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该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该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早发性的母乳性黄疸又称为母乳喂养失败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母乳喂养的汁水不足、乳头皲裂、母乳量有限等原因,使得新生儿处于饥饿、脱水的状态,使胎粪排出延迟、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增加,造成了高胆红素血症。这类情况应该鼓励少量、多次喂哺母乳,保证足够的乳量及能量的摄入。胆红素值如果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也应该及时地给予干预。
  晚发性的母乳性黄疸,是最常见的母乳性黄疸。晚发性的母乳性黄疸,目前它的确切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表明,与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平较高有关系。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诊断通常是排除性,也就是排除了其它原因引起的黄疸以后,考虑母乳性黄疸。这类新生儿一般情况比较良好,吃奶情况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肝脏也不大、肝功能正常,没有肝病和溶血的表现。一般停母乳1到3天以后,黄疸可以明显减退,血的胆红素值可以迅速下降30%到50%左右。恢复母乳喂养时,黄疸还会有所增加,但是不会太高。也可以不停母乳。母乳性黄疸,当胆红素水平达到光疗标准时,也应该及时光疗。

母乳性黄疸该怎么办相关阅读

母乳喂养多久

从世界卫生组织角度来说,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母乳喂养应该一直喂到生后两岁,它主要是面对全球的策略,因为在整个全球不同的国家,物质丰富的程度不太一样,经济条件也不太一样,所以对于物质不是特别丰富的一些国家,比如说贫困地区,它没有更好的一些食物,所以还是提倡母乳要喂到两岁,但是母乳一直喂到几岁也是需要因人而异的。原则上来说,如果因为孩子或者妈妈的原因不能喂特别长时间,至少要喂到4到6个月,如果妈妈具备这个条件,比如说可以上班晚一些,或者有便利条件,最好喂到一岁半,也就是说从个人经验上来说,一般不需要喂到两岁。因为在我们国家地区物质还是很丰富的,孩子在添加辅食之后,他能够摄入更多的辅食,而且到了一定年龄段,能够给他适当的添加一些配方奶粉。一般来说,到一岁半就可以不再继续喂母乳,当然这也要因人而异,要看孩子对食物的选择、接受的程度来决定。

母乳喂养需要注意什么

母乳喂养首先就要注意,孩子出生之后一直到他28天之内,在这个期间如果采取纯乳喂养,一定要按需哺喂。按需哺乳就是不定时不定量随时哺喂,按需实际上是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孩子的需要,孩子因为饥饿而哭闹;第二个就是妈妈的需要,妈妈因为乳房特别胀满而且特别难受的情况下就可以来哺喂。第二个就是在采取母乳喂养期间,一定不要给他额外添加一些其他的制剂,除了维生素D制剂以外其他的制剂都不要添加,尤其是不要给他喂甜水,因为如果喂甜水,孩子有饱胀感,他就不会很好地吸吮母乳,也会影响到下一次母乳分泌的量。第三个就是要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出了满月之后,就要逐渐的定时定量喂,白天要每三个小时喂一次,夜间不醒不喂,另外就是随着月龄增长,也要减少夜间哺喂的次数,一般来说3个月龄之内,夜间母乳喂养次数最好不超过两次;4到6个月龄期间最好不超过一次,6个月龄之后最好一次都不喂。但是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孩子,这样的要求可能还是有一定难度,但是还是希望妈妈尽可能去照这个目标去努力,这样随着孩子月龄增长之后,孩子的夜间睡眠质量会好一些,减少孩子出现睡眠障碍的问题。最后就是要保证有效的吸吮,就是要让孩子在吸吮母乳的过程当中,把妈妈的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都含在嘴里面,这就叫有效吸吮。有效吸吮的好处有两个,第一吸吮的力度比较强,可以刺激妈妈下一次母乳分泌的量越来越多;第二个好处就是这种有效吸吮可以在孩子吃奶的过程当中,避免气体和液体同时吸入到孩子的胃里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出现漾奶或者是吐奶的发生概率。

