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要注意高血压吗

糖尿病要注意高血压吗:
  糖尿病本身就可以导致体内的血糖以及血脂代谢异常,而血脂血糖代谢的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根本原因,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几率以及进程,因为高血压也是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更容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会加重肾功能的损伤,也可以促进周围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从而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的缺血坏死,比如坏疽。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应该严格控制好血压,要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同时要严格控制好血糖以及血脂,这样才能更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运动锻炼、健康饮食、选择合理的药物,都是积极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要素。

糖尿病要注意高血压吗相关阅读

血压会随着温度降低而升高

白露节一到,天气越来越冷,我们的血压可能也会随着气温的降低而升高。各位高血压的读者,近来要勤量血压,有明显波动就要看大夫了。

观察发现血压具有明显的年波动规律,一般地说:入秋以后血压逐渐升高到冬季最高,春分以后血压才会逐渐下降,到6、7月份血压相对比较低。在血压下降与上升的过程中往往不太稳定。因此,秋天与春天需要勤量血压,就象及时增减衣服一样增加药物,以免血压过高与过低。

从中医角度来看,高血压实质上是虚证,主要与肝有关,而造成肝虚的原因与我们现代人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有关。肝是人身体内部重要转换开关,肝虚之后,人体内部的转换开关就不灵,遇到需要调整的时候就经常赶不上节拍。

通过用中药补肝,使肝的枢机运转灵活,则血压随季节波动时的自适应与调节能力就加强,可就可以减少对降压药物的依赖。

哺乳期用什么降压药物

哺乳期是女性一生的重要时期,是为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时期,有慢性高血压妇女在安全妊娠与生育后,如何安全哺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深受初为父母的关心。总的原则应是兼顾母婴安全。

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临床指南制定小组及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拉贝洛尔、普萘洛尔、硝苯地平及卡托普利等可以用于母乳喂养的产妇,但对于早产儿的母亲不推荐使用ACEI 类抗高血压药物。氨氯地平及ARB 由于安全数据缺乏不予推荐。具体情况如后所述:

1、利尿剂:对婴儿是相对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可能造成乳汁减少,缺乳。如氢氯噻嗪、呋塞米。

2、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和普奈洛尔在哺乳期是可用的。但其他β受体阻断药如美托洛尔及阿替洛尔不建议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影响婴儿。

3、甲基多巴:在乳汁中浓度低,但由于对垂体的直接作用抑制催乳素的释放,理论上可使乳汁减少。至今未发现对新生儿具有任何不良反应的报道。目前尚无有关本品能分泌到乳汁的报道,因此治疗期间建议不宜哺乳。

4、利血平:可分泌到乳汁中,但已报道无明显的有害作用。有产后抑郁倾向的妇女不宜用。

5、卡托普利:乳汁中的含量约为母亲的0.6%,若使乳汁中浓度对婴儿安全,则母亲的剂量最大为300mg/日,否则可影响胎儿和新生儿肾脏,应避免服用。

6、钙离子拮抗剂:对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和地尔硫卓进行过研究,WHO关于哺乳期用药的研究小组将维拉帕米列为哺乳期可应用药物,可通过乳汁分泌,估计乳汁中分泌总量小于给药量的0.0l%-0.04%,故新生儿中无明显药理作用。地尔硫卓也可被婴儿由母乳中少量摄取,但是WHO尚未断定其安全性。

打鼾可以造成血压升高与血压波动

如今,高血压己成为位居第一心血管流行疾病,全国的发病率和患病人数远高于糖尿病和冠心病及中风的病人,而且是冠心病、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对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就成为预防冠心病和中风的主要内容之一。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

在门诊遇到不少高血压病人,轻微感冒时,次日早晨起床后就会有明显的头痛、脖子不舒服、头晕,还会觉得没睡好。仔细了解,在用药、饮食等方面并无太大的变化。难道轻微感冒就会让血压升高吗?也有的人头天晚上饮酒,第二天也会有此现象?是饮酒、感冒造成的血压升高吗?睡眠质量不好又如何解释呢?

