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尿不出来该怎么办

脊髓损伤后尿不出来该怎么办:
  脊髓损伤后尿不出来,具体的护理方法是:
  首先是排尿习惯的训练,根据患者以往的排尿习惯确立如厕的时间、方法,可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到坐厕上,让其听流水声,也可用温毛巾敷在膀胱区,或用温水冲洗会阴部。
  其次、是排尿意识的训练,适用于留置导尿的患者,放尿前五分钟患者卧床放松,幻想在一个宽大安静的卫生间,听着流水声,准备排尿,并试图自己排尿,然后由陪同人员缓缓的放尿。
  第三个是反射性排尿训练,导尿前半小时可轻叩耻骨上侧或大腿上三分之一内侧,牵拉阴毛或挤压阴蒂,用手刺激肛门诱发膀胱反射性收缩,产生排尿。
  第四个是代偿性的排尿训练:1、Crede按压法,用拳头放在脐下三公分处,深深地按压并向耻骨方向滚动,动作缓慢柔和,同时嘱患者增加腹压帮助排尿。2、Valsalva屏气法,患者取坐位,身体前倾、屏气呼吸、增加腹压,向下用力做排便的动作帮助排除尿液。
  第五个是盆底肌的训练:1、患者自主收缩盆底肌肉,包括会阴部及肛门括约肌,每次收缩5到10秒,重复10到20次每组,每日三组。2、嘱患者吸气时收缩肛门周围的肌肉,维持5到10秒,比如让患者想象自己尿急,但还找不到卫生间,首先要憋住尿,收缩肛门5到10秒。3、患者坐在椅子上,由后向前缓慢的把肛门、阴道、尿道周围的盆底肌肉收缩上提,感觉想阻止肛门排气,从一数到十后缓慢放松。4、患者可以坐在马桶上,两腿要分开开始排尿,中途有意识的收缩盆底肌肉,使尿流中断,如此反复排尿、止尿,重复多次,使盆底肌肉得到锻炼。

脊髓损伤后尿不出来该怎么办相关阅读

吸氧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吸氧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吸氧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是辅助人体维持组织正常氧合及基本新陈代谢需要而实施的措施。常用的方式有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面罩吸氧法、经气管导管氧疗法、电子脉冲氧疗法、机械通气给氧法。
  下面介绍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法的注意事项:
  吸氧时不妨碍患者进食;使用氧气时不要吸烟;使用桶装氧气时防震、防火、防油、防热;有鼻塞症状时,请及时告知护士;患者不要自行调节氧流量,以免氧流量过大,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吸氧时如出现恶心、咳嗽等不适症状,应立即通知护士;护士每天会更换湿化瓶中的蒸馏水,以保持湿化效果及防止细菌增长。一次性吸氧装置不需要更换湿化瓶中的液体。

如何给病人拍背

如何给病人拍背:
  给病人拍背是指通过胸壁振动气道,使附着在肺、支气管内的分泌物脱落,再通过病人咳嗽排出体外。
  方法:第一,扣背前要听诊,了解痰鸣音的部位与性质,体位上选择坐位、卧位或侧卧位;
  手法:两手手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呈120度,呈“杯状”,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适力迅速叩击,按支气管走向,由外周向中央叩击,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频率是120到180次每分,持续5到15分钟。拍背后鼓励患者有效咳嗽,排出痰液。

腹式呼吸如何做

腹式呼吸如何做:
  腹式呼吸强调膈肌呼吸为主的方法,以改善患者的异常呼吸模式,提高膈肌的收缩能力和收缩效率,使患者的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具体方法:
  首先是取卧位或坐位,坐位时上身前倾,指导患者正常呼吸,尽量放松;
  第二,双手分别置于胸部和腹部,闭口、用鼻深吸气,感觉腹部隆起,膈肌自然下移,吸气至不能再吸时,屏气2到3秒,可逐渐延长,缩唇,缓慢呼气达4到6秒,腹部尽量回收,双手逐步向腹部加压,促进膈肌上移,有助于气体排出;
  第三,腹式呼吸要缓慢,呼气是吸气的2到3倍,频率为每分钟8到10次,持续3到5分钟,每日数次。

脑卒中下肢关节训练

脑卒中下肢关节训练:
  第一、首先是髋关节的内收、外展的控制训练,患者取屈仰卧位,双膝屈曲,健侧下肢保持中立位,患侧下肢在内收、外展时保持不同的角度进行髋关节的内收、外展的控制训练。
  第二、是膝屈曲训练,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者的踝部辅助屈膝,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臀部,防止代偿,做屈膝的练习。
  第三、是踝背屈训练,患者取仰卧位,护理人员站在患侧,患脚支撑在床上,治疗者用一只手固定踝关节,另一只手协助患者踝关节做背屈、外翻的运动。
  第四、是屈髋、屈膝的训练,患者取仰卧位,护士站在患侧,一手托住患足,患者屈膝,并将患肢放到床下,在髋伸展的状态下,护士协助患者将患脚抬至床面。

