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疫苗打完后注意什么

丙肝疫苗打完后是需要观察一下的,看是不是有不适应的反应,注射以免以后也需要做检查,检查是否注射失败,那么还需要重新接种的。有很多人不适合接种乙肝疫苗,所以注射之前也需要咨询医生,了解自己身体条件是否具备。

接种丙肝疫苗是一种预防丙肝的很好方式,大部分人都有接种过丙肝疫苗的经历,但是也有部分人人在接种丙肝疫苗以后,因为没有注意,也有可能会产生不少的后续疾病,也会给身体带来不必要伤害,其实不管打任何的疫苗都应该要注意了解打疫苗之后的注意事项。那么,丙肝疫苗打完后注意什么?
  丙肝疫苗打完之后要注意,由于丙肝疫苗储存不当,接种不规范或个人的免疫系统低下的原因,也会出现乙肝疫苗存在的失败可能,因此,丙肝疫苗接种完后,必须到医院检查,检查接种是否成功。
  丙肝疫苗打完后,要注意定期复查,丙肝表面抗体,机体会产生保护性的抗体表面抗体滴度,但滴度是在体内逐渐消失,也会存在半衰期,所以必须在丙肝疫苗接种结束之后,切记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抗体滴度。
  不管任何疫苗,在接种前和接种后都有很多的注意事项,需要去了解,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在接种疫苗后,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多了解接种各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丙型肝炎目前没有特效的疫苗进行注射。针对丙型肝炎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要了解它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明确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途径传播以及母婴传播。因此,知道传播途径之后,一定要避免上述三种接触可能的传播途径,才能够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一定要避免输注感染丙肝病毒的血液,不能与感染丙肝病毒的患者进行性接触,同时感染了丙肝病毒的母亲如果怀孕了,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以怀孕生产,以免将病毒传给他人。

丙肝疫苗打完后注意什么相关阅读

丙肝能喝酒吗

丙肝相信大家也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是肝炎的一种,它的传染途径是输血、吸毒等,目前中国患有丙肝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个疾病十分的广泛,但是其治愈率却是很小的。因此,丙肝患者一定要积极的医治,另外生活习惯方面也要注意,那么得了丙肝还能喝酒吗?

1、丙肝不能喝酒
  丙肝患者是不可以喝酒的,因为酒中有让大脑兴奋的物质,若是长期饮用,则会导致大脑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到了最后大脑的神经会遭到麻痹。慢慢的丙肝疾病会越来越严重,因此一旦检查出患有丙肝,患者一定要严格约束自己,看见酒最好躲得远远的,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大意,而促使疾病进一步的发展,到时候后悔莫及。

2、检查肝功时也不能喝酒
  通常人们不会单单查丙肝,多是与其它肝功能一起进行检查,在检查之前注意不能喝酒,做抽血检查,需要空腹,吃饭、喝水都是不可以的,同时注意不能喝药。
  3、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
  若是检查出丙肝病毒后,一定要找到病因,避免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可能许多人并不了解丙肝,原因是这种疾病的隐匿性,让许多人感染了丙肝还不自知。而且长期的丙肝得不到医治,还会出现肝硬化,随之病情会慢慢加重,因此人们对于丙肝一定要引起重视。

最后需要告诫大家的是,即便没有肝病的朋友也应该少喝酒,亦或是不喝酒,喝酒伤肝的道理众人皆知,但是能够做到的相信没有几个,对于丙肝患者患者也是一样,刚开始想要戒酒很难,所以此时需要家人的帮助,要让患者习惯不喝酒,同时也要向其不断的述说喝酒对于肝脏的损害,同时也要提醒患者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对丙型肝炎你了解几分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艾滋病的感染途径相同,都可以经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但丙型肝炎以血液传播为主。尽管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进行丙型肝炎筛查后,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的患者明显减少,但通过血液透析、静脉注射毒品、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和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感染的丙型肝炎仍时有发生。

丙型肝炎病毒还是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的“好朋友”,经常与它们“手拉手”藏在血液内,一起“钻”进人体,使人同时感染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或艾滋病。

丙型肝炎病毒很狡猾,在人体内会把自己重要的基因隐藏起来,并保持其相对稳定;而把不太重要的、能够通过免疫选择和进化的基因放在容易发生变异的位置,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不停地发生变异,使病毒能很快适应环境和逃避人体免疫系统对它的清除。因此,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研制出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