这时候,当医生的问问病人的家人,或启发一下,就可以了解到,他平常打鼾并不严重,或是偶有打鼾。饮酒或感冒后打鼾的声音明显大了,根本原因就是打鼾造成了血压的波动和升高。

打鼾在医学上多见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常为严重的打鼾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个人夜间睡眠时,呼吸停止持续的时间超过10秒即被认为呼吸暂停,此时血液中的氧气减少,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如果这种呼吸暂停频繁发生,每小时出现5次以上或7小时的睡眠过程中超过30次,积年累月,不进行有效的治疗,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出现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可以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打鼾常见于肥胖、咽部疾病、吸烟等人群。打鼾不仅影响自己的健康,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影响别人,如出差同居一室,家庭成员等。所以,打鼾者应积极治疗。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感冒。

2.不吸烟,少吃辛辣的食物,减少对咽部的刺激。

3.肥胖者应控制饮食,减轻体重。

4.避免长时间仰卧

5.积极治疗咽部炎症,可以用些菊花茶,银花茶等。

6.专业治疗就要到专科去诊治了。

如果因为打鼾而造成血压的暂时升高,可以适当调整治疗用药,如改用平和的长效制剂,晚上服用,早晨起床后及时用药。这样可以减少早高峰的血压水平与持续时间,但是这种因感冒、饮酒引起打鼾加重而导致的血压暂时升高,是否有更多的风险,目前尚未开展研究。

妈妈高血压,用什么降压药宝受影响小

哺乳期是女性一生的重要时期,是为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时期,有慢性高血压妇女在安全妊娠与生育后,如何安全哺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深受初为父母的关心。总的原则应是兼顾母婴安全。

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2010年美国NICE临床指南制定小组及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拉贝洛尔、普萘洛尔、硝苯地平及卡托普利等可以用于母乳喂养的产妇,但对于早产儿的母亲不推荐使用ACEI类抗高血压药物。氨氯地平及ARB由于安全数据缺乏不予推荐。具体情况如后所述:

1.利尿剂:对婴儿是相对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可能造成乳汁减少,缺乳。如氢氯噻嗪、呋塞米。

2.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和普奈洛尔在哺乳期是可用的。但其他β受体阻断药如美托洛尔及阿替洛尔不建议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影响婴儿。

3.甲基多巴:在乳汁中浓度低,但由于对垂体的直接作用抑制催乳素的释放,理论上可使乳汁减少。至今未发现对新生儿具有任何不良反应的报道。目前尚无有关本品能分泌到乳汁的报道,因此治疗期间建议不宜哺乳。

4.利血平:可分泌到乳汁中,但已报道无明显的有害作用。有产后抑郁倾向的妇女不宜用。

5.卡托普利:乳汁中的含量约为母亲的0.6%,若使乳汁中浓度对婴儿安全,则母亲的剂量最大为300mg/日,否则可影响胎儿和新生儿肾脏,应避免服用。

6.钙离子拮抗剂:对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和地尔硫卓进行过研究,WHO关于哺乳期用药的研究小组将维拉帕米列为哺乳期可应用药物,可通过乳汁分泌,估计乳汁中分泌总量小于给药量的0.0l%~0.04%,故新生儿中无明显药理作用。地尔硫卓也可被婴儿由母乳中少量摄取,但是WHO尚未断定其安全性。

高血压治疗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又称“三因制宜”,是中医传统治病所强调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历代医家的临床实验所证实。所谓因时制宜是指疾病相同,治疗疾病的方法与药物因季节不同而有差异,同时不同的药物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服用;因地则是指所得的病相同,但因居住环境不同,其治疗也存在差异;因人制宜则是指疾病相同,居住环境相同,但不同的人需要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方能取得最佳的疗效,以上所说就是中医传统三因制宜的基本含义,高血压治疗也应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则。

高血压治疗要因时制宜

根据研究血压随四季的变化而波动,一般地说,北半球居民冬春季为血压的高峰,而夏秋季相对较低;连续血压监测也提示一日之中,血压在早中晚也各不相同,一般而言,高血压有二个血压高峰,第一个高峰在早晨,是血压的最高峰时间,相多在早晨6~9点之间,第二个在傍晚,大致相当于5~7点之间。但每个人会有差异。

服用西药时要根据血压高峰时间及血压的季节变化规律,因时服药,根据季节调整剂量与品种。在未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前,可以根据经验选择在早晨起床后立即服用第一次药,如果需要服用第二次药则应在下午5点之前。服用中药来说,有肝火肝热症状如烦躁、面赤、口苦头眩等症状者宜在早晨服用清肝泻火等类药物如天麻钩藤饮,牛黄降压丸等,而兼有肝肾阴虚者应在下午或晚上服用补益肝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

服用降压西药还要根据季节加以调整,一般地说冬季是一年中血压最难控制的季节,用药量往往是最大的时期,一般情况下,在冬季很难调减降压西药。服用中药治疗更应根据季节调整,春宜疏肝养肝,夏宜养阴清肝泻火,秋宜养阴润肺以制肝,冬宜补肾活血以滋水涵木。

高血压治疗要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不同,如北方地区居民及沿海渔民摄盐量明显高于广东及上海等南方地区,因此钠负荷过大成为影响高血压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没有痛风、严重高脂血症、糖尿病,则应使用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吲哒帕胺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我有时给予小剂量的利尿剂即获得很好的疗效。