脑梗后吞咽困难该怎么办

脑梗后吞咽困难该怎么办: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在康复功能训练当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患者存在吞咽困难,由于缺乏营养导致低蛋白血症以及伤口愈合较差等情况出现。治疗上首先要给予保证,可以通过鼻饲饮食的方法来保证营养的支持。
  如果患者意识清楚、能够服从指示,全身症状比较稳定,可以进行吞咽功能的训练,首先是按摩面颈、面颊部、上下唇,可以使用棉花棒或者牙刷来诱发舌部的动作,其次是嘴唇的动作;使用压舌板在舌面上进行压迫、滑动的动作;同时可以让患者练习吹哨子、吹泡泡,练习做颈部的旋转、侧屈,同时鼓励患者做鬼脸、鼓腮、微笑等各种的表情动作,有利于吞咽功能的训练,同时也可以治疗面瘫。

(0)

相关推荐

  • 脊髓损伤可以恢复吗

    脊髓损伤可以恢复吗:   脊髓损伤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的标准,可以分为五级,即ASIA A级、B级、C级、D级和E级,其中A级的情况最严重,而E级的情况最轻。   对于脊髓损伤属于…

    11-22
    11
  • 脊髓损伤怎么分级

    脊髓损伤怎么分级:   临床上脊髓损伤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的标准,又称ASIA评定法,可以分为A、B、C、D、E级五级。   A级主要指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消失,同时会阴部的感觉…

    11-22
    13
  • 脊髓损伤恢复需要多少年

    脊髓损伤恢复需要多少年:   脊髓损伤分为部分性的脊髓损伤和完全性的脊髓损伤。   每个人的损伤恢复时间是不太相同的。部分性的脊髓损伤可能几个月或者半年、一年就可以恢复。完全性的脊…

    11-22
    16
  • 脊髓损伤恢复需要几年

    脊髓损伤恢复需要几年:   脊髓损伤分为部分性的脊髓损伤和完全性的脊髓损伤。每个人的损伤恢复时间是不太相同的。部分性的脊髓损伤可能几个月或者半年、一年就可以恢复。完全性的脊髓损伤可…

    12-01
    25
  •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方法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方法:   脊髓损伤的患者有很多的康复方法,不同的患者采取的康复方法不同,概括起来可以有以下几点:   第一,物理治疗,包括激励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站立训练和…

    11-23
    11
  • 脊髓损伤可以恢复吗

    脊髓损伤可以恢复吗:   脊髓损伤是一种很严重的损伤,恢复通常来讲比较困难。有一种部分性的脊髓损伤,也就是不完全性的脊髓损伤,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有所恢复。在一定条件、一定时间…

    12-11
    13
  • 脊髓损伤能恢复吗

    脊髓损伤能恢复吗:   脊髓损伤根据患者的损伤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不完全性的脊髓损伤,通过临床治疗和临床康复训练,可以逐渐的接近正常;   第二,完全性的脊髓损伤,…

    11-22
    11
  •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方法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方法:   脊髓损伤的患者有很多的康复方法,不同的患者采取的康复方法不同,概括起来可以有以下几点:   第一,物理治疗,包括激励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站立训练和…

    09-21
    14
  • 脊髓损伤用哪些药

    脊髓损伤用哪些药:   脊髓损伤的用药问题,一开始的时候,如果患者尤其是有外表的皮肤裂伤,可能要用一些抗生素药物的保护,防止病人出现细菌感染。也可能会用到防止破伤风的一些药物,防止…

    12-11
    19
  • 闭合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闭合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闭合性脊髓损伤,与开放性脊髓损伤相对应,如果皮肤外面没有任何伤口,而脊髓受到的损伤都称为闭合性损伤。患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

    11-25
    15
  • 脊髓损伤恢复需要多少年

    脊髓损伤恢复需要多少年:   脊髓损伤分为部分性的脊髓损伤和完全性的脊髓损伤。   每个人的损伤恢复时间是不太相同的。部分性的脊髓损伤可能几个月或者半年、一年就可以恢复。完全性的脊…

    12-12
    11
  • 脊髓损伤后尿不出来该怎么办

    脊髓损伤后尿不出来该怎么办:   脊髓损伤后尿不出来,具体的护理方法是:   首先是排尿习惯的训练,根据患者以往的排尿习惯确立如厕的时间、方法,可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到坐厕上,让其听流…

    10-19
    1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