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主要的表现就是浮肿,腰酸,乏力,化验尿里出现蛋白,甚至是管型红白血球,治疗慢性肾炎的病程比较长,但是如果慢性肾炎失治,误治会导致肾功能的损伤,慢性肾功能不全,就得需要透析甚至肾移植。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慢性肾炎有哪些表现相关阅读
慢性肾炎会遗传吗
慢性肾炎的发病几率可以说一直居高不下,病情往往也很严重。而有些患者在持续性治疗几个疗程之后,症状依然没有彻底消除,这时如果有生育方面的需求,就开始担心会遗传给下一代,所以迟迟不敢备孕。那么慢性肾炎会遗传吗?
一、慢性肾炎可能会遗传
其实慢性肾炎并不是遗传性疾病,但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几率。如果是原发性肾炎或者继发性肾炎,就不会遗传给下一代。若发现是眼-耳-肾综合征引起的肾炎,子女发病的可能性就会比正常人多很多,因此最好是及时检查确定具体疾病类型,必要时可采取预防措施。
二、慢性肾炎如何治疗
1、服用中药方剂
该病患者可服用中药方剂进行调理性治疗,具体需用到的中草药有丹参12克、香附6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贝母10克、怀牛膝10克以及菖蒲15克。一般需每日早晚各用水煎服一次,连续服用三个疗程,可收到清热利湿以及通淋化浊的疗效。
2、服用西药
西药是慢性肾炎的常用治疗药物,患者需服用肾脏保护剂,一般是口服贝那普利、抑平舒等血管紧张素。同时可搭配一定剂量的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但在用药过程中,西药容易引发一系列不良表现,患者就需要加强注意,必要时可停止用药。
3、食疗药膳方
食疗药膳对慢性肾炎的治疗可起到促进作用,患者可经常制作赤豆桑白皮汤、蛙蝼葫芦散、熟地山药蜜或者蕺菜车前草汤一类药膳食用。与此同时,患者需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可适当多吃鲫鱼、冬瓜以及西瓜等具有利尿功效的食物。
慢性肾炎的症状有哪些
近年来慢性肾炎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虽然这种疾病的病程发展比较缓慢,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最终会导致慢性肾衰竭,甚至致人死亡,所以了解疾病的症状,发现异常后及时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那么,慢性肾炎的症状有哪些呢?
一、身体浮肿
当出现慢性肾炎的时候,肾功能会出现障碍,所以会导致水、钠滞留,此时身体就会有浮肿的症状出现,浮肿的部位主要是在脸上,眼睑和四肢等。
二、血压升高
当肾脏发生病变的时候,身体中所产生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出现促使血压升高的物质,这也是临床中发现有90%的肾病患者都有高血压的原因,而血压的升高对肾脏还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恶性循环,病情会越来越严重,所以要注意及时控制血压。
三、尿液异常
当出现慢性肾炎后,患者会有尿液异常的症状出现,比如尿液发红或者颜色像浓茶一样,夜尿的次数增加,尿量也会增加,严重时会出现蛋白尿等。
四、贫血
慢性肾炎患者在早期因为身体有水肿症状,所以血液会被稀释,从而导致轻度贫血,当病情进一步加重,肾功能严重受损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就会大大的减少,这时候就会导致肾性贫血症状出现,患者往往会有脸色苍白,浑身无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出现。
五、全身表现
慢性肾炎患者会有贫血,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所以患者常常会有面色苍白,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的症状出现。
六、肾功能损害
出现慢性肾炎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肾功能会受到伤害,如果已经到了慢性肾炎晚期时,患者还会出现尿毒症,大大影响生命的长度。
慢性肾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肾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因为发病早期十分的隐匿,如果不注意可能会被忽视,当病情严重时才去医院检查治疗,会发现肾功能损伤已经比较严重了,甚至会出现肾衰等严重的后果,所以了解肾炎的早期症状,早发现早治疗很有必要,那么,慢性肾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呢?
一、眼睑浮肿
如果出现了慢性肾炎,肾功能就会出现问题,所以身体中会有太多的水钠滞留,从而导致浮肿症状出现,在发病的初期症状较轻时,可能仅仅时眼睑有浮肿症状,一般会在早晨起床后明显,适度的活动后症状会消退。
二、血尿
慢性肾炎患者在早期还会出现血尿的症状,当血尿症状较轻时,只是在显微镜下才可以看到,如果血尿病情加重,肉眼就可以看到尿液异常,比如会出现洗肉水样的小便,尿液时浑浊的,有时候会夹杂着血丝、血块。
三、局部疼痛
大多数慢性肾炎患者会有腰痛,腹痛等局部疼痛的症状,有时候疼痛还会向会阴、大腿内侧出现放射痛。
四、尿液异常
大多数慢性肾炎患者还会伴随着膀胱炎出现,所以患者常常会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不适的感觉,有时候尿液浑浊,甚至出现血尿。
五、体温升高
慢性肾炎患者也会有体温升高的症状出现,有的患者体温甚至能达到40度左右,伴随着高烧,还会有寒战症状出现。
六、贫血
慢性肾炎患者也常常会有贫血症状出现,主要是因为肾脏功能受到损害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减少,所以患者会出现浑身无力,食欲减退,脸色苍白等症状,此时去医院检查,会发现有贫血的问题。
因为慢性肾炎患者在发病初期很少有自觉地症状,所以建议定期去医院检查,发现问题尽早治疗。
尿比重偏低需要治疗吗
当身体出现很多疾病的时候,都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测来进行诊断,部分人群在进行尿常规检测的时候会发现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偏低的引起原因非常的多,有时候会和饮水量不足或者是某些肾脏疾病有关系,那么尿比重偏低需要治疗吗?