丙型肝炎病毒甚至比乙型肝炎病毒更阴险、狠毒。95%的成年人在感染乙型肝炎后能够成功地抵御感染,将病毒从体内彻底清除;而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后,只有大约30%~40%的人在6个月内可将体内病毒自动清除。

乙型肝炎病毒只会寄生在肝细胞内,它本身并不引起肝损伤,只有在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刺激而“生气”的时候,才会和肝细胞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打仗”,引起肝细胞“死亡”。而丙型肝炎病毒不仅会刺激免疫系统“生气”,引起肝损伤,还会直接破坏肝细胞,导致肝功能异常。

丙型肝炎的起病大多非常隐匿,易被忽视。约80%丙型肝炎患者最初并不知道自己患病,直至发展为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和肝癌才被发现。慢性肝病毒感染者中,25%的感染者像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样肝功能正常、肝脏损害轻微;60%的患者转氨酶轻度升高,肝脏损害为轻-中度的坏死性炎症和极轻度的肝纤维化。

有10%~20%的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可能在10~30年里进展为肝硬化;在肝硬化病人中,每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病率为1%~7%。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因此,丙型肝炎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用阿舒瑞韦治疗丙肝的疗效如何

阿舒瑞韦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根据病毒学应答决定疗程,治疗24~48周对基因1型丙肝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学应答率为64%~83%,对基因4型的丙肝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学应答率为90%。

在一项开放性临床研究中,354例基因1型和4型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使用阿舒瑞韦+达拉他韦+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利巴韦林四联治疗,基因1型和基因4型丙肝病毒感染者的持续病毒应答率分别为93%和98%。由于阿舒瑞韦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的治疗方案没有明显提高疗效和缩短疗程,故在上市后未推荐这种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阿舒瑞韦可以与达拉他韦联合治疗基因1b型丙肝病毒感染,既不需要联合干扰素,也不需要联合利巴韦林,大大减少了治疗丙型肝炎的不良反应。从临床研究可以看出,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基因1b型丙肝病毒感染不同人群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均可达到80%或90%以上。

由于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的疗程仍需要24周,且有少数患者应答不佳,科学家们正在研究阿舒瑞韦更好的联合治疗方案。最近,已有几项阿舒瑞韦+达拉他韦+贝卡布韦(Beclabuvir)治疗基因1型和4型丙肝病毒感染的研究,三种不同抗病毒机制的药物组合(蛋白酶抑制剂+NS5A蛋白抑制剂+NS5B聚合酶抑制剂),不仅提高了疗效,而且疗程也缩短至12周,治疗基因1型和4型丙肝病毒感染的完全应答率达到了90%~100%。

索磷布韦治疗丙肝有什么不良发应吗

索磷布韦(Sofosbuvir)属于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但它不抑制人类DNA和RNA聚合酶,也不是线粒体RNA聚合酶的抑制剂,不良反应少见。在动物试验中,索磷布韦没有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属于妊娠期安全程度B级药物。

少数药物与索磷布韦有相互作用,如: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奥卡西平)、抗结核药(如利福布丁、利福平、利福喷丁)、抗艾滋病病毒的蛋白酶抑制剂(如替拉那韦、利托那韦)及贯叶金丝桃草等药物与索磷布韦合用,可降低索磷布韦的血药浓度,影响其抗病毒疗效。

2015年3月,美国FDA收到9例服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在使用含有索磷布韦方案的药物治疗丙型肝炎后发生严重的心动过缓,其中1例心脏停搏死亡,3例需要安装起搏器治疗。

因此,美国FDA发出警告,提醒医生和患者索磷布韦与胺碘酮可能有相互作用,导致严重的心动过缓,正在服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不能使用索菲布韦治疗。胺碘酮的半衰期较长,停药几个月后仍可与索菲布韦发生相互作用。

2016年欧洲丙肝指南指南建议:没有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在胺碘酮停药3个月后才能开始索菲布韦的治疗。2016年欧洲丙肝指南指南还指出,由于索磷布韦的心脏毒性,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否有相互作用尚缺乏相关数据,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如需要索磷布韦治疗应特别慎重。

什么情况下可以确定丙肝病毒感染的治愈

今天,我收到一位丙肝患者家属的来信,她在信中说:她老公是小时候生病在医院输血感染的丙肝,2009年用干扰素治疗1年,停药后每半年进行检查的频率,病毒一直为阴性,肝功能正常。但医生一直让老公继续他用六味五灵片、胸腺肽等药巩固治疗。她问我老公的丙肝是否算治愈?还用不用继续巩固治疗,能不能停药?

