAg阳性的婴幼儿在托幼机构中应与HBsAg阴性者适当隔离,HBeAg阳性婴幼儿不应入托。

 切断传播途径

1、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水源保护、环境卫生管理以及粪便无害化处理,提高个人卫生水平。

2、加强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注射实行一人一管,或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医疗器械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

加强对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管理,做好制品的HBsAg检测工作,阳性者不得出售和使用。非必要时不输血或血液制品。漱洗用品及食具专用。接触病人后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保护婴儿切断母婴传播是预防重点,对HBsAg阳性尤以HBeAg亦呈阳性的产妇所产婴儿,出生后须迅即注射乙型肝炎特异免疫球蛋白及(或)乙型肝炎疫苗。

  保护易感从群

1、甲型肝炎及市售人血丙种球蛋白和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对甲型肝炎接触者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主要适用于接触甲型肝炎患者的易感儿童。剂量每斤体重0.02~0.05ml,注射时间愈早愈好,不得迟于接触后7~14天。甲肝活疫苗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不久即用于甲肝预防。

2、乙型肝炎

(1)乙型肝炎特异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母婴传播的阻断,应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使用。亦可用于意外事故的被动免疫。

(2)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或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主要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和新生儿预防,与乙型肝炎特异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可提高保护率。亦可用于高危人群中易感者的预防。前S2、前S1与S基因联合的基因工程疫苗亦已研制成功。

什么是传染病的“窗口期”

最近,福州一位5岁女孩因输“窗口期”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血得了艾滋病的消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什么是“”呢?“窗口期”和潜伏期一样吗?诊断艾滋病毒感染的主要方法是检测艾滋病抗体。但是,在艾滋病毒感染后到能够从血液中检测到抗体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被医生称为艾滋病的“窗口期”。

艾滋病的“窗口期”以前是3个月。随着检测试剂的敏感性提高,艾滋病“窗口期”的时间逐渐缩短。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表示,艾滋病的“窗口期”为14~21天。

不仅艾滋病毒感染存在“窗口期”,许多传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感染都存在一段检测不出来的“窗口期”。在“窗口期”内,尽管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但却有传染性。输了“窗口期”感染者的血液,与“窗口期”感染者共用注射器等医疗器械或发生危险性行为,都有可能被感染。

许多人把“窗口期”误认为是疾病的潜伏期。实际上,“窗口期”与潜伏期是完全不一样的。“窗口期”是感染病毒后不能通过检测方法诊断的一段时间,而潜伏期是感染病毒后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的一段时间。例如艾滋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很长,可以长达许多年,但“窗口期”仅仅只有~21天。也就是说感染艾滋病毒后14~21天就能通过检测确诊,而感染者确诊后还会经过许多年才表现出临床症状。

疾病的潜伏期只会发生在疾病出现临床症状以前,而“窗口期”有时还会发生在疾病的恢复期。例如: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恢复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消失后到表面抗体出现需要经过一段“窗口期”;有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血液中的表面抗原下降到检测不到的水平,也会出现这样的“窗口期”。因此,“窗口期”与潜伏期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

(0)

相关推荐

  • 肝硬化是怎么治疗

    肝硬化是怎么治疗:   对于肝硬化的治疗来讲,它是一个非常全方面的一个治疗。首先来讲对于病因方面的治疗,患者如果要是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肝硬化,特殊的特效的抗病毒药物的使…

    09-21
    13
  • 什么是酒精肝

    什么是酒精肝:   酒精性肝病是指长期或短时间内大量饮酒,造成肝脏内脂肪过多沉积。其临床诊断标准为男性每日饮酒量折合乙醇含量达到40克,或女性每日饮酒量折合乙醇含量达到20克,饮酒…

    11-15
    14
  • 乙肝检查项目有哪些

    乙肝检查项目有哪些:   乙肝的检查项目首先为乙肝五项明确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如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则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进而检查乙肝病毒载量,观察乙肝病毒复制是否活跃。 …

    09-06
    19
  • 肝结石的治疗方法

    肝结石的治疗方法:   肝结石是指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也就是发生在二级胆管内的结石,属于胆结石范畴内。胆结石一般分为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与…

    10-09
    15
  •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如何治疗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如何治疗: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等途径。成年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多数慢性化。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指证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不同,只要丙型…

    09-05
    17
  • 145阳性是什么

    145阳性是什么:   145阳性是什么?145阳性应该是指乙肝5项检测内容,乙肝5项包括乙肝,肝炎表面抗原,乙肝肝炎表面抗体,乙肝肝炎e抗原乙肝肝炎e抗体和乙肝肝炎核心抗体,其中…

    12-20
    12
  •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早期症状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早期症状:   肝衰竭是各种病因造成的肝功能严重受损,致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功能严重障碍,出现以黄疸、凝血机制障碍、腹水、肝性脑病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11-14
    40
  • 什么是乙型肝炎

    什么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全称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我国是肝病大国,目前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为5%-6%。   乙型肝炎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造成的一类传染性肝病…

    09-06
    16
  • 脂肪肝的自然疗法

    脂肪肝的自然疗法:   脂肪肝是各种病因造成的肝脏内脂肪过多沉积的病变。根据疾病严重的程度,可划分为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三种。   轻度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往往正常,可…

    11-14
    11
  • 乙肝两对半多久查一次

    乙肝两对半多久查一次:   要分情况而论,对于健康人群来说,通过注射三次乙肝疫苗,建议1个月后化验乙肝五项,观察抗体滴度,如果抗体滴度超过100IU/L,建议3-5年检查一次乙肝两…

    09-05
    24
  • 肝炎症状有哪些

    肝炎症状有哪些:   肝炎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可有诸多临床表现,但特异性不是很高,肝炎患者如果肝功能轻度损伤,往往无明显临床表现,如果肝功能损害加重,可能会出现乏力、周身疲惫,常见的消…

    12-22
    28
  • 肝炎能彻底治好吗

    肝炎能彻底治好吗:   肝炎能否治好,首先要看得的是什么类型肝炎。首先引起肝炎的原因,比较常见的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在我国发病率…

    10-09
    1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