一、尿比重偏低是否需要治疗
尿比重偏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长时间大量饮水等生理性的尿比重偏低,另外长时间尿比重偏低,也可能是由于一些疾病原因引起的。对于生理性的尿比重偏低,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而如果是由于疾病原因引起的,需要寻找到原发疾病,及时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二、尿比重偏低的病理原因
当身体出现有尿崩症,慢性肾炎等疾病的时候,患者的尿比重会呈现出明显偏低的状态。多数情况下患者还会出现有不同程度的肾浓缩功能损伤,尿毒症患者处在多尿期或是急慢性肾炎多尿起都会出现有尿比重明显偏低得情况。
三、尿比重偏低怎么办
1、控制饮水量
尿比重偏低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饮水量,尤其是在检测之前最好是不要大量饮水,平时最好是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喝水。
2、治疗原发疾病
长时间出现尿比重偏低一般是由于肾衰竭或者是尿崩等引起的,这时候一定要通过各种检查及时的寻找到原发疾病,然后再使用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药物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当尿比重偏低而引起各种不适的时候,还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3、控制盐分摄入
尿比重偏低的人群在饮食上要保持低盐低脂,尤其是要控制盐分的摄入,大量的盐分进入体内以后很可能会引起水分潴留,加重尿比重偏低的程度,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慢性肾炎——饮食疗法
我先介绍一些基础知识:
1、在临床上我们常把“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病程在1年以上,有的甚至可达数十年。临床表现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显微镜检查尿中有红细胞。慢性肾炎因其病程长,肾单位逐渐受破坏,所以晚期常出现肾脏萎缩、肾功能衰竭。
2、慢性肾炎的发病与急性,与肾炎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由免疫反应产生,病人的肾小球系膜区和毛细血管襻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炎性反应。
3、慢性肾炎分为普通型、肾病型和高血压型3类。
(1)、普通型是最常见的一种,尿蛋白+~++,有轻到中度水肿,血压稍高常超过18。6,1 9.9/11.9千帕(140~150/90毫米汞柱),肾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害。
(2)、肾病型起病较缓,晚间发现下肢稍肿,早晨可眼睑水肿,尿液检查有大量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常在3.5克以上),当病情逐渐加重时,尿量减少,水肿延及全身,有时尚可有胸水及腹水出现,血浆蛋白低,胆固醇高。
(3)高血压型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不明显,病程长,起病缓,常先有尿液变化,然后出现高血压,舒张压高尤其明显。病人常诉头痛头昏,视力模糊,鼻衄等。
慢性肾炎目前在临床治疗上,饮食疗法是综合治疗措施中的重要一环,饮食得法对病人水肿的消退、减轻因肾功能损害而引起的氮质血症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机体营养都有显著作用。
饮食疗法的基本原则:
1.慢性肾炎的患者久病容易损伤正气,体质虚弱,适宜食用滋补品,如海参、人参、木耳、蜂蜜等,以补脾益肾扶正。
2.肾病型的患者有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应补充大量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等,同时为防止血中胆固醇浓度升高,应控制每日脂肪的摄入总量。
3.慢性肾炎的患者,常有水肿,肾病型的水肿还相当严重,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5克盐以下,约一个牙膏盖以下)。特别是高血压型患者,更应严格限制盐摄人,减轻水钠潴留。
4.慢性肾炎的患者中贫血也是常见症状,要多补充含铁含维生素B、维生素C多的食品,如红枣、樱桃、龙眼、赤小豆、西红柿、木耳、萝卜等。
5.慢性肾炎患者中,特别是高血压型的患者,应食清淡食物,少食或不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品,如辣椒、姜、蒜、咖喱……等。
简单的食疗配方的介绍:
1.补充优质蛋白质:
(1)每日早晨用牛奶250ml;鸡蛋1个。适用于慢性肾炎,肾病型的患者,来补充丢失的蛋白。
(2)甲鱼1只清炖,不加盐,加少许冰糖。适用于慢性肾炎尿蛋白大量丢失。
2.利水可消退水肿:
(1)黑鱼1条,冬瓜500克。黑鱼去内脏洗净,冬瓜去皮切片,煮汤不放盐。适用于慢性肾炎伴水肿。
(2)莲子250克、茶叶5克,红糖25克,莲子加水煮酥,加红糖,与茶汁混合饮。适用于慢性肾炎心悸、水肿。
3.补钾降压:香蕉1支、鲜芹菜500克,将芹菜捣烂挤汁,芹菜汁与香蕉混和打汁,每日一次。适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型。
宜人贴示:
慢性肾炎病程缓慢,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饮食治疗则大有作为,久病损伤正气,适宜益气养血,健脾补肾,同时避免剧烈劳动、受凉受湿,防止感染。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治疗,可使病情缓解,肾功能得以恢复。祝你健康!