丙型肝炎是一种可以完全治愈的疾病。欧洲、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对丙肝病毒感染的治愈进行了定义:“丙肝病毒感染者在治疗结束后12周和24周检测HCV RNA均为阴性,即达到了持续病毒学应答,可视为丙肝病毒感染治愈。”

治愈的丙肝病毒感染者无须再进行治疗,但仍需要进行监测。对于肝纤维化较明显(F3~F4级)或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的患者丙肝病毒清除后能阻断肝病的进展,减少失代偿性肝病及其并发症和肝癌的发生率,但仍有肝癌发生的风险。

因此,这些患者还需要每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波检查和甲胎蛋白(AFP)检测,监测肝癌的发生。干扰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发生在停药以后。使用普通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干扰素方案治疗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在停用干扰素1~2年内仍需要进行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测。

因此,来信中提到的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是很成功的,已经可以确定完全治愈,无须再进行治疗。六味五灵片是一种具有降酶作用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转氨酶升高。这位患者如果肝功能正常,也无须继续服用。胸腺肽更不需要长期使用。这种治疗纯属过度治疗,不仅造成浪费,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0)

相关推荐

  • 丙肝和乙肝有什么不同

    乙肝和丙肝本身就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是因为病原体的不同,预防的方法不同,传播的渠道不同,感染情况不同,而且也可能是因为耐药性的不同,除此之外也可能是诊断方式的不同,这本身就有着明显…

    12-16
    12
  • 肝癌晚期怎么治

    我们的肝脏是排毒之源,如果肝脏受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不能够让身体的毒素及时的排出体外,这会引起毒素的不断堆积。如果是肝癌晚期患者,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如果想要缓解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化…

    11-27
    9
  • 丙肝治疗后会反复地感染吗

    虽然丙肝经过治疗之后能够将病毒完全清除,但是却做不到终身免疫,而且目前也没有丙肝疫苗能够预防,因此治疗之后仍然有可能会反复的感染。所以患者一定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并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11-19
    11
  • 丙肝怎么治

    丙肝的治疗方法是抗病毒治疗、进行保肝辅助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单一干扰素-a治疗、长效干扰素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等,所以对于丙肝的人群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治疗。 在我们生活当中…

    11-23
    18
  • 丙肝好治吗

    丙肝的病症一旦确认之后,进行治疗不是三天两天就能治愈的,这种治疗是一种长期的,需要患者坚持的治疗,患者要做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准备,只要患者不过度肥胖,对自己的不良嗜好进行戒除,然…

    12-09
    11
  • 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人,但没有丙型肝炎的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的丙肝感染。顾名思义,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人。这些人也可能有一些丙型肝炎的症状,所…

    08-26
    20
  • 丙肝是怎样引起的

    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三种,如果不小心输了含有丙肝病毒的血液,或者使用了含有丙肝病毒的血制品,与丙肝患者共用针头、剃须刀,与丙肝患者同房等,都可能会被感染上…

    12-27
    30
  • 病毒性肝炎怎么传染

    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根据肝炎类型的不同,传染方式也不相同。甲肝与戊肝主要通过粪口传染,而乙肝则主要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血液及性接触传播。丙肝则主要是通过血液、性行为及母…

    08-27
    11
  • 丙肝能活多久

    丙肝和乙肝一样,都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肝病,而丙肝的危害更大一些,一般丙肝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肝坏死,肝纤维化,甚至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等,所以患有丙肝的人对自己的生命长度比较…

    11-01
    13
  • 丙肝有什么治疗方法

    丙肝有什么治疗方法:   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跟乙型肝炎是类似的。丙型肝炎的治疗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抗病毒治疗;另外一个是针对肝损伤的治疗,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保肝治疗。   丙型肝炎…

    09-14
    23
  • 丙肝可以治愈吗

    丙肝的出现严重危害了大家的健康,其实这种疾病只要能够积极的接受治疗,还是可以有效治愈的,在治疗时可以选择抗病毒治疗或者是选择辅助治疗,而除了接受这些治疗之外,我们也需要拥有良好的生…

    08-26
    21
  • 丙肝和乙肝有什么区别

    乙肝和丙肝虽然都同属于病毒性肝炎,但这两种疾病的差异性是非常大的,不光在预防难度上面存在着较大区别,在感染难易程度上也存在着不同。另外,这两种途径的传播方式、具体的诊断方法以及患者…

    11-02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