母乳喂养需要喂水吗

母乳喂养需要喂水吗:
  因为母乳当中水分的含量足够孩子生理上对水的需求,所以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孩子不需要额外再喂水,当然也是需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比如到了夏天妈妈出汗特别多,孩子也会出汗很多,会造成孩子体内液体流失的量比较多,在这个时候要提醒妈妈,在这个期间要及时的补充液体,多喝一些水。
  如果这个时候,用小勺来给孩子喂一些纯水,他如果能够接受,也可以适当喂一些。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有哪些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早期营养不良,最主要是会看到孩子体重增长不好,一个是不增,一个是下降,主要是这两个问题。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或者年龄增长,营养不良没有得到矫正,就会看到比如皮肤会比较粗糙,毛发会比较细软、偏黄、容易断。还有孩子的手指会有倒刺,可以看到他的指甲会有凹陷,如果随着他的营养不良没有得到矫正继续加重,就会看到孩子的身长或者身高也会明显落后于同年龄段正常的孩子,同时孩子会出现一些其他营养素的缺失,比如缺钙、缺维生素D、缺锌、缺铁等或者会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问题,同时皮下脂肪会变得非常薄,也就是用手在孩子肚脐旁差不多两三公分的样子,拇指和食指距离两三公分的情况下捏起来,它中间的薄厚度是非常薄的,也就说皮下脂肪明显减少。

儿童免疫力低下的原因有哪些

儿童免疫低下的原因有很多种,第一种是孩子存在原发性的免疫缺陷病;第二种有可能他是存在继发性的免疫缺陷病,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就是有一个基础病,在这个基础病的基础上会出现免疫功能低下的问题;第三种是孩子有可能存在某些营养素缺乏的问题,比如缺维生素C、维生素A、B族维生素,还有像缺铁、缺锌、缺钙、缺D都可以造成免疫功能低下的问题,另外如果他有营养不均衡,就会造成这些营养素缺乏,也会间接导致他的免疫功能低下;还有孩子本身不爱运动,缺乏体格锻炼也是导致孩子出现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

(0)

相关推荐

  •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与小孩吃母乳后胆红素值增高有关。正常的孩子也有生理性的黄疸,在生后2到3天逐渐加重,7到8天最为严重,7到12天逐渐下降。一些吃母乳的孩子,如果持续吃…

    10-21
    11
  • 宝宝黄疸多久能退净

    宝宝黄疸多久能退净: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症状,通常以皮肤黄染为主要临床表现,重者可出现核黄疸症状。新生儿黄疸是宝宝出生后都会出现的一种情况,临床上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

    11-14
    12
  • 新生儿黄疸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如果出现生理性黄疸,对他的生长发育没有不良影响。病理性黄疸又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和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新生…

    11-11
    11
  • 什么是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

    11-13
    16
  • 黄疸跟母亲血型有关吗

    黄疸跟母亲血型有关吗:   新生儿黄疸和母亲血型是有关的。临床上常见新生儿溶血病,通常指母子血型不合,因为血型抗原免疫之后,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一般发生于胎儿和新生儿早期。 …

    11-16
    16
  • 黄疸引起听力受损怎么办

    黄疸引起的听力损失一般是由于某些病毒侵犯听神经而造成,通常听力损失的程度会比较严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黄疸引起听力受损治疗方式的选择与听力损失程度有关,如果患者…

    12-13
    19
  • 新生儿黄疸会反复的发作吗

    新生儿黄疸会反复的发作吗:   新生儿黄疸未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病因引起的黄疸的反复。早期是生理性黄疸的过程,到了生后10天到两周,黄疸已经消退或者减轻了,过了段时…

    11-09
    15
  • 黄疸的孩子能吃母乳吗

    排除患者溶血感染等等其它方面导致的黄疸,一般不建议停母乳,病理性、母乳性黄疸只需要在吃母乳的同时进行照蓝光或者是口服药物进行退黄治疗。建议母乳喂养过程中多观察,如果母乳黄疸加重,则…

    11-13
    19
  • 黄疸高对婴儿有哪些影响

    黄疸高对婴儿有哪些影响:   临床上常常见到一些没有及时处理的病理性黄疸,黄疸值很高,然后导致了智力运动发育落后,也就是说脑瘫的这类患儿。   由于黄疸值升高,导致脑部损伤,我们叫…

    01-08
    12
  • 新生儿黄疸会治好吗

    新生儿黄疸会治好吗:   新生儿黄疸绝大多数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这种黄疸都是可以治疗的,可以通过光疗,严重的话,通过换血治疗是可以治疗的,相当一部分直接胆红素,通过药物…

    01-08
    17
  •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母乳性黄疸一般跟小孩吃母乳之后胆红素的值增高有关。一般正常的孩子也会有生理性的黄疸,在生后2到3天出现,逐渐加重,在7到8天时比较高。一般黄疸值在7到12天左…

    12-08
    13
  • 胰腺癌出现黄疸如何应对

    胰腺癌出现黄疸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是因为胰腺癌直接侵犯胆管,导致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手术将肿瘤切除来治疗。如果没有办法手术会通过介入、内镜、放支架治疗。第二是肿瘤转移…

    12-06
    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