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检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检查
  一般情况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检查方法也最无创的检查方法是首先要散瞳,小孩最好是在他睡眠状态下然后给予散瞳。散瞳后用眼科医生最常用的眼底镜进行检查。但是有可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视网膜的周边地区,不见得都在黄斑区,那么有的时候简单的一个眼底镜检查,只能作为一个初步的筛查,我们还是建议现在用比较先进的叫眼底Retcam机进行筛查,可以非常直观的以及全面的评估视网膜眼底的一个病变。
  另外还有一些现在比较常见的叫视网膜照相,那么也能够比较直观的看到一个视网膜病变的情况,还有要结合其他的一个影像学的检查,比如眼底B超,双眼的一个B超,那么我们可以辅助判断患儿有没有可能出现ROP的一个情况,其它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主要针对的是局部的一个检查,那么眼底B超是比较常规的一种检查方式,除了眼底B超之后,我们也不建议早产儿用CT或者核磁,来筛查早产儿的一个视网膜病变,因为CT和核磁并不能明确的判断患儿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的一个情况,但是眼B超可以看到患儿视网膜的一个血流的情况,或者是否出现网脱。
  那么我们目前为止最精准的检测方法还是要采用眼底检查的方法,也就是说现在的Retcam机检查的一个方法,但由于孕周比较小,那么麻醉或者镇静可能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再儿科医生的指导下和麻醉科医生的指导下,对患儿进行适当的镇静或者麻醉,然后完成视网膜病变的一个筛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检查相关阅读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预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预防:
  早产儿视网膜的病变受最主要的因素是早产。不是所有的早产儿都会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般情况下孕周越小体重越轻,越容易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同时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早期筛查是最重要,矫正胎龄在生后4~6周时,开始进行眼底检查,之后每1~2周进行筛查,筛查至早产儿矫正胎龄到40周,如果还没有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ROP的可能性就不大了。主要的预防手段还是要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尽量不要在34周以内进行分娩是最好的预防方式。第二种预防方式就是早产儿娩出之后吸氧,尤其是在进行高频通气的时候,要严格的监测血氧饱和度,最好是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3%左右就可以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旦发生,进展很快,可以有效治疗的时间窗很窄,因此对37周以下的早产儿出生后,及时的进行检查。对高危的患儿并每周检查一次,在第2到3期的时候进行激光治疗,凝固无血管区。
  对于第4到5期的要行玻璃体手术切除,增殖的纤维血管组织同时做光凝,以挽救视力。目前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ROP是比较成熟的手术方法。
  治疗2期和3期的ROP已经取得比较好的疗效,每只眼每次用0。25到0。3个毫克玻璃体内注射,给药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激光光凝结合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治愈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治愈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多为双眼发病,轻度的话可以治愈,严重者会因出现视网膜脱离等病变而导致失明。一般在出现3期病变的时候,进行激光治疗,又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玻璃体腔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为ROP的热门的治疗方法。与激光的治疗相比,可以避免全麻和破坏性的并发症,从而降低潜在的风险。
  目前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安全有效可实现周边网膜血管完全血管化,且获得较好的解剖获益。治疗后主要的并发症为视网膜脱离,其他全身的并发症非常罕见。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有哪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有哪些:
早产儿视网膜的病变,主要是要看医生去查体,检查的话可以发现网膜神经纤维层出现毛细血管的内皮增殖小结,血管呈小球状,其周围可有纺锤状间叶细胞增殖,抑制神经纤维层变厚,可有小血管及水肿,神经纤维层进一步增厚,新生的毛细血管牙穿破内建模达到视网膜的表面。
严重者可进一步进入玻璃体,可在其中继续生长成血管纤维膜,产生出血或者是牵引性的视网膜脱离,基底后可见不同程度的血管纤维膜形成,与同视网膜之前的纤维条索相连,虹膜周边前粘连,后也可以粘连,瞳孔膜形成,以及继发的青光眼等相应的改变。

早产儿什么时间做眼底筛查

早产儿什么时间做眼底筛查:
  早产儿初次筛查时间最好同时考虑生后日龄和矫正的胎龄,尤其是在矫正胎龄与严重的ROP出现的时间更相关,也就是出生时胎龄越小者,发生ROP的时间相对越晚。目前大多数国家将首次筛查的时间定在出生后的第4周,或者是矫正胎龄的32周。
  美国儿科学会或者是眼科学会,在2006年对孕周日龄矫正胎龄和ROP初筛的关系进行了很好的总结,我们国家也颁布了指南,我们这个指南规定首次筛查时间为出生后的4到6周,筛查的方法一般是用间接眼底镜或者是眼底数码照相机进行筛查。

(0)

相关推荐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又简称ROP,那么最常见于发生于早产儿,一般情况下最长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到40周之间。那么我们一般情况下在出生之后,如果他是胎龄小…

    11-30
    17
  • 视网膜病变饮食注意什么

    视网膜病变饮食注意什么:   视网膜病变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它包括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以及视网膜炎症性疾病等。   对于糖尿病视网…

    12-09
    12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症状有哪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症状有哪些:   早产儿视网膜的病变,这个症状主要由于早产儿他不会表达,所以主要是要看医生去检查,要查体,检查可以发现网膜神经纤维层出现毛细血管的内皮增殖小结,血管…

    10-09
    19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旦发生,进展很快,可以有效治疗的时间窗很窄,因此对37周以下的早产儿出生后,及时的进行检查。对高危的患儿并每周检查一次,在第2到3…

    10-18
    13
  • 视网膜病变意思是什么

    视网膜病变意思是什么:   视网膜病变是非常大概念,包括很多疾病,所有视网膜病都可以叫做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是眼睛里面一层薄薄透明膜,紧紧贴在眼球壁上,视网膜上有很多可以感受光…

    11-30
    13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算是严重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算是严重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或简称ROP,是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

    12-01
    12
  • 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该做哪些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先做血糖水平、血脂大生化、尿微量蛋白等基础检查,来判断整体血糖水平;同时在练习灯下检查是否有白内障、玻璃体浑浊、黄斑水肿等;进一步通过光学断层扫描、视网膜血管荧光…

    12-07
    11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手术的效果如何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手术的效果如何: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在发育的过程中出现了正常的血管的丢失,而出现了新生血管和纤维的增生,多半见…

    11-15
    13
  • 视网膜病变是什么意思

    视网膜病变是什么意思:   视网膜病变包括很多疾病。视网膜是眼睛里一层薄透明膜,紧贴眼球壁,视网膜上有可以感受光刺激的细胞,当接受外界光刺激,再把光刺激准确传到大脑,就看到东西。视…

    11-30
    13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又简称ROP,那么最常见于发生于早产儿,一般情况下最长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到40周之间。那么我们一般情况下在出生之后,如果他是胎龄小…

    12-31
    16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要做什么检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要做什么检查:   早产儿视膜病变所需要做的检查,常规做眼底检查,眼底检查第1次检查时间,主张对胎龄小于32周,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在生后的第4周开始进…

    12-03
    13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手术的效果如何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手术的效果如何: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在发育的过程中出现了正常的血管的丢失,而出现了新生血管和纤维的增生,多半见…

    12-03
    1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