北方居民有饮烈酒习惯,因而每易致酒湿生热,热生风,因而在高血压早期使用清肝熄风类中药如天麻饮藤饮、罗布麻片、脑立清、清开灵有较好的疗效;又因北方严寒,寒凝血瘀表现较为突出,因此在冬季适当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可协助降压。而南方地区则偏于湿热与阴冷,因而其治疗又有别于北方地区。

高血压治疗要因人制宜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升高是相似的,其背后的机理与背景则因人而异,所以高血压治疗因当因人而异。科学研究证实,有的高血压患者有血浆肾素升高、有的血浆肾素降低,有的高血压患者对盐极为敏感、而其他人并不如此,许多女性高血压是在绝经期或更年期开始出现血压升高,有的则于妊娠期及其前后出现血压升高并维持高血压。老年人多易出现收缩期高血压,而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往往是舒张压升高为主等,不同的人之间存在这许多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降压西药及使用中药时要因人辨证有使用。体现在治疗上,对于盐敏感的高血压患者使用利尿利及限制食盐摄入就很有效,而妊娠高血压则宜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血管扩张剂治疗。中医也是如此,如妊娠高血压宜养肝肾之阴,更年期高血压宜养心柔肝,老年期高血压宜补肾活血等。

希望广大患者都能认识到高血压治疗要三因制宜的重要性,避免盲从与随大流,不是到处打听谁的降压药效果好,而是寻找值得信任的心血管或专业或专门从事高血压防治的医师,为您量身定制高血压治疗方案,您的血压也将因此得到满意的控制,并获得最大的健康收获。

(0)

相关推荐

  • 高血压的形成原因

    高血压的形成原因: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原发性高血压:具体病因并不是很清楚,主要跟以下危险因素有关。   1、体重超标或者肥胖:体重超标和肥胖会…

    11-18
    13
  • 高血压怎么确诊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确诊高血压主要是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等,确诊高血压时可用血压计测量血压,这种是最有效的。平时应该保持低…

    12-09
    14
  • 怎么预防高血压

    怎么预防高血压:   经常会有一些没有高血压的人到我们的门诊就诊,担心自己有高血压,问我们预防的方案。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如果父亲或者母亲只要有一方有高血压,那么孩子就会有很高的几率发…

    12-21
    24
  • 高血压症状

    高血压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头胀、颈背部僵硬等,呈轻度持续性,多数症状可自行缓解,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而高血压引起的继发性的疾病,若再合并脑血栓就会导致中风,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10-08
    11
  • 中年高血压症状特点

    中年高血压症状特点:   中年高血压初期大多是单纯舒张压升高,而收缩压不高,压差很接近。这是因为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脏收缩力量增加,排血量增加,加上周围血管处于收缩状态,中年人血管弹…

    11-22
    17
  • 治疗高血压危象的常用药物有什么

    高血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如果平时生活中不注意,就会将高血压的年龄提前。在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以后,要赶紧服用降压药。那么治疗高血压危象的常用药物有什么?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大家通…

    12-29
    13
  • 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身体患有高血压的人如果不希望自己病情出现恶化的状况,在生活中就有多种事情需要注意。不光要人每天适当的运动锻炼,同时还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天气较为寒冷的时候要做好保温工作,最关…

    01-06
    14
  • 高血压中医怎么治疗

    高血压中医治疗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中药治疗、艾灸治疗、拔罐治疗、耳部按摩、中药涂抹等。如果老年人患有的高血压,一定要早日做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中医中药治疗是可行的。具体治疗方法可以…

    11-23
    31
  • 高血压的饮食治疗原则

    高血压的饮食治疗原则:   高血压的饮食治疗非常重要,大量研究发现,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完全可以达到降压效果。这种非药物性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但是在患者当中往往认识不足。   高血压患…

    11-12
    16
  • 高血压的并发症有哪些

    高血压的并发症有哪些:   高血压并发症主要是指高血压引起靶器官损害。因为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也是目前在全球流行最广的一种内科疾病。长期血压升高会导致很多靶器官损害。最常见是脑…

    12-16
    14
  • 得了妊娠高血压怎么治疗

    得了妊娠高血压要及时住院,听从医生的建议,一定要注意休息,生活要有规律,饮食适当的要清淡,可以吃一些以优质蛋白为主的食物,另外要注意,除了血压监测的情况下,要注意监测自己的体重。一…

    11-16
    16
  • 老年人高血压吃什么药

    高血压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特定的个人情况进行选择。不同年龄和不同的疾病程度,选择不同的药物。当前有很多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通常用于高血压控制,患者在选择药物前,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药…

    12-